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爱之光,点燃孩子生命——四川省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杨月春

2020-01-18     绸都教育资讯



以仁爱之光,点燃孩子生命——四川省第二届

乡村教师正是在不断提升自己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存在和意义,成为生命的"摆渡人",时代的"燃灯者"。

他们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他们几十年的坚守、全身心的师爱、一辈子的期盼,都是在播种希望,都是在孕育未来!

新时代乡村教师的坚守,不仅有清苦贫病的默默奉献,更有对知识力量的理性相知,对学生生命的诗意相伴,对亲人伴侣的幸福相守。

新时代乡村教师的师爱,不仅有帮扶病弱的脉脉温情,更有对后进学生的智慧转化,对班级治理的生动实践,对农村孩子的生命托举。

新时代乡村教师的期盼,不仅有补墙修窗的苦苦操持,更有对立德树人的深入思考,对课堂创新的上下求索,对一流村小的不懈追求。

四川省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的评选展评活动已经缓缓落下了帷幕。在与这些乡村教师的交流中,我们感受着他们坚守的力量、奉献的精神、奋进的情怀和探索的勇气。

乡村教师究竟美在何处,透过杨月春的故事,也许我们能够找到乡村悄然发生变化的原因,能够理解他们执着坚守的意义,能够展望未来乡村孩子的美好明天。


内江市威远县两河镇小学的小良是典型的"学习困难户",作业一塌糊涂,书写潦草,错漏百出,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他还特别贪玩、叛逆,有偷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两河镇小学教师杨月春多次与家长沟通,了解他的家庭生活。原来,小良生活在一个组合家庭,母亲再婚后生了一个弟弟。母亲多数时间都在照顾弟弟,无暇顾及他。小良的"失宠"导致了他的心理扭曲和不良习惯。

随后,杨月春又单独找小良谈话,开导他说:"老师知道你本性不坏。一年级的小朋友摔倒了,你能扶他们起来,就证明你还是好孩子!相信你也能为班上做有意义的事,相信你的学习也能赶上来!"

班会课上,杨月春建议同学们让小良做卫生干部,教育大家不计前嫌,轮流给他讲不懂的知识,主动关心他,帮助他。

慢慢地,小良融入了集体,主动帮同学打扫卫生,按时检查卫生。

抓住这个契机,杨月春在班会课上表扬小良:我们班能拿到"流动红旗",有小良的一份功劳。我们大家感谢他,给他掌声!

从此,班上再没丢过东西,小良的学习成绩也跟上来了。

"信任是爱,更是责任!"杨月春说,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友爱的心,更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把孩子们的冷暖记在心头。

农村孩子有一颗非常脆弱的心,渴望被爱、被理解、被包容。只有给予他们温暖的师爱,才会让他们更加自信,才能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斗志,才有希望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杨老师,请你帮帮我,我是坤儿的妈妈,我管不了他了。每天一放学回家,他就跑去网吧打游戏,还和我顶嘴!"

这是小坤的妈妈打给威远县两河镇小学教师杨月春的求助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杨月春单独把小坤叫到一边:"小坤,听说你是游戏高手,能教教我吗?"

小坤睁大眼睛,既诧异又惊恐地看着老师:"我……我……"

"真的,老师没骗你!能教教我吗?"说着,杨月春牵起他的小手走到办公室电脑旁,"这种游戏该怎样打呢?老师总是输!"

小坤两眼放光,头头是道地说起来,还情不自禁地演示。

"哇!你太厉害了!真不愧是高手!老师相信你在学习上也一定是最棒的!你能做得到吗?"杨月春趁机说。

小坤恍然大悟:"老师,我错了!我一定把学习追上来。"

后来的日子,小坤的成绩慢慢往上攀升。多年后,他已是军事院校的一名优秀学生了。


小琪是一名二年级的"送教上门生"。小琪不仅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偶尔还有过激行为。

威远县两河镇小学教师杨月春主动承担了小琪的"送教上门"任务,为她设计针对性的辅导教案。主动亲近她,拉家常,一起做简单的游戏,一起唱动听的儿歌。

杨月春说:"她不开心时,我就亲亲她,抱抱她,拍拍她的背和肩。一段时间后,小琪愿意亲近我了,常常跟着我一起活动。"

不久,小琪学会了唱儿歌,写简单的数字,自己系鞋带、穿衣服。

每次离开,小琪都会拉着杨老师的手,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不太清楚的字:"老……老……老师……不……,不……不走……"

杨月春展开双臂,她立刻扑到怀里,很吃力地挤出几个字:"爱……爱……爱您!"

只要有爱,"迟开的花"也很美!杨月春说:"我照顾过很多残疾孩子,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大多找了一份正当职业。"

他爱学生,也爱自己;他爱教育,也爱家人;他感恩过往,也拥抱未来;他甘愿吃苦耐劳,也向往美好生活!

他是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是生命的"摆渡人",是时代的"燃灯者",他手擎火种,点亮自己,温暖孩子,照亮乡村,把一行行扎实的足迹深深地印在中国乡村教育的沃土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0lkuW8BbDmBVZuPGH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