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校门口等着两个孩子出来,有个托辅机构的老师向我推销他们的课程。
她说:“再有半个月就期末考试了,我们机构现在推出冲刺课程, 包括重点题型掌握,随堂测验,押题,一定能提高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您看看是否考虑一下?”
我礼貌性地笑着说:“不用了,谢谢。”
才小学,就要因为一个考试而去参加冲刺班?就开始学着考试押题?
对我来说,这就是在“揠苗助长”。
网络图
我前两天发了一个微头条,晒出了正在上二年级的女儿的作业单,十万阅读量,很多父母也在感慨孩子作业量大,睡觉睡得很晚。
我记得,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如果超过九点不关灯,我爸爸就会对着我的房门说一句:“九点了,别学习了,睡觉吧。”
所以,当二年级的女儿到了九点还没写完作业时,我就会有些着急。既担心影响她的睡眠时间,又感觉她没有自由时间去自在地玩耍,有些遗憾。
最开始,当老师留选做作业的时候,如果时间晚了,我都会建议她别做了,一会就要洗漱睡觉了,还是多玩几分钟吧。可是每次我都被玥玥执着要完成所有作业的心打动而让步。
现在二年级了,还是依然要做完所有的作业,即使有的选做作业要耗时一个小时(比如英语的画“春夏秋冬”,还得配上英文),她也宁愿牺牲掉玩耍的时间。
这种情况下,我是断然不会给孩子再去报班提高考试分数的!
在小学阶段,用每周几个小时的努力,换来期末考试提高的3分5分,我认为“不值得”!
小学--初中--高中,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作业会越来越多,现在就用尽全力冲刺,以后的日子该如何挺过去?即使努力,也要循序渐进。
人生是一场完整的马拉松,而不是无数个100米赛跑组成的!
这篇文章与正面管教无关,只是谈一谈我对考试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准确,希望朋友们建设性的参考。
我认为: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可以做到学习的时候专注认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依赖他人;同时,玩得时候玩得尽兴痛快。
至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别掉队即可。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你连一个辅导班都没给孩子报吗?
我没有!
我给孩子报的都是兴趣班!
到目前为止,我没给孩子报过任何一个学科辅导班。(到了初中、高中,我不确定我会怎么做,但我能确定的是我会一直和大家分享)兴趣班倒是报过十几个,为的就是不断尝试,最后根据孩子的兴趣与特长,选择两三个持续学习,争取有所建树。
我的两个孩子一直坚持学的有:钢琴、主持、跆拳道、画画。
最近我儿子又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在说服我让我给他报个篮球班。我在考虑时间是否允许,孩子是否还能有一些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
孩子小的时候,我在尽量让他们多尝试不同的课程。现在孩子都长大了,都有了独立的判断能力,我和他们的约定是:如果选定一个特长班要报,最少要坚持学三年。
一来防止孩子头脑发热,冲动之下报很多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来时间短了,学不出什么,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都用得不值得。
有人还可能会问:那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如何?
说实话,我的俩孩子,都不是尖子生。
淏仔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说:“考试平均分以上就行。”作业写完,就尽情地玩吧。可是,在一年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的成绩总有一科是在平均分之下的。
现在淏仔上四年级,上次期中考试,数学考了级部前20名,语文班级第2名,英语好像93分,名次不详。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虽然知识越来越难,知识点越来越多,但他的成绩是稳步上升的。
这也是我有成就感的地方。
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远远比当下的学习成绩要重要。
因为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不但家长会越来越轻松,孩子也会越来越进步。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当孩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自主学习,将来无论他学的知识有多难多复杂, 他都能应对;
如果你现在不培养他思考的习惯,你现在喂他知识,那么当有一天他学的知识你不熟悉,你无法嚼碎了喂给他的时候,他该怎么办?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即使你已经考上清华或者哈佛,你的人生也才只走了四分之一左右。
每个父母都想让孩子考第一,都想让孩子上名校,包括我在内。
但是,我认为:
与结果相比,过程更重要;
与成绩相比,心态更重要。
高考如何改革?职位如何变动?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
所以,现在孩子学多少个知识点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况且学过的知识点以后能用到多少,也都是未知的。
但是即使如此,有些东西是不变的!
比如:
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的人,有抗挫能力的人,懂得合作、敢于知难而上的人,无论环境怎么多变,都会做出成绩,创造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培养品质(独立、自信、学习能力、抗挫能力、合作能力、同情能力……),比培养分数更为重要!
分数只能影响一时,而品质能影响一世!
淏仔这个学期换了一个语文老师,每天都留一篇阅读理解。
答案老师撕掉了,每天晚上把答案发群里,家长检查,孩子改错,然后拍照发群接龙。
有一次,淏仔做得稀里糊涂、马马虎虎,一看就是敷衍了事。
我说:“老师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他答:“想让我们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我问:“你这样做,可否有收获?”
他笑了。
我说:“如果你想做,就认真做,才能对得起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这样敷衍做,即使只用了10分钟,这10分钟都是浪费的,没有效果的。这么做100道又如何?都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没有任何进步。如果这样,我可以和老师单独沟通,我们取消这项作业,这些时间用来玩,至少你还收获了快乐。”
淏仔一下就明白了这件事的本质所在。从此以后,每一篇阅读理解,他都会认真做。遇到复杂的,会多读几遍文章,也会查资料。
认真做的,我会认真检查,引导他深入思考,直到全部答出;
不认真做的,我不检查,你自己看着办。
我是不削尖了脑袋往前挤、事事都要争第一的性格,所以心态难免会淡泊一些。如果你想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稳居前三,那么这篇文章也许不对你的胃口,我理解。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正常。
如果你想和我一样,想让孩子在学习和娱乐之间、工作与生活之间,学会一个平衡,不以上什么大学、赚多少工资、达到什么社会地位为唯一目标的话,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减少一些焦虑。
我们太焦虑的时候,可以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