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彩色月光(爸妈精读主创)
前几天,第二届顶尖科学家大会在上海举行,其中,一位仅有15岁的科学家谈方琳上了热搜。
她托着腮帮认真听讲的样子,看上去和一般高中生简直没什么区别。
然而,这位来自华师大的高一女生,早在初中阶段就凭借课题“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获得了“第33届全同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专项奖一项;“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主席奖(初中生唯一奖)、一等奖。
但是,底下的评论却是另一番风景:
的确,谈方琳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但我们除了看到她本身的成绩之外,还应该看到她身后的父母为了培养她所付出的心血。
她父亲是华东师大数科院院长,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谈方琳培养数学兴趣打下了基础,又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让她从小就到实验室参观学习,或者参与高中本校与科研单位的合作计划做课题,发表核心期刊等等。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像谈方琳的父亲那么用心的培养孩子。
只不过,我们大多数父母都比较普通而已,但是爱孩子、期望孩子成才的那颗心大家都是一样的。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几天,大连14岁男孩蔡某某奸杀10岁女孩王某并抛尸的事情传遍全网,这个曾经多次尾随女性、掀女性裙底,最终杀人的男孩子,事后居然能淡定的装作路人与被害人王某的家人聊天,还在班级群里辩白,竟不觉得自己杀了人是在犯罪。
可气的是,当天其父母不仅不报警,还急着擦掉家中的血迹企图掩盖事实,家人还辩解说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What?听话的孩子?这么说是听了父母的话,他才杀的人?
多么残忍的手段!多么扭曲的价值观!多么荒唐的一家人!
一个父母都三观不正的家庭,怎么可能教出三观正向的孩子。
古语言:“子不教,父之过”。
作为父母,不仅要自身保有正确的价值观,更要教导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之前看过一则视频,有人安排一个演员故意为难清洁工,调查是否会有人站出来干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年仅12岁的小姑娘挺身而出。
虽然小姑娘一边哭一边和路人(演员)理论,但她维护清洁工的举动真是太暖心了!尤其是最后主动拥抱清洁工还一直喊着“阿姨阿姨,你真的很善良很美丽”,说实话,我看哭了。
好想当面给这个小女孩点个赞,真是三观超正!
从小女孩的身上,我们可以想到她父母的为人一定很真诚很和善。
很感谢小女孩的父母,不仅教会了她“职业不分贵践”的道理,还教会了她助人为乐、勇敢善良的品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在孩子还没有形成价值观之前,父母以微小之事教育分析,帮助孩子尽早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远比扭转他们的错误价值观更容易。
帮助孩子培养浓厚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我们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条路上越走越偏。
我有一个朋友,女儿才4岁,她就给她报了一堆兴趣班。画画、拉丁舞、跆拳道、模特等,孩子的空闲时间几乎都排满了。
能理解她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初衷,但这样高强度的在各种特长班之间奔走的节奏,别说她一个4岁的孩子承受不起,又有几个大人能承受起?
特长并不等于兴趣。不是报了特长班孩子就会产生兴趣,而且培养一门特长除了投入金钱,还需要投入时间。什么都是重点,最后就是没有重点;什么都想学到,最后可能什么都学不到。
心理学家李玫瑾说: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那么你的努力将成为泡影。
如果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盲目跟风报班,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厌学的心理,家长也会变得更焦虑。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引导孩子在兴趣方面下功夫,这样会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从而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马飞在教导主任眼里是一个经常逃学旷课的问题学生,偷看小说、成绩垫底,每次学校开大会基本都被点名批评。但是他爸爸马皓文却一直肯定他、鼓励他、尊重他。
在马飞表达出强烈的兴趣,要去千里之外的南海市看航展时,这对于当时手头拮据的爸爸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他爸爸想尽一切办法,哪怕跋山涉水都还是带他去了。
正是因为他爸爸一直以来对他的支持与尊重,马飞凭着兴趣产生的动力,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航天员。
如果马飞的爸爸忽视孩子的兴趣,或是骂他不切实际,那马飞一定不会变成自己理想的模样。
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最完全的爱,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让孩子在兴趣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帮助孩子养成坚持的品质
美国有教育专家进行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智商,而是坚持。
但孩子自己不明白什么叫坚持,当孩子说不想做某件事了,家长是该让他随意放弃还是坚持住?
我姐的女儿妞妞,今年13岁。之前在5岁左右的时候,学过舞蹈。妞妞说每周都要学舞蹈太累了,想放弃,她妈妈心疼她也就同意了。
今年暑假,妞妞又重新报了个舞蹈班学芭蕾。一开始信心满满地每次都去,见着我就和我说觉得穿上芭蕾服的自己浑身飘散着仙气。
过了一个月,我开我姐玩笑让妞妞跳个舞给我看,才得知她已经没有学了。说是劈叉很痛,下腰很难。
孩子年龄小,对一件事物的兴趣可能只停留在表面。当他深入接触后,是很容易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的,但是家长若没有狠下心坚持到底,孩子就更容易半途而废。
孩子有放弃的想法,往往是从家长的微言微语中萌生的。
娃这样下腰我看着都痛,要不换一个特长吧!
别急喝完这杯牛奶再去,迟一下到没关系的。
今天你妹妹一家会来我们家做客,我给你请假了。
……
但孩子的坚持,往往也是从家长的一言一行中养成的。
今年,周杰伦在参加谢霆锋的节目《锋味》时,首次谈起自己小时候学习钢琴的经历。
他说,从4岁开始,妈妈就每天要求他练两个小时的钢琴。
那个时候的他,看到窗外嬉闹的小朋友们,很是羡慕,因此非常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要对他那般严厉。
但是,他现在很感谢妈妈当时的严厉,让他一直坚持练习钢琴,才取得了今天骄人的成绩。
正是因为周妈妈知道,只有自己坚持住了每天督促周杰伦练琴,他才能学会坚持。
成功从来都是一场持久战,没有谁能一口气跑到终点。
乌龟虽然爬得慢,但因为一直坚持爬,最终也能赢了兔子。
孩子的优秀,归根结底是源于家庭的教育优秀。没有天生的笨孩子,也没有教不好的熊孩子。
不管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物质条件,只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发掘孩子的兴趣并用心培养,你也能培养出人人称赞的“别人家的孩子”。
你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呢?留言分享给我们吧。
作者简介:彩色月光,富书专栏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90后职场妈妈。世间的美好,可从文字中感受;写文,也是写人生。本文首发爸妈精读头条号,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