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Jane是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家境殷实,多才多艺,在19世纪初期的英伦婚姻市场上炙手可热。然而Jane的家人为了赶时髦,稀里糊涂地将她送到了一所女子神学院深造。不到一年,起早贪黑、全年无休的艰苦学习便摧毁了她的健康。每隔四周,她丰润的面庞便会血色尽失,身体极度疲惫虚弱,严重时脸上的肌肉甚至会“有节奏地抽搐”。在家庭医生的提醒下,她的家人意识到正是繁重的学业造成了她的痛苦。于是,她被带到欧洲疗养。但Jane无视了大家的良苦用心,在身体痊愈后坚持返回学校念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但在200年前,机会没人会赞扬她。看看她为此付出的代价吧——间歇性头痛,月经稀少,精神抑郁,皮肤粗糙,胸也相当的平。高强度的学习使她的生殖系统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怀孕生子成了难题。19岁的Jane不得不顶着“残疾人”的身份毕业,这是再优异的成绩也掩盖不了的事实。
女人按大众的眼光塑造自己
女性学习,是为了成为合格的家庭主妇。无知的人最难管理,接受适当的教育可以让妻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丈夫的辛劳和智慧,并完美地承担起为儿子启蒙的重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纤弱的身体和大脑能够承受高等教育的磋磨,勉力学习只会透支健康。
进入青春期后,她们应受到更加细心的呵护,拥有每隔4周休息1周的权利,戒掉一切工作或学习活动,保持心情愉快,这样才能避免残疾,健康地生儿育女。
不过,如果不能全部戒掉,两害相权取其轻,出门工作也比埋头学习要好。去纺织厂愉快地工作12个小时,权当锻炼身体了。
以上观点出自本杰明·拉什
这位可怕的直男将言论大喇喇发表到了英国几家畅销报刊上,并危言耸听地说:“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数增加会导致人口大量减少,也许50年后共和国的母亲和妻子将不得不从大洋彼岸抽调过来。”
可悲的是,女性无法为自己辩解。即使维多利亚女皇登上了王座,裙摆轻拂整个日不落帝国,报刊媒体上仍然尽是一些连痛经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学者在大放厥词。
女人的痛苦你不懂
19世纪上半叶,人们普遍认为,月经是女性体内营养过剩引起的。因此,健康的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应该感到倦怠和不适。如果有谁不幸痛经,则证明她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需要戒掉味道浓郁的菜肴和肉类。
众所周知,食堂大锅饭不论好不好吃,味道都不会太清淡。按照这个逻辑,女子寄宿学校被认为是痛经高发地就很好理解了。
难道不是因为女孩子扎堆所以明显吗
当然,女性痛经发作时,精神不济、脸色苍白,严重的会全身痉挛甚至昏死过去。这种痛苦剧烈而漫长,为了稍作缓解,人们尝试了许多办法:热姜茶和热水瓶有效用于腹部痉挛,必要时可以再加一杯杜松子酒;但物理手段对于背部疼痛的疗效微乎其微,涂抹Allcock药膏更多的是获得心里安慰;若实在无法忍耐,就只能用鸦片酊来麻醉神经了。
多喝热水
饮食清淡,忌刺激性食物,甚至多锻炼以及注意休息,都是缓解痛经的正确思路,可惜提出者的本意并不在解决于解决女性健康问题,而是想要以此证明:女人天生缺陷,注定一事无成,只有厨房和育婴室才是她们该待的地方。
少学习是为你好
不过,绅士们表面上总要假惺惺地体贴一把。詹姆斯·麦克格里戈·艾伦曾在伦敦人类政治学会发表讲话时说:“在每月的痛苦降临时,女士们不适合任何伟大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她们饱受一种使她们丧失思考或行动能力的倦怠和沮丧之苦,使人们无法相信,她们能在特殊时期担起责任。这也是女人为什么会突然变得暴躁易怒、不可理喻,甚至暴起伤人。”
然后话锋一转,詹姆斯又为绅士们的“委曲求全”想好了绝佳的借口:“米歇尔将女人定义为病人,若与男人相比,她们的确是……在智力劳动中,男人已经超越,并且永远都会超越女人,原因很明显,身体的周期性疼痛会打断她们的思想和行动。”
希望詹姆斯的妻子每月一周别给他做饭
尽管相隔近半个世纪,詹姆斯和本杰明仍然在女性问题上产生了灵魂共鸣。讽刺的是,这种怜悯式的体贴言论很受欢迎,很多男性学者断言,女性永远不可能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成就,因为她们“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每月都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生病”,这样怎么能够胜任艰苦的工作呢?
纺织工作可以锻炼身体,女仆工作肯定全年无休,妓女,当然,她们躺着赚钱,统统不能算作“辛苦”。只有学习,徜徉在高深的知识海洋中,每分每秒都在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消耗心神,才是艰苦卓绝。
真是辛苦了
有趣的是,19~20世纪是真香一百年。贵族的头颅昂得再高,碰到赤字债务也折了腰。男性学者的反对之声再响,也依然有女士在男人的领域闯出了名堂。直到19世纪后半叶,越来越多的女人愿意冒着“痛经”而不孕的危险接受高等教育的熏陶,将国家人口繁衍的问题抛给了男人去忧虑。这下不仅日不落帝国面临着母亲和妻子减少的威胁,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也不得不考虑女性“借调”问题。
1873年,爱德华·克拉克博士(克拉克家族和痛经的不解之缘)在哈佛大学出版了一本名为《性教育》的小册子。在书中,他阐述了自己对于美国社会现状的忧虑: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摧毁美国妇女,过度的学习阻碍了她们的生理发育。爱德华博士呼吁女校制定学生经期休息计划,缩短年轻女孩们的学习时间。毕竟她们天生虚弱,不能长时间的学习。
爱德华博士试图从科学角度阐释自己观点的合理性:一个青春期女孩,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最多不能超过5小时,因为她要为自己未发育完全的身体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如果她和男孩子一样,在学习上投入过多的精力,那么大脑或者生殖系统,就会受到损伤。
恶毒诅咒:女学霸都生不出孩子
尽管爱德华的《性教育》小册子被女权主义者骂的很惨,但社会各界也有不少人对其大加赞扬,其中还包括学医人士。
1905年,俄勒冈州医学会主席范·戴克称,艰苦的学习会扼杀女性的性欲,让她们像老巫婆那样喜怒不定,并带有间歇性歇斯底里、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痛经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不能轻易怀孕生子,因为研究活动会阻碍骨盆长开,甚至增加胎儿大脑的体积,以致于难产。历史上被铭记的女性角色是忠诚的母亲和坚贞的妻子,而不是高学历的女科学怪人。
范·戴克专门为此撰写了一篇文章《高等教育是女性身体衰退的原因》,在文中斩钉截铁地断言:“(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永远不能履行她们的女性职能,因为她们的生殖器官会受到学习的损害,变成没有男士追求的大龄剩女。男人只会爱上具有‘女性特征’的淑女,而不是男人婆。”
在一番连说带劝的恫吓后,帕森斯先生登场唱起白脸。他先是声称女士们不必忧惧,再欣慰地宣布,女人只要不自不量力地去涉猎拉丁语、希腊语、公民学、政治经济学或者高等数学,而是本本分分地钻研她们的本职——家政,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况且,女人学政治经济能做什么呢?浪费时间而已。
安排的明明白白
1907年,纽约医学中心的拉尔夫·帕森斯医生集上述各家之大成,并根据其多年调查研究成果,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痛经哲学”理论。
他认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后果没有痛经、单身、甚至疯癫那么严重,但的确会造成消化系统紊乱以及神经方面的疾病。“造物主从来没有打算用女孩们敏感而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来消除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的压力和紧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越明显。”
与前面各位前辈不同的是,拉尔夫是认真做了大数据分析的。据他调查,1902年,纽约精神病院收容的妇女42%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与之相比,男子只占16%,还多为小学学历。这项调查研究结果恰恰符合他的“痛经哲学”理论。由此,他认为,女性经历过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的压力后,会比男性更容易精神错乱。
可怜的女孩们在学校受尽学业的折磨,却很可能连一场像样的社交舞会都没有。拉尔夫声称,他曾亲眼见过一所大学的女孩们穿着及膝马裤招摇过市,在舞台上像男人般举止粗鲁,毫无淑女姿态。可见上大学对女人简直百害而无一利。
被误解的痛经之因
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男人们对于女性痛经问题和教育问题的关注甚至要超过女性本身。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因为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63年内都是女人,所以女性健康格外受重视吗?
当然不是。
维多利亚时代,工业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社会大家族聚居共存的家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小家庭的流行。这种私密性极强的家庭结构,对丈夫和妻子的职责要求划分也更加明确。丈夫负责赚钱养家,掌握家中的经济话语权,房门之内,丈夫便是说一不二的“国王”,理所应当受到妻儿的崇拜和依赖。
至于妻子,作为丈夫的附属财产,应忠实地维护丈夫和家庭的体面。她们应该像天使一样,貌美、温柔、谦恭,将家中一切事物打理得井井有条,为丈夫打造出最为舒适的私人国土,让丈夫在一天的疲惫工作后回到家中能享受到身心的平静和安宁。
中产阶级的餐桌就是“王国食物链”的绝佳体现
这种家庭道德观是维多利亚人最引以为豪的文化理念,不容任何挑衅和亵渎。女性被束缚在锅碗瓢盆和摇篮尿片的狭窄空间中,道德再将她们浇筑成一座座完美的天使雕像,供男性观赏炫耀。再多的龃龉不堪,都可以被一扇房门遮掩,开门出去,处处皆是体面光鲜。
可惜,女性并不是没有感情的生育机器,她们有感情,有思想,也有诉求,即使无法撼动这种虚伪的道德观,却也不意以自己的方式去反叛抨击它。乔治·艾略特大胆地同有妇之夫同居,并在慈善事业上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夏绿蒂·勃朗特借简·爱之口,断然说出“我拒绝做天使”的心声。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能够自食其力甚至反过来养家糊口,无异于是在男人们辛苦构建的私人王国中悍然夺权。在这样的威胁下,他们不得不利用手中的话语权威胁哄骗,试图用老一套说辞将女性恐吓回家庭的樊笼中,戴上身娇体弱、一事无成的枷锁,继续做他们的“完美天使”。可笑的是,很多医学工作者也参与进了这场侵害女性受教育权利的“百年痛经哲学运动”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拒绝向真实低头认错。
比偏见更可怕的,是傲慢
1920年,克莱莉雅·莫舍通过对比30年间女大学生痛经数据才发现,19世纪的传统淑女拥有比20世纪的摩登女郎更严重的痛经问题,罪魁祸首便是束身衣。19世纪的女学生去上课时,穿着厚厚的裙子和勒到窒息的束身裙,久而久之内分泌功能便会出问题,严重时就会导致痛经。
当然,这些绅士们的“痛经哲学”论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拜他们所赐,许多姑娘一边读书,一边恐惧即将到来的痛苦。在心理作用的加持下,肚子也就真的疼得死去活来。
多喝热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