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里藏着大唐对待外来宗教的政策

2019-08-24     真知社

近日,网络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完结,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4的国产自制剧获得了网友的好评。除了扣人心弦的剧情、精美的美术道具外,该剧尤其难能可贵地“还原”了唐代天宝年间的政治、经济和政治风貌,展现了“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盛唐气象。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该剧虽然依托文学创作,但在细节处可信地反映了唐代对外来宗教——祆教的态度。

剧中,主角张小敬查访悬案,跟踪歹徒来到了怀远坊内的祆祠(祆教的宗教场所)。歹徒见无法逃脱,便挟持了该祠的祆正,也就是该宗教场所的负责人,后将他杀害。祆众愤怒,请出长安祆教大司仪(原书中做“大萨宝”)闹上靖安司,意图讨还公道。祆教虽是外来宗教,但在西来移民、商旅中信仰者众多,平日多聚集在长安西市居住生活。如果不能妥善化解,一场宗教风波恐怕愈演愈烈。

祆教大萨宝(大司仪)带教徒前往靖安司讨说法

此时,靖安司的主管何执正(原书为“贺知章”)挺身而出,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将祆众情绪平息,一一劝退。他首先摆出道理:靖安司作为国家机构,有权到祆祠查案,任何地方都不是法外之地。而且祆众既然在长安生活,就应该遵守长安的法律,配合查案,如果阻扰办案,就有共犯的嫌疑。听闻此言,大司仪心里早已胆怯三分。接着,何执正并没有咄咄逼人,而是熟练运用祆教教义动之以情:你们祆教“明礼笃诚”,“弃绝三恶、奉守三善,又岂会为虎作伥?”“今日长安有事,正需要尊者与我靖安司行个方便,一并躬燃纯火,荡涤宵小。”这番话说得大司仪激动不已,“三善、三恶、纯火”等词句,都是祆教习语,他没想到堂堂二品大员竟然如此熟悉一个外来宗教教义,他连忙激动地表示愿意与官方合作。

祆教祠坐落在紧邻西市的怀远坊

应该说,剧情如此编排,并不是凭空想象,放在唐代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是很有可能出现的。

祆教,首次出现在官方史书正是在唐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杜佑《通典》引用杜环《经行记》中称:“康国在米国西南三百余里,一名萨末建(撒马尔罕),土沃人富,国小,有神祠名祆。”该教源于波斯的索罗亚斯德教,在隋唐以前就已经传入中国,传播很广,遍及蒙古、西藏、西北、中原,甚至江南地区,信仰祆教的民族有鲜卑、突厥、蒙古、吐蕃等,还有当时丝绸之路沿线上的波斯人和粟特人。

虽然在中国疆域内活动的祆教徒众多,但大多为外来的胡人,祆教的经典基本没有翻译成中文,所以也就并不为唐人所知。祆教是崇火的宗教,教规非常严格,礼仪繁复,尤其排外,特别是祆祠禁止外人入内,生怕不洁的东西污染了圣火。因此,很难在唐人中形成较大的影响。

拜火教的主神阿胡拉.马兹达,马自达车用的就是这个名字

即便如此,唐代政府依然非常重视,采取了适当的宗教和民族政策,将它纳入了统一的中央王朝管理中。其中最突出的,是专门设置了管理祆教事务的官员体系,也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萨宝”、“祆正”。

《通典》卷40《职官典》记载:“初以萨宝府、亲王国官及三师、三公、开府、嗣郡王、上柱国已下护军已上勋官带职事者府官等品。开元初,一切罢之。唯有萨宝、祆正二官而已。又有流外自勋品以至九品,以为诸司令史、赞者、典谒、亭长、掌固等品。视流外亦自勋品至九品,开元初唯留萨宝、祆祝及府史,余亦罢之。”

所谓“流内”,指的是一品至九品的官职,“流外”指九品以下官职。在唐以前的中央政府,针对祆教事务,已经任命了一系列管理祆教事务的官员。到开元时,对祆教事务进行了精简,裁汰冗官,留下萨宝、祆正等职,并规定流外官员经过考核,称职者可以升迁。他们供职的机构叫做“萨宝府”,领袖即称“萨宝”,他的职务是在祆祠之内,管理祆教徒的民事和刑事判决,多由胡人充任。

除官职外,唐代政府也对祆教的宗教用地进行了统一管理,祆祠的建设完全按照政府统一规划。长安布政坊、礼泉坊、普宁坊、靖恭坊、会节坊、崇化坊等的祆祠都由政府颁令赐予兴建。

景寺所在的义宁坊靠近西边的开远门,胡籍密度比西市还高

应该说,通过一系列宗教事务的律令制度,既将祆教事务置于中央统一管理之下,又给予充分的自治权限,体现了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民族宗教政策。

唐代的长安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的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之一,除了祆教之外,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和摩尼教等外来宗教,也通过丝绸之路在这里得到广泛的传播,体现了“多教并存、多元一体”的格局,书写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华章。应该看到,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局面,既离不开开放包容的气度,也离不开政权的统一管理。而这一系列颇为有效的宗教政策,促进了外来宗教的“中国化”,其中以景教最为明显。

敦煌壁画中的景教徒

在历史上,景教初入长安时,就受到了唐政府的高度重视。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率仪仗队到长安西郊迎接,安排宗教领袖阿罗本在皇帝的宫殿中翻译经典。他特颁诏书,规定了教会寺庙用地和教徒人数。而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景教寺庙的管理者伊斯(历史中确有其人)主动与张小敬合作,一心为朝廷立功,进而让政府拔升景教的地位。在真实的历史中,玄宗的确曾赐封伊斯为三品金紫光禄大夫兼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的职务,可见恩荣有加。

剧中布置的景寺内部 ,不过景教真的会供奉东罗马皇帝吗?

唐代中央政权对景教的礼遇,极大地促进了景教“中国化”的进程。在教义上,阿罗本强调与佛教文化的结合,提出“先事天尊,二事圣上,三事父母”;而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借鉴了佛教、道教的精神。在为政权服务方面,景教以“护国”己任,积极与中央政权靠拢。现存西安的大唐景教碑明确指出“明明景教,言归我唐”,表示了对中华文化的崇仰和敬服。

它还将唐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位皇帝的画像安置在景教寺庙中供奉;而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伊斯在反攻安禄山时期,曾在郭子仪军中充当“耳目”,利用景教联系西域、教徒众多的优势,搜集了大量情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PeR4mwBJleJMoPM3Z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