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优秀管理者的共性?德鲁克:他们拥有把对的事做好的能力

2020-01-08   昌达财经课堂

许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个性、能力、工作种类、工作方式、岗位、性格、知识及兴趣上都有天壤之别,但他们的共性是:拥有把对的事做好的能力。——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德鲁克的这段话中包含了三个最为重要的概念: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情做好。

“正确地做事”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将变得毫无意义。“把事情做好”以“正确地做事”为前提,如果不能正确地做事,在处理事务中未能有正确的方法,将不可能获得“把事情做好”这种理想的结果。

每个人都必须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事。对于企业而言,所要进行的事情必须符合企业的价值观和使命,企业利益必须与公众、社会利益有机统一。企业只有顺应民意,强调社会效益,才能获得持久的经济效益。对于个人而言,所谓正确的事,不仅要符合个人的人生志趣,更要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和组织的要求、利益。

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把“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作为他的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这一观点体现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从丰田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准时化生产中来看,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一定要做到的。

想想看,整条流水线上,每一个零配件生产出来之后马上就被送去组装,因为没有库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都会导致全线停产,所以必须百分之百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美国市政厅的一份研究报告披露说,在华盛顿因工作马虎造成的损失,每天至少有100万美元。该城市的一位商人曾抱怨说,他每天必须派遣大量的检查员,去各分公司检查,尽可能地制止各种马虎行为。在许多人眼里有些事情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但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会影响他们做事的工作效率,当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晋升和事业的发展。

正如德鲁克所言,任何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都要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采用正确的做事方式去做,本着把事情做好的原则去做,高效率、高质量、有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把对的事情做好,这是取得卓越成效的秘诀,也是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德鲁克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锻炼自己把对的事情做好的能力:

第一,善于学习。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向书本学习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向书本学习,丰富学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多读书、读好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第二,做事要专注。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往往应接不暇,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往往难以拒绝。总想得到更多,总想收获更丰,到头来无不验证了老子那句名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只有学会排除干扰,拒绝诱惑,真正静下心来专注地做一件事,这样成功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第三,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需要作出选择和取舍。阿西莫夫是一位科普知识普及者,同时也是一位自然科学爱好者。但他在自然科学研究上迟迟没有可以拿出手的成绩。一天,他在打字机前打字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不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也许能成为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科普创作上,终于成为著名的科普作家。

因此,要想成功,必须有所取舍,这样才能将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选择的事情上,才有机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