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王健林的“大哥”柳传志退休后,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接班人?

2019-12-21   单仁行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你的第1359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正式发布柳传志卸任公司董事长的公告,自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

柳传志退休了。

没有发布会,没有采访,一个35年的连续创业者,就像完成一件特别正常的工作,离开了他所创办的联想事业的舞台中央。

说起柳传志,可能还有不少年轻人会问他是谁,就这么说吧,马云跟王健林,大家都知道是谁对吧?

他们对柳传志的评价是:“他是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财富”、“我为拥有这样的兄长和朋友而感到非常骄傲”。

柳传志还是除了马云外,敢当众调侃马云长相的人。

ok,我们言归正传,今年已经75岁的柳传志,曾两度退休又出山,每一次都把联想从危机中拯救出来。

如今他功成身退,没有把联想交给杨元庆,而是交给了CFO——宁旻。

很多人都记得马云说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当CEO”。

其实,真实的意思是CFO当CEO那可不得了。

然而,很多人只记住了前半句。

他的后半句是:任何事情都有意外,而这个意外是那么地令人惊喜。

结果,原本担任淘宝网CFO的张勇,成了阿里巴巴的CEO,接手马云成为了阿里巴巴的董事长。

在欧美企业则有这样一个说法,CFO是CEO最有力的接班人选。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3的CEO都出身于CFO。

比如惠普公司主席兼CEO卡莉·菲奥莉娜辞职后,董事会任命公司CFO罗伯特·韦曼任过渡时期的CEO兼公司董事;

家乐福总裁兼CEO的丹尼尔·伯纳德正式辞职后,CEO一职由公司CFO琼斯·杜丹接替。

就如任正非所言,称职的CFO应随时可以接任CEO。

那么,为什么财务出身的CFO,反而能成为更好的CEO呢?

我自己呢,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的是财务,毕业后教的是《商业企业财务管理》。

出来之后,做过财务总监,关于财务人员的优点,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

那么,财务人员做CEO,会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是他们的资源调配能力。

所谓“资源”,不仅仅指钱,还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影响力资源,等等。

而最大也是最紧缺的资源,是高管们的注意力。

就算是在业务成熟期,也要每天做决策,要知道哪些仗该打,哪些仗该放手。

其次,CFO做CEO,能适应高强度的抗压工作。

马云讲过,做CEO需要做好下地狱的打算,做CEO是一个苦活。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而按照张勇的说法,关于自己出任阿里巴巴CEO这件事,他很平静。

曾经有人问张勇:你怎么能忍受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张勇却是很淡定的说:我从进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一天,就是这么工作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风险管控能力。

这个词听起来挺简单,就是CEO踩油门向前冲的时候,CFO帮忙踩刹车,别让财务失控。

但如果这么理解,只对了一半。

风险管控最难的,是帮CEO下决心,拿着大筹码去下注未来。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

合格CFO懂前半句,而优秀CFO要能吃透后半句。

因为一件事你做还是不做,不能单纯地只看这件事的收益,还要看“因为没办法做另一件事而导致的潜在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

CFO成为CEO,虽然看起来只是加上一“横”,但其意义却截然不同。

事实上,不同阶段的企业在人员接班问题上,都有些规律。

比如说在经济发展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是公司的营销人员,销售人员背景的人员,他们会成为公司的领头羊,比如微软的鲍尔默。

而在经济发展低潮的时候,会选择出身研发、工程技术、财务背景的人员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就像现在微软的CEO萨提亚。

但总结下来,有一个规律是通用的,那就是,如果无论什么时期,只要选错了接班人,企业就要面临倒闭的危险。

那么,企业接班人到底要如何选取呢?

这里有两个建议给到你:

第一个建议,日常贯彻递进选拔,阶梯式培养年轻人。

百事可乐的领导力项目组认为,领导力的 70% 来源于在岗实践。

这样从内部层层选拔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对企业的制度和管理有更多的认识和见解,企业对他的了解也更充分。

此外,通过脚踏实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领导者,往往有着更全面的认知,和更强的能力。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第二个建议,实行轮值制度。

短期来看,轮值制度具有它的优势。

日常事务、公司管理等等工作,都能够锻炼当职高层的能力,也是通过这些工作来考察高层能力的渠道,以此来了解谁适合做这个位置。

同时,这也是华为“群众团结”的体现。

任正非曾说:“如果不能民主地善待团体,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

也因此,华为有了内部的“集体股权”,也许也因此有了轮值的传统。

当然,这一制度只能是短期的策略。

长远来看,有任期的领导者难以实行重大的战略决策,因为这些决策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试行才能达成效果,或者暴露问题。

而下一任轮值者也可能有自己的作风,很难保证上一任的策略能够继续执行。

所以,在往往在大型公司里选择接任人的时候,是能理解自己的策略,然后能贯彻执行的人。

说到底,企业要想培养接班人,除了要学会选人,更要学会放权,战胜自己的权力欲,把企业利益置于自己之上。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有些企业家之所以没有接班人,不是没有意识到接班人的重要性,只是不愿意放权罢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接班人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放养”出来的。

网上有人说柳传志恋权,这就有点过分了。

他两次退休两次复出,都是联想无人可用无人可扛大旗的时候,或者遇到了外部巨大舆论压力,对联想来说几乎是生死存亡的时候。

他才重新出山扛起大旗,这对于一个75岁的老人来说,真的太辛苦了。

但身为联想的创始人,大难当前,他除了重新出山力挽狂澜外,还能做什么呢?

我们就希望柳传志这次的退休,能够顺顺利利地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吧。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单仁行,跟大家分享的所有内容了,如果觉得有所启发,不如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

对于联想的接班人,你有什么看法?关于企业接班人,你觉得该怎样培养呢?

欢迎你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我们下期再见。

责任编辑丨范炜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