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创业搞投资的富二代成败家子,罗振宇说得对吗?

2020-01-02     华人家族财富


罗振宇


1.“这个时代败家子的定义变了”


尽管罗振宇2019年的那场跨年演讲就饱受争议,被一些人指责为无用的鸡汤,但这次跨年,罗振宇仍然还是延续了往年的做法。

前媒体人罗振宇如今是知识付费领域的网红,很会演讲,也有为数不少的粉丝。

罗振宇是知识焦虑的主要贩卖者。

对于罗振宇这类网红的演讲,我大体持批判性学习的态度。有道理的,就听听;胡扯的,一笑了之。

这一次跨年演讲,罗振宇提及一个话题,令我颇感兴趣。他引用金融学者香帅《钱从哪里来》中的一个数字——中国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中,有73%来自于劳动所得。

也就是说,整体上中国居民的资本性收入,在总体收入的占比中还是一小块,占了27%。

从罗振宇的字里行间,看得出他还是比较推崇劳动性收入——他用了“基本的公道”这个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投资性收入就是不“公道”的收入吗?很多人肯定不服。

有人的地方,就有价值观的差异,这很正常。

罗振宇又引用一个投资人的话说:这个时代败家子的定义变了,过去的败家子是花天酒地,现在的败家子是非常勤奋的搞投资。

罗振宇认为很多人把注意力都放在理财、投资上,所以钱弄没了。他于是断言,富二代不好当,越勤奋,越愿意创业搞点投资的富二代更不好当。


2.创业与投资从来不易


毋庸置疑,罗振宇提出勤奋的富二代成为败家子这个话题,很具传播性。

他说得对吗?对,也不对。

说他不对,是因为他的这个论述缺少数据支撑,也不严谨。

热衷理财、投资的都是富家二代吗?富家二代有多少人是因为做投资把家败了?万达少爷王思聪很认真地做普思资本,也做失败了,他算败家子吗?

把失败直接跟败家子挂钩,是对“失败”这两个字的不尊重。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败家行为——毕竟,败家有着特定的负面含义。

说他对,也是因为他确实说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一些富裕的家族二代因为创业、做投资,结果损失了很多资产。

相比于游手好闲、无所作为,创业和投资的风险与收益都可能更高,这一点毫无疑问。鉴于许多年轻的富家二代各方面经验不足,倘若贸然行事,失败几率也是可想而知的。

其结果,在外人看来,他们没有花天酒地,而是勤奋地输了。

创业这件事,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试图走出一条路来,天生就是高风险的活,失败不足为奇。如果一位富家二代因为勤奋创业失败,而被贴上“败家子”的标签,那是不公平也不道德的。

我周围的朋友中,就有努力创业而失败者。他告诉我,这些钱,我用最辛苦的方式弄没了。我向这样的创业者致敬,而绝不会将其视为“败家子”。

投资也一样。天下哪里有很便宜的事情呢?做投资跟做实业本质一样,也是需要慢慢地依靠价值创造而获得一些回报。

倘若急功近利,一味求高回报,而不是等待时间的复利,那是风险很高的。在当下中国的财富市场中,这类例子并不少见。


3.富人返贫现象的背后


从财富管理的行业的角度来解读罗振宇提及的现象,我们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认知。

某机构的一位首席研究官此前曾表示,未来几年,有很多客户可能从富翁返回贫困。

这些返贫的人士,大体是企业端赚钱能力下降,甚至经营无法持续下去,而财富管理端同时也出现漏洞,导致金融资产损失严重。另外,他们也没有做好必要的风险隔离。

比如,有些客户缺少配置理念,赌性较足,往往喜欢重仓某一类金融产品。这些非标产品一旦暴雷,其后果显而易见。

前不久,我跟一位资深理财师聊到这个话题时问她,富人返贫最重要的原因在哪里?

她回答说:

1.客户自己的资产配置知识没有有效的升级;

2.客户把自己的金融资产委托给了一些非专业的人管理。

应该肯定,最近一些年来,有些投资客户成长比较快,在财富管理领域已经很有心得,但大多数客户,依然半瓶醋,对于投资所悟太少。

客户不专业,理论上可以委托给专业人士。但是很多时候,客户所托非人——这些被委托者,尽管是财富行业从业人员,但仍然不成熟,知识面很窄。

他们在很多的领域缺少触类旁通的感受,缺乏商业的质感。用这些人直接作为资金管控的入口,来管客户的钱,自然风险很大。

这些客户当中,也许就包括了一些富裕家族二代。他们在投资端难有成就,到了罗振宇那里,便成了“败家子”!

看起来,此类所谓“败家子”的养成,财富管理行业也是有责任的。


- The End -


撰文 夏朴

ID:cnfamilywealth 非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03fbG8BMH2_cNUgxD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