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关系不好,当妈妈的左右都受气!那是因为你弄错了顺序,快改

2019-09-20     男孩家长帮

一起做好父母

在线下活动里面经常有爸爸妈妈抱怨对方不配合,甚至破坏亲子关系,自己却成了受害者,往往在这种夹缝里感到压抑,情绪很不好,和周围人的关系也搞得很黯淡。

这里摘录一位年轻妈妈的访谈记录:

我老公是个暴脾气,一天到晚骂儿子,孩子小,总不可能让大人满意的,我老公经常强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如果孩子不答应或者动作慢一点,父子就会产生冲突,严重的时候怒目相对,大有点火就着的趋势。由于我老公工作是比较辛苦的那种,常常会被老板喊去加班,因此也就会积累一些怨气,回来之后会就会拿孩子出气,小时候就开始了,现在还是那样,但孩子已经长大了,懂得反抗,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简直非常头疼,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我觉得自己被夹在他们两人中间,十分为难。

他们两个之间的战争,我真的受够了。有时候我不禁会想,父母和孩子是不是天生的冤家。

我该怎么办?

回复:

谢谢你的信任,将家里的状况如实告知,我们一起想办法,给你提供一些建议。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问题,可以想见在你家里的情绪指数会随着冲突的紧张而变得起伏不定,换句话说,你感到舒服的时间段不多,总是担惊受怕。

妈妈被迫夹在爸爸与儿子中间,一定很痛苦,但这个困境可以帮助她体认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孩子的陪伴过程中,融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满足他人的要求,他们就会喜欢你——很多人用这个方法应对人际关系。在一段关系中,必定有人居于主导位置;有人主导,有人顺从,大家各扮演各自的角色(你或许不敢置信,但大部分人际关系都是如此)。然而,一旦有了对立的力量,而且对你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段关系的基础就开始动摇。

就案例中的妈妈叙述的情况而言,她和儿子早已建立了稳固的关系。这位妈妈或许没有意识到,在这段关系中,儿子扮演主导的角色,而她扮演顺从的角色,正好符合彼此的性格。儿子非常独立,总是管好自己的事,而且生活上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所以妈妈自然不会想去约束他。强势的父亲过去处于主导的角色,但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孩子独立自主的品质开始显示力量,原来的力量格局发生了变化,如果坚持亲子关系首要的话。

我对这位妈妈说:“要取悦一个人并不难,但现在同时有两个人向你提出不同的要求,你就不得不选边站。如果他们又跟大多数人一样,在期望满足之后才会开心,你可就头大了,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同时取悦两个要求不同、甚至互相抵触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越是想同时取悦两个人,结果则会相反,到最后三个人都不会满足,会弄得很不愉快,现在的局面差不多就是这样:妈妈已经无所适从,父子之间怒目相对。

怎么办呢?我把那个三角形拿出来,就是夫妻在上,孩子在下的倒三角形,问她觉得这个关系里面核心的是什么,她选择母子。我说真正稳定的选择是夫妻关系在首位。

“而在夫妻关系中,你也应该抛弃过去只知道服从的附庸,而是一个全新的自己,有力量的自己。”我对这位妈妈说。

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局面,虽然那些已经习惯她过去方式的人可能不认同。刚开始,这个新的决定可能会造成一些混乱,但时间一久,就会看到好处,首先这位妈妈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取悦所有人。过去她试图要完美的做好两个角色,结果自己陷入困境,差点患上忧郁症。

“你必须先让自己觉得悦纳,与内在的那个好的期待频率一致,才有可能成为理想中的你。”我告诉她这是整个改变工程的核心。

一个人只有自我契合之后,你才有足够的能力支持他人,但是对方也必须决定调整自己的频率,才能真正感受到满足。你必须教导他们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从现在的困境里面解脱。

这种解脱不是完全的摆脱,因为老公和孩子也许还是那样,你不是摆脱他们,而是提升自己之后站的高度不一样了。

请你同样先从目前的困境出发,再努力朝让自己感觉变好的方向走;

“先生和儿子无法好好相处。

我不觉得他们喜欢彼此。

我先生面对儿子的时候敏感易怒,而且很强势。

儿子会故意变本加厉,让情况更糟。”

这些都是过去这位妈妈的直观感受,现在,请你试着提出让你感觉更好的说法。

因为这时你生活里经常碰到的问题,所以你有很多机会可以解决。

每当你努力转为顺流思惟——即使表面上看来情况并没有好转,你的频率就会更协调。

只要你循序渐进决心达到自我契合的境界,你在这件事情上就能发挥影响力,也必定会看到明显的成效。

更好的是,不用等到先生和儿子改变,你的心情就会变好了。

同一个事件,因为这位妈妈自身力量的不一样,在积极理念之下,事情的转机就会显而易见。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父子不合的问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妈妈的反应所造成。双方都想利用你和你的反应做为“互看不顺眼”的理由,而现在妈妈只要不淌这浑水,而是带着平和欣赏的目光看着父子两个,双方的冲突必定会大幅减缓。

因此,请你继续寻求为自己带来好心情的想法:

他们两个都是好人。

他们都想在家庭中找到立足之地。

我们三人的关系过去是亲密的,将来也是亲密的,只是现在有些不一样。

你可以就此打住。这时,你已经感觉好多了,任务可以告一段落。不过,你也可以继续下去,累积多一点动力。

我现在知道自己一直都在火上回油。只要我不这么做,情况自然会好转。

这个说法可能会让你再度陷入较为负面的情绪中,因为你又开始想为他们的关系负起责任。某个说法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所以只要继续朝顺流的方向走即可:

冲突的情况迟早会过去。

我儿子迟早会离家自力更生。

后面这个可能带来不太好的感觉,因为你并不希望儿子认为自己不受欢迎而离开这个家。因此,请你重新造句,让陈述更为正面:

子女都会想要独立。

大部分子女都会在爸妈给予空间之前就想独立自主。

孩子被管得很严,当然就会叛逆。

孩子被父亲严格管教,会心生怨愤也是很自然的。

虽然上述这些想法可以让你对儿子的行为稍稍释怀,却可以让你对先生感到不满。这时,请你再针对这一点继续做正面思考:

对我和先生来说,孩子的长大是全新生活的开始。

我知道他认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儿子好。

我现在终于知道自己要如何主导一切。

我只要不去在意这些问题,保持情绪稳定,就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好心情是会传染的。

我一直都很擅长缓合气氛。

我喜欢凡事幽默以对。

我们很容易把生活看得太严肃。

我很乐意去体验自我契合带来的好处。

只要不断练习,习惯顺流的思考模式,你的影响力就会比能量分散的时候强大许多。你所感受到的痛苦挣扎,促使你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家庭关系。借由不断练习顺流思惟,你就能与拥有美满家庭的愿望真正契合。

你看,实际上人的情绪是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不管是在家里和孩子的关系,还是在其他方面的社交关系,都是一样的道理。

情绪调节小建议:

情绪日记

父母和孩子可以用一个本子记录下每天的情绪变化,甚至可以用颜色来约定自己的情绪表达,例如蓝色表示宽广平和,灰色表示忧郁,红色表示热烈喜悦等等,这本本子公开放在家里的某个地方,可以匿名涂抹与书写,让家庭成员看到每一天彼此的情绪变化,然后在共同早餐或者晚餐的时候聊一聊内心的感悟,消解消极的情绪,激发正向的情绪,让家人获得完美的情绪体验。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观看电影

不定期的观看一些具有积极向上、健康灿烂情绪的电影,和孩子一起讨论电影里的人物,讨论电影的情节,最终寻找到电影所要传递的情绪和人生理念。包括《狮子王》、《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宫崎骏的动漫系列等,都是值得欣赏的。

总之,当妈妈感觉受着夹板气的时候,不妨及时抽离出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让父子两人对你刮目相看,妈妈会发现当自己强大之后,过去的许多烦恼都不会存在了,道理很简单:每一个强大的生命都是令人尊敬的,即使它曾经柔弱无力,黯淡无光,但只要此刻是强大的,困难也会为你让路。

你对这个话题还有什么观点,可以直接留言,也可以去卓越父母成长营的圈子交流,对于专栏最近一段时间对粉丝九折优惠,欢迎大家先关注头条号“男孩家长帮”,再去专栏板块阅读,谢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uliVW0BJleJMoPMTN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