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擒韩信:汉高祖如何避开锋芒,有效应对危机?

2019-12-02   昌达财经课堂


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问题构成危机事件,如果对危机事件处理不当,将对企业或品牌造成伤害,这也是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麻烦不断,甚至走向衰败的原因。

汉高祖刘邦登上帝位后,封韩信为楚王,然而过不久就有人告发韩信图谋反刘。刘邦为谨慎起见,召集各文臣武将共同商议对此事的处理方法。众人都主张趁机消灭韩信。但刘邦认为此非良策,于是向陈平请教。

陈平反而先问刘邦想怎么处置,刘邦主张派兵前去讨伐。这时陈平沉着地问刘邦这件事还有没有别人知道,刘邦说没有。

陈平沉思片刻,反问刘邦:“您的兵力比韩信的兵力强吗?您手下的大将,有谁敌得过韩信?”刘邦摇了摇头。

陈平说:“兵力不如韩信,大将中又没有韩信的敌手,如果您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攻打韩信,是凶多吉少啊!”

刘邦听到此话十分着急,忙向陈平讨教解决方法。陈平说:“从前,帝王常在全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咱们国家南部有一个叫云梦泽的地方。

您装作巡行云梦泽,要在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在楚地西界,韩信听到您巡行,又到了他的地盘上,必会前来谒见。当他谒见您时,您便可将他抓起来。这样就轻而易举地将他擒拿住了。”

刘邦认为这是一个可行之策,便予以采纳。待巡行到云梦泽时,韩信果然前来谒见。刘邦便让埋伏下来的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实,投入囚车中。

其后,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不让他到外地任职,韩信也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陈平缓和矛盾,然后实施“请君入瓮擒韩信”的这一应对策略,不仅消除了国家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还使刘邦不战而解除失国危机,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可谓又合理又得当。

以古看今,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当危机来临时,同样需要镇定自若、应对得当,即使错过了危机的最佳解决时机,也绝不能手足无措。俗话说:“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管理者必须冷静地面对与决策,以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应对,将危害降低到最小。

卓有成效的企业家的作用,就是通过得当地应对危机来表现,企业家应该认真面对企业可能遇到的危机与灾难,并尽可能在危机发生前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至少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危机的损害降到最低。

史玉柱曾提出企业有13种死法,其实,所谓的死法都是企业对危机的处理不当造成的。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危机来临时没有得当的方法予以应对。得当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用在危机处理上也是如此。

无论是事中控制还是事后应对,面对来势汹汹的危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缓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公开的应对策略,才能转危为安,化解危机,避免企业的“灭门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