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沧海(富书专栏作者)
因疫情期间学校延期开学,“上网课”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
安徽学校3月2日起启动线上教学,因调错台,合肥吴女士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上了一节高二化学课。
爸妈上班不在家,爷爷奶奶发现不对劲让换台,孩子坚决不同意,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认真做了“笔记”。
看到这个新闻的网友们忍俊不禁,纷纷夸小朋友“好可爱”,并高度热情地参与评论:
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认真做笔记,很优秀!
一年级小朋友直接打脸那些整天叫嚣着孩子上网课却不自律的家长!
瞧瞧人家的自律性…
以后可能是个学霸,无限的求知欲;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这位小朋友因为调错台而“浪费”了上网课的时间,但是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孩子认真坚持的品质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作为父母,还是很值得欣喜的。
面对孩子犯的错,父母们不要着急批评,而是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也许接下来孩子就会带给你惊喜。
一味地批评孩子的错误,会产生焦虑
说到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2019年,重庆晨报还组织“辅导孩子作业十大后遗症”评选活动,一度引发微博热议。
生气、引发夫妻争吵、胸闷头疼、高血压……戳中无数家长的内心。
“不做作业,母慈女孝, 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当下很多父母辅导孩子的真实写照。
很多家长吐槽孩子“怎么也教不会孩子”,却忘了对于很多小孩子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很少,你觉得简单的问题,在他们的眼中可能非常难,何况很多家长也许并不懂怎么样用孩子理解的方式讲解试题。
如果陪读的爸妈还没有get到辅导作业的正确打开方式,而是一味地指责孩子的错误,不仅会让家长们自己感到崩溃,这种负面的情绪和高压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打击,产生新的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近年来,孩子由于学习竞争压力太大,造成情绪紧张、失眠、抑郁,甚至采取过激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新闻中也是屡见不鲜,给家庭带来无法承受的“痛”。
书本《正面管教》中提出“管教”是以和善、尊重、温和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赢得孩子的理解与合作,进而让孩子形成某些价值观念或获得某项技能。
在帮助孩子纠正错误之前要先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即一种充满感情、善意的关系,这是“正面管教”的基础。
所以,尊重孩子的感受,产生“共情”是辅导工作成功的第一步;相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分和“赢在起跑线上”。
面对孩子学习上出现的错误,如果家长能静下心慢慢来,耐心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也许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同时也让陪读的时光成为未来你和孩子共同拥有的一段美好记忆。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能成就孩子
相信大家都听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他总是在学校里问老师一些比较离奇的问题,让那些老师回答不出。
有一天,爱迪生放学回家,老师给了他一张纸条,用信封封好,叫他交给他的妈妈。
他回到家,把信交给了他的母亲。
妈妈把信封打开之后,一边看一边流泪。
爱迪生看见他的妈妈流泪了,就问:“妈妈,老师说什么?”
于是妈妈大声地念给孩子听:“你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学校对他来说太小了,我们找不出更好的老师可以训练和培养你的孩子,请你自己教导他吧。”
在爱迪生成为世纪天才之后,也就是他母亲过世很多年之后,有一天,爱迪生无意之间在橱柜里看到了当年老师给妈妈的那封信。
他打开一看,原来纸条上并不是他妈妈告诉他的,是这么写的:“你的孩子有智力上的缺陷,我们不能让他继续留在学校就读,他被正式退学了。”
看完信之后,爱迪生的心情非常难过,但非常地激动,他在日记上这么写着:“爱迪生是个有智力缺陷的小孩,但是他的母亲让他成为了世纪的天才。”
面对爱迪生刨根问底的“错误”,爱迪生的妈妈并没有一味地指责,让他改变自己的习惯,而是坦然接受他的“缺点”,并亲自教授,让他博览群书,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勇于尝试,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父母过度地批评孩子,从短期来看,或许效果立竿见影,但长此以往,孩子容易自我否定,发展成自卑心理,更容易丧失对世界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擅长与不足,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培养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和指责。
错误的行为偶尔会带来“惊喜”
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发明青霉素(盘尼西林)的故事,告诉我们意外的错误,也许会带来纯属偶然的发明。
1928年,佛莱明在伦敦梅利医院当医生,当时正专注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办法。人们受伤后伤口化脓,原因就是葡萄球菌在捣蛋,弗莱明在一只只培养皿里培养出葡萄球菌,然后再试验用各种药剂去消灭它们。
这一天,弗莱明出去度假去了,但是忘了自己还在实验室培养葡萄球菌,器皿的盖子还没盖,这下细菌就全部暴露在空气中。
等三个星期后,弗莱明度假回来,发现本来要培养的葡萄球菌最后头上都长白毛了。
弗莱明看到这情况,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本来要把这些没用的东西扔掉,结果发现这些葡萄球菌和空气接触,长出了青绿色的霉菌后,最后葡萄球菌反而不见了,离这种青绿色霉菌越近,葡萄球菌越少。
他就想,这霉菌身上一定有对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质。
所以,就因为这么一次过失,反而幸运的让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就这么着,亚历山大·弗莱明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140多项荣誉,他的这项发明伟大到被公认为是救命药,让人类的普遍寿命延长了24岁。
当代知名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论文中指出,“坏的力量比好强”(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他说,人类的大脑生来更关注危险和消极的事物。和表扬相比,我们对尖刻的批评记忆得更准确,反应也更快、更深刻的原因。也就是说,从进化上来说,积极的事物和消极的事物无法互相抵消,因为它们对于大脑来说性质根本不同。
相信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世界温柔以待,所以,面对孩子犯的错,别着急批评,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耐心与孩子沟通,也许你推错的那扇门,正是你望去的正确方向。
作者简介:沧海,亲子写作实战营学员,富书专栏作者,六岁孩子的宝妈,热爱写作,崇尚高质量陪伴,和孩子共同成长,本文首发富书少年,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