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父母在,好好珍惜与父母的这份缘分,陪着,伴着,共度余生。
作者:琳琳柒十二(爸妈精读主笔)
前段时间,在微博看到了一个感人的视频:
一位58岁的男子,站在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床前,一遍又一遍跳着自编的舞蹈。
旋转,跳跃,手舞足蹈……
说实话,若放到平时,早被网友无情的嘲笑了。笨拙僵硬,四肢不协调。
可是,当我们看到坐在床头88岁的老母亲,看的入神、笑的开心时,心也跟着安详了起来。
小时候,笨拙的围着母亲跳舞,逗母亲哈哈大笑。
长大了,依旧用僵硬的舞姿哄母亲开心。
无论岁月久长,无论时光几许。在母亲面前,他永远是那个笨拙跳舞蹈的孩子。
当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母亲高兴,我心里就高兴;母亲平稳,我心里就平稳;母亲在世是非常重要的。
母亲在,至少我叫一声“妈”,她会说:“唉,东东你来了。”我会很开心。
如果我叫了一声“妈”,周围空荡荡的,没人回应,很难受的!
年老的父母惦念着你,你也惦念着他。这真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幸福。
无论何时何地,那一声回应,都能抚平我们的思念。
就像儿时,时光渐缓,父母不散。天黑有灯,下雨有伞。家有温度,你我心安。
01
父母在,心才会安
前几天,妻子回了一趟老家,她老家是内蒙的,离我们家有1000多公里。
起因是岳父上山,把脚扭伤了,脚踝扭伤撕裂性骨折。
岳父心疼她,本不想让她回。说这个没有多大问题,静养就好。
可是她偏要回,哪怕自己看一眼,陪一晚。也会心安。
因为太急,没有了卧铺票,她只能买了站票,在火车上站了14个小时。
四天,车程两天,只在家呆了两天。路上全程站着。回来精神特别疲惫。
但她说,如若这次没回,会内疚一辈子,爸没有多大的事,再苦再累,心也会平静下来了。
岳父为她付出了太多了,如今她远嫁他乡。心里最放不下的便是家中的岳父岳母。
她说,家里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因为总有人替我分担人生中的一些辛苦,可以让我安心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可若,哪天他们不在了,自己过的再幸福,心中也是空落落的。
父母在,你我才能心安。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写道:
我喜欢看着围绕妈妈嘴角与眼周的细纹,我知道她很讨厌它们。但这些细纹却让我感到心安,我从她脸上读到我们相依为命的痕迹。
我们阻挡不了时间这个强盗抢走父母的健康。但我们可以陪着父母享受余下岁月的风光。
家中父母健在,平平安安地活着,我们心情就会平静。
常回家看看,吃点便饭,聊上几句,看着家里一切安康,心里也会踏实许多。
我们走在前方,毫无畏惧。那是因为身后永远有两个人在望着你,让你勇敢,也让你心安。
趁着父母在,好好珍惜与父母的这份缘分,陪着,伴着,共度余生。
02
父母在,家才会有温度
在网上看过这么一段话:
作为被呵护的儿女,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在很长的岁月里,一年只有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
然后,其中的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后,往窗外看,仿佛看见。
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上,被推出去,也可能是被一张白布盖着,抬出去的。
这段文字让人心酸。当有一天,回到家里,叫一声爸妈,空荡荡的房间里再无人回应。只剩一个人留在回忆里不能自拔。
那时才发现:有人唠叨,有人惦念,有人打骂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前段时间,朋友的父亲去世。
我们前去吊唁。他一个一米八几的汉子,抱着我哭的稀里哗啦。
“家,没了。我没有家了。”那一声一声哭嚎中,透着悲凉,透着遗憾。
对于我们来说,哪怕是娶妻生子,哪怕是另搬新居。在心里,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自己的归宿。
费玉清退出演艺圈了,他曾写过一封长信。
信中写道:
从17岁步入歌坛,因为有您的支持与爱护,我才能一路顺遂,这么多年来,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却也忽略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当父母双亲去世,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孤独。
当我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却发现父母点点滴滴的爱早已离我们远去。
而那个没有父母的家,也不过是回忆的避难所而已。
有父母在,家才会有温度,才会让我们三冬暖,春不寒。
03
父母在,才更要及时陪伴
蔡康永问小岳岳,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小岳岳说,最后悔的是爸爸去世时,他不在身边。
那是2013年,他跟随德云社在德国演出。他师傅郭德纲告诉了他,父亲去世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有两个选择,一是买机票回河南老家,二是留下来唱《五环之歌》。
那一晚,他依旧带给了人们无数欢声笑语。那一晚,他却哭的像个孩子。
他拼命的抹着眼泪,好像这泪就能抹完一样。
正如小岳岳的心里话写的那样:
那年除夕我匆匆赶到了家里,送你一个声音很大的手机。我说以后想我了你就长按1,只是属于你的铃声就再也没响起。
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没有最后的陪伴,成了小岳岳一生的悔恨。
在网上看到一道数学题:计算一下你还能陪伴父母多少时间?
如果你与父母不在一个城市,每年回家2次,一次在家待5天,如果按照平均寿命80岁计算你父母健在的年龄,计算一下你与父母还能在一起多久?
正要算得时候,突然发现,这道题我不会做了。甚至连想,也让人都觉得异常残酷。
记得前8月末的一个新闻:
在西安,一名女子多年没有回家看望父亲。
当她想起父亲,回到家打开房门时,却看到了意料之外的一幕。
那个她思念的父亲,早已与她天人永隔。
我们可以想象,当她打开房门,看到父亲尸骨一瞬间,是何等悔恨,何等悲哀,何等伤心欲绝。
哪怕一个电话,一句问候,都能让他们抹去最后的遗憾。
什么来日方长,什么日许多时,不过是父母对你的最大谎言罢了。
不问,你多久没回家。
只求,陪伴不要再等明天。
04
作家毕淑敏在《孝心》一文中说道: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自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事实却是,有多少人可以衣锦还乡。又有多少父母等得了衣锦还乡。
要了工作,养了孩子,就陪不在父母身边。
放下工作,陪在他们身边,却承担不起哪天突如其来的意外。
人生苦短,余生更短。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也许一个恍惚,便换来一生的遗憾。
那时我们才发现,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晚上回来依旧能看到他们的笑脸。
人到中年累成狗也好,养儿育女不容易也罢。
都要在时光流逝的空隙间,脱去层层的外衣,变回他们记忆中的那个孩子。
为他们跳一支舞,对他们说一声:您在,真好。
作者简介:琳琳柒十二,富小书的人,富书专栏作者,一个希望在文字上奔跑的80后中年宝爸,心如猛虎,细嗅蔷薇;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