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真相》与《谎言》|用“谎言”维系的婚姻,是不是生活的真相?

2020-07-12     有染

原标题:评《真相》与《谎言》|用“谎言”维系的婚姻,是不是生活的真相?

《真相》&《谎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2020版海报

“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必须带点绿”,这是一句玩笑,但也很可能是一种生活真理。这句戏言以一种粗鄙野蛮、近乎冒犯、又自我嘲笑式的态度,揭露了大多数婚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真相”与“谎言”,哪一个才更有利于“家庭”的稳定?

《真相》与《谎言》,正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做的宣传海报一样,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同时上演,构成了独特的观赏体验。

“窥视”着的观众

整个舞台只被使用了一小部分。台中安装的圆形三面旋转台形成了三个墙角,伴随着场次的变化、道具的迁换,呈现出不同的生活场景。 “墙角”本身带着隐蔽、私密、狭小的意味,舞台空间被压缩于“墙角”,恰如剧中人心情的局促,婚姻关系的紧迫。

舞台的用光极简,但效果极佳。仅用三两个电脑灯作为面光,将光束聚集在“墙角”里,再辅以成像灯与布景灯具点缀的环境光,硕大的镜框式仿佛被巨大的黑色幕布所笼罩,只有中间被割开了一个小孔,观众洞中窥人,形成了一种在偷窥剧中生活的观演关系。

为什么人们都会热衷于婚姻题材的作品?

一方面是由于熟悉,另一方面恐怕也来源于人们的“窥私欲”,而婚姻往往又是一个人生活中最私密的部分。 《真相》与《谎言》的舞台,是在剧场空间内,放大了这种欲望,具象化了这种欲望。

《真相》or《谎言》?

有关婚姻题材作品的创作,永远不会停止,一方面婚姻所确立的家庭关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面临新的外部危机,于是就有了新的创作动力;另一方面,从婚姻内部来讲,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讲不清”,或者不能“讲清”,于是可以有无数种切入的角度,去将这种“说不清”变成可看清的状态交给观众。《真相》与《谎言》从名字上看就能知道是对后者的讨论。

在聊戏前,应该明晰的是《真相》与《谎言》二剧,是关系非常紧密、但实际没有关系的两个戏。关系紧密是因为两个戏的主角们名字相同,并有着同样的人物关系 (包括夫妻、朋友、情人三个层面的人物关系),但实际上,虽然名字相同,人物关系相同,但从文本和演出中,你都能清楚的认识到剧中同名人都是不同的 (人物职业、爱好,演出场景布置等方面)

当然,不是说《真相》与《谎言》不能独立欣赏,不管哪一个单独来看,都是有趣、诙谐又能够唤起观众共情的作品。不过可能也仅止于是一个不错的作品。 只有将两个戏放在一起演出,通过一种演出以外的戏剧形式,让两者自然的碰撞,产生的一种奇妙观赏效应。因为从观众角度,无论你先看哪一部作品,这一部作品的人物关系、行动发展都会先入为主的在下一场观演中浮现在脑海,并时时刻刻影响着你对后一部戏人物行动的判断。

最终,你又会明确的发现,其实这两部戏又完全没有关系,而接收到的信息量、戏剧的层次性,都在呈几何倍增加,看戏这件事情就变得越发有趣。

《真相》X《谎言》!

《真相》与《谎言》,是可以自由选择先看哪个后看哪个的,不同的观演顺序还会带来不同的体验。但正常观众都会寻找一种最优解,到底先看什么。那么笔者的建议是先《真相》后《谎言》。 一个简单粗暴的理由,在同一天的演出中安排《真相》在前,《谎言》在后,显然是导演意志的体现。

但是,如果想从剧作中找到这么推荐的理由,同样也不难。在前文提到过,两个戏本质并没有关系,也就是说,戏本身之间是没有因果的。但由于认知惯性,以及我们的知识体系同样建立在“逻辑推演”上,观众自然而然会在两个戏中找联系。 那么,对于戏的内容而言,《真相》如其名,更侧重于结果,而《谎言》如其名,更像是起因。

《真相》先而《谎言》后,在观演中构成了一种锁闭式结构,但在戏的最后,观众会发现《真相》可能是事件的另一种可能性结局,摧毁了原来的结构,有一种无所限制的丰富度带给观众。

另一种组合下,也就是《谎言》先而《真相》后,在笔者的设想中会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并且这种开放式结构又非传统般有序,结果可能既限制了想象力的放飞,又会让人有所迷惑。

再者,推荐先《真相》后《谎言》的原因在于,笔者的私心更喜欢《谎言》的剧本。《谎言》一剧大量通过语言的多义性,“玩弄”逻辑游戏,更充分的去呈现了“大多数人说不清婚姻、更不能把所有事在婚姻中坦白”这一现实。

《谎言》一剧,构成了语言的虚假与行动的真实这一对矛盾,而《真相》一剧,语言和行动基本匹配的,显然不如前者有张力。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谎言》一剧,用彩蛋把埋藏在语言中的“可能”变成了“确定”,反而失去了一些想象空间,略为遗憾。

最后聊聊疫情中的上话看戏体验吧。作为上话疫情后开演的第一个戏,防护措施做得相当到位,进入剧场需要进过多项检测,并确实做到了人数的限制。 戏剧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有很多人,真的再也离不开它。所以,我觉得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还是能够走进剧场,真的是件太幸福的事,这种幸福,可能都超过了看的具体剧目本身吧。

-剧终-

zane

学戏剧的游戏人

落笔于6月25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观演后

图片来源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摄影 尹雪峰

经授权使用

主编:许安琪 &阿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W3IQ3MBiuFnsJQVQo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