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拉不完,总是紧回来?(拉筋困难者收藏)

2019-06-13     瑜伽徒

天天拉筋、努力伸展,当下很有感,隔天却一样紧绷一样酸?甚至拉完不到一小时,又觉得紧起来?

拉筋人人会,但要怎么不让筋紧回来就是一门大・学・问,赶紧拿出笔记本,小编这就来教大家如何破解“总是紧回来的筋”!

三种问题与解法

根本没有确实拉开

运动后、久坐久站肌肉酸痛时,我们会进行拉筋伸展,希望将紧绷缩短的肌肉拉长到原有的长度,然而肌肉纤维、筋膜已产生局部的沾黏,用白话文来形容,就像是“打了结的橡皮筋”。

打了结的橡皮筋变短变酸痛,这时如果从两头用力拉长(没错,就是我们做的拉筋),橡皮筋暂时被拉长至原本的长度,但是“沾黏的结”依旧存在,甚至被拉得越来越紧,隔天继续酸、紧、痛,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滚筒(按摩球)+拉筋放松,局部、整体都拉开

为了解开打结的橡皮筋,必须先用滚筒或按摩球破除局部沾黏,再进行整条肌肉、筋膜的拉筋伸展,才能达到真正的放松效果,切记,先滚后拉,顺序可不能调换唷!

拉错筋,真正问题不在它

如果长期拉筋都无效,酸痛反复的出现,就可能就是伸展错肌肉!小编要禀告世人:“世间险恶,大家都只注意到酸痛的受害者,却没揪出邪恶的凶手”。举例来说,肩颈酸痛一般都会伸展肩颈、转动头部,但其实酸痛的颈部肌群是受害者,真正的问题出在驼背紧绷的胸肌,如果前胸不放松,后背、肩颈就会一直出现紧绷、酸痛。

解决方法:找出造成酸痛的凶手,而非一直伸展受害者

尝试伸展“平常不酸痛却很紧”的肌群,如果你没有头绪的话,找物理治疗师做个人化的评估处理!

有拉开也拉对肌肉,但是身体不会使用“焕然一新”的肌肉,最终又紧回去

最哀伤的事莫过于将肌肉、筋膜拉回正常的长度,身体却以为肌肉仍然处于“紧绷缩短”的状态,笨笨的使用“旧的使力方式”,导致肌肉又慢慢地紧回去。

大家都以为动态伸展、静态收操后就圆满结束了,殊不知拉完筋其实还要做一个超重要的“关键动作”,让身体知道有焕然一新、恢复正常的肌肉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其实叫做“动作再学习”,让身体重新学习如何用正常长度的肌肉做出正确的动作。

解决方法:伸展后,再做一次“正确的动作或姿势”,让身体适应新的动作感觉、使用正确肌肉的感觉

知道有点抽象,下面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举例一:之前脚踝扭伤,习惯跛脚走路,即使半年过去脚伤已经好了,身体仍然习惯使用跛脚的走路动作,导致脚踝肌肉与韧带仍然处于沾黏紧缩、拉不开的状态。

举例二:前几天落枕脖子酸痛转不动,经过彻底的放松与伸展,脖子其实已经好了可以转到底,但身体仍然记得转动时的疼痛感受,习惯性的不转头,这时,恢复正常的肌肉久而不用,就会慢慢缩短、沾黏回去,导致脖子酸痛再次出现。

所以说,伸展完,要做几下“正确的动作”,以落枕来说就是让头旋转到底,让身体知道转头已经不痛不卡了,可以正常使用这条肌肉了,这样才能让伸展的效果长久持续下去。

咱们来举一反三吧!肩颈酸痛的时候,放松完胸肌(真正的问题肌群),需在正确的姿势维持3~5 分钟,让身体重新学习肌肉正确出力感觉与姿势。运动后膝盖酸痛,可以加强大腿、髂腰肌的放松(滚筒+静态伸展),拉完后再做几个正确的深蹲、弓箭步,帮身体“更新”动作感觉,避免一直使用酸痛时的跛脚动作。

拉筋也能很“长效”,这样才不做白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3CQpmwBvvf6VcSZmN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