白茶冲泡,出水要快,怎么做到又快又好?

2019-11-24   白茶家族

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不许转载!

文 | 白妹子

01

前几天有一位茶友私信问小白:为什么我用盖碗冲泡出的秋寿眉,会有一股苦涩的味道呢?

虽然秋寿眉是比春白茶更好冲泡,不易苦涩,盖碗也是最适宜冲泡白茶的茶具,但是光这么听他说,小白确实没办法知道苦涩从哪里来的。

实在是想不到问题在哪里,但是又很想要帮助茶友,就只能让茶友拍一段自己泡茶的视频,方便小白好好研究研究。

看完视频才发现,原来是这位茶友冲泡白茶的时候,出水太小心翼翼,本来应该连贯的动作,慢了不少,所以茶汤也就总带着苦味了。

02

出水快慢,虽然只是冲泡白茶的小细节,但却至关重要呢。

小白家的茶园在太姥山上,那里常年云雾缭绕,土壤松软,空气清新,白茶内含物质丰富。

新茶友使用盖碗冲泡白茶,难免因为不熟练,出水不够快,导致茶叶与水接触时间过长,茶汤过涩。

还有的茶友会觉得让白茶多闷泡一会,茶味会更加醇厚,但是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噢。

出水太慢或者闷泡后的白茶,因为茶叶跟沸水接触时间过长,茶叶内主要表现为苦涩滋味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得到了释放天性的机会,尽情地放飞自我。

仿佛是雨后春笋,一个劲的往外涌出。

多糖类物质、矿物质、茶氨酸是会让茶汤甜润的主要物质。

但甜味是很难掩盖住铺天盖地的苦涩的,坐杯后的白茶苦涩感太强,苦味一出来就回不去了。

出水过慢,除了会影响茶汤滋味之外,还会影响白茶的耐泡度。

白茶虽然内质丰富,但也是有限的内质呀,如果第一冲就来势如山洪般凶猛,那之后的冲泡也就没得什么物质了,且冲泡的次数也大打折扣。

有的茶友在喝完这种苦涩的茶后,觉得胃不舒服,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茶里过量的茶多酚,刺激肠胃。

可能也有不少茶友跟前面问小白的那位茶友一样,觉得自己的出水时间并没有很慢的呀。

出水多久才算快,这不能全凭自身的感觉来定啦。

快出水的白茶,从注水到出水,时间最好不超过7-8秒。

当然,这也算得上是一门技术活了,真正的练到炉火纯青,肯定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的。

03

那要怎样才可以快的出水呢?

首先,选择一个好的冲泡工具很重要。

白茶冲泡的工具有不少,哪一种会出水会更好更快些呢?

小白的建议是使用盖碗冲泡白茶噢。

因为盖碗的结构,可以减少水和茶的接触时间。

而且盖碗冲泡时茶汤是瀑布状出水的,又快又准,出汤的瞬间也很像是一幅画呢。

盖碗的设计能更好的抓握,选择一个好的且适合自己的盖碗,也能让手部远离水汽,避免烫伤。

盖碗出水快,这个优点,是其它冲泡工具没法比的呢。

例如,白瓷壶不仅清洁不便,壶嘴出水也很是不畅,还难以沥干。

04

用盖碗冲泡白茶也需要熟练,才能好做到快出水。

分享一下盖碗泡茶的四个要点,各位茶友要认真看噢。

盖碗泡茶,重要的是比例精确,沸水冲泡,低注水,快出水,这四者每个都很重要,每个都不能少。

对于刚刚入门的新茶友,或者追求精确的茶友来说,一个小克秤可是必须装备呢。

用盖碗冲泡白茶,选用110ml标准容量的盖碗,再取5g干茶,这就是盖碗泡茶的最佳茶水比例,按这个比例出来的茶汤柔软淳和,茶香四溢。

沸水的温度对茶汤的滋味也有很大的影响,只有水温100℃的沸水才能最好的浸透干茶,将茶香一下子托了出来,浓郁强烈。

等出汤后这温度逐渐的降低,这茶香又是另一番滋味,绵长清幽,停留在碗盖之上。

如此香味交汇在一起,生活的各种烦恼此刻都被芬芳赶跑,生活中有这样一杯茶,还有什么过不去呢。

低注水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将水溅出盖碗,弄的桌面到处都是茶水。

注水结束后,拿着水壶的左手可不要僵硬着,随手放下水壶到台面就可以了,主要还是要注意右手的盖碗。

右手拿起盖碗出水,不仅需要拇指和中指齐力配合,按住盖碗的碗沿,而且食指任务更加重大,需要搭在盖钮上。

此外盖碗的碗口也得倾斜出一个合适的夹角,这个夹角既要保证出汤速度,又要让茶叶乖乖地待在盖碗中,不跑去公道杯中捣乱。

出水到最后一步,记得要将茶汤倾倒干净呀。

如果茶汤没有倒干净,叶片就会在残留的茶汤中继续释放物质。

这样在继续泡茶时,茶汤口感被影响,喝起来总觉得是不平衡的。

而且没有办法感受到每一冲茶不同的口感,也会影响到对茶叶本身的鉴定。

甚至还会直接导致接下来冲泡的汤水,出现苦涩感!

说来简单也是需要多加练习的呢,只有如此注水而冲泡出来的白茶,才能保证茶叶都浸润在沸水中,又不至于生出苦涩之感。

05

盖碗泡茶,除了好的茶叶和适合的盖碗重要之外,冲泡方法也很重要,不容轻视噢。

出水虽然只是冲泡过程中的小细节,但出水的快慢对茶汤的影响程度特别大。

快出水才能保证白茶滋味,也才对得起精心挑选的茶叶和盖碗呀。

快出水一旦练习到家,还会觉得出水时候的自己特别的潇洒呢。

欢迎关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