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本头条号作者李跃峰原创作品
8月1日,大荔县许庄镇柳池村聚贤庄正在举行着一场特别的宴席。
“给东家上菜……”,随着陕西吃在大荔策划服务中心负责人吴总的一声高呼,身穿隋唐服饰的管家敲响了手中的铜锣。在锣声中,从隋唐穿越而来的两位美女,抬着罩有红色拱顶,披着黄色丝络的小桥缓步走进了宴会厅。小桥中是为这次设宴二十余桌的主家准备的精美菜肴。整个大厅的客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纷纷站起身,向小桥望去,拿起手机,咔咔拍照……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陕西吃在大荔策划服务中心为大荔县许庄镇聚贤庄打造的隋唐演义模式服务终于登台亮相了。
陕西吃在大荔策划服务中心负责人吴兢先生在培训中
聚贤庄位于大荔县许庄镇柳池村,成立于2007年,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建立的,以孝道文化为模式的新型农家乐。主营大荔传统水席——九品十三花、各种农家菜品、农家小吃及大荔各种农家特色产品。
“九品十三花”起源于西周(《周礼.祭食》有载),发展于秦汉,成熟于盛唐,保留于市肆,延续于民间,是中国陕西东府宴席大菜一绝,素有“满汉全席”之称,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融合了四方汉人的素食,四方胡人的荤食,四方夷人的海食,用料考究,烹饪技艺精湛,并以宴席目的之不同,融入了婚俗、寿礼、丧俗等民间饮食礼仪文化。文化底蕴深厚,菜品大气而又自信,具海纳百味之胸怀。
九品十三花全席分为茶席、酒席、热菜、饭席四部分,每部分均以九品为正柱,九五之尊,佐以四臣,合称为十三花。
大荔的“九品十三花”也称作大荔水席,之所以被称为水席,因席中汤菜较多而得名。传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奔长安,途经同州府,品尝到同州水席“九品十三花”后,赞誉到“民间竟有如此美味,同州水席最养人”。
吃在大荔团队的老师们和穿越而来的隋唐美女在一起
自从聚贤庄投资人把大型传统宴席“九品十三花”从民间搬上餐桌,推入市场以来,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获得了国家、省、市授予的各种金牌宴席奖。
为了密切配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旅游旺县”战略,提升许庄柳池村聚贤庄餐饮企业的影响和社会知名度,让聚贤庄餐饮品牌深入人心,走出大荔,走向陕西乃至全国,为大荔的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陕西吃在大荔策划服务中心,深入挖掘“杨坚故里·美食大荔”历史文化,结合聚贤庄的实际情况,全力为聚贤庄餐饮打造隋唐演义式的服务模式。从7月初开始,陕西吃在大荔策划服务中心团队,坚持每天早上8点到9点,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从服务礼仪,以隋唐内容为主的演义,到大荔县及“九品十三花”的历史、文化做了完全、详细的培训。争取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成功完成聚贤庄服务的隋唐演义模式。
服务中的穿越隋唐美女真美
就在穿越而来的隋唐美女为宴席主家精心服务的时候,赴宴的客人脸带艳羡地道:“看人家有多风光……”
今天的隋唐演义服务只是聚贤庄今后常态服务模式的开始,今后,凡是到聚贤庄品鉴“九品十三花”的游客和朋友,都能从味觉、视觉到听觉,享受到令人震撼、舒适、快乐的优质服务。
拍摄花絮
编辑:李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