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禁欲、婚姻:中世纪糜烂社会生活,为何会被修道文学"掰正"?

2020-04-22     九门忆史

修道文学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基督教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那个时期,禁欲主义也成为时代的主流,修道文学便是在禁欲主义影响下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修道文学彻底的颠覆了古罗马帝国和日耳帝国时期对男女爱情、性欲和婚姻的看法,它强烈批判乱伦、不贞和淫乱的性欲,宣扬爱是心灵的结合。

而非肉体的放纵,表达了对爱情和婚姻沉重的反思,给长期沉迷于淫乱生活的贵族以当头一棒,现代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和自由解放的爱情理念也在修道文学中催生了。

那么,在修道文学产生之前,欧洲贵族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修道文学又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爱情和婚姻观念的呢?

一、旧社会的淫乱和修道文学的批判

中世纪是介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和现代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现在的西方人谈起中世纪都觉得不寒而栗,因为中世纪是基督教绝对统治的时代,教会的权力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的行为都要受到教会的监督和管束。

所以欧洲后来爆发了启蒙运动,就像五四运动打出“打倒孔家店”的旗号,不分好坏,把中华传统文化统统消灭一样,启蒙者们也对中世纪的一切进行猛烈批判。但实际上,今天被我们认可的婚姻制度和信奉的爱情观念,都离不开中世纪的修道文学。

中世纪的确严厉地管控着人们的思想,却也给人们带来了贞洁的观念,因为中世纪修道文学反对淫乱和纵欲的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婚姻的看法,让人们超越肉欲,注重心灵的契合。

中世纪以前,婚姻制度只考虑男性,女性只被当作奴隶,是供男性支配和玩弄的对象,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古罗马时期,充满着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压迫,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可以被随意买卖。

一个男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意买女人来当作自己的消遣,这些女人甚至没有名分,连“妾”也算不上,男人玩腻了就可以随意抛弃,转手给下家。恩格斯说道:“只有到了中世纪,妇女才有了从未有过的受人尊重和自由的地位”。

正是因为男女之间的主人和奴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使妓院在那一时期呈爆发式的增长,人们公开售卖女性,而女性也在生活的压力下被迫成为娼妓,供男人玩弄。

基督教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一些教父如杰罗姆在颂扬修道生活和批判糜烂的社会生活的时候,都注意到了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基督教信仰纯洁的爱情,主张心灵的结合而非肉欲的放纵。

这相当于在黑暗的奴役女性的世界里开了一扇天窗,让众多女性看到了希望,也让男性开始醒悟。由此产生的修道文学对爱情和婚姻都有哪些反思呢?

二、从反思到建立现代婚姻制度

1、提倡禁欲主义,用心灵去感受爱情

中世纪之前的贵族,由于由优渥的生活,不需要进行劳作就能坐享富贵,他们便选择纵情声乐来作为日常生活的消遣,最初玩玩闹闹便可消磨时光,但他们不甘“平淡”,变着法来玩弄女性以消除寂寞,这些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可以看见他们的生活是如此混乱。

不过,由于贵族的圈子都是很小的,显赫的家族就那么几个,身为贵族的他们不屑于和平民交往,这就造成近亲结婚的泛滥。某一贵公子在宴会中看见一美女,两人瞬间对眼,坠入爱河,结果在一番云雨后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表妹,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竟成为一时风气。混乱的男女关系造成婚姻伦理的破坏,也对后代造成影响,结果社会被搞的乌烟瘴气。

为了整顿这一现象,基督教提出了禁欲主义。禁欲主义认为人的肉体欲望是有罪的,尤其是性欲使人堕落,是犯罪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禁欲主义表达了对之前纵欲生活的反叛,它用消极的方式来看待性行为,的确有效的缓解了社会的不良之风。

当时的一个教士的休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婚姻应该有男女双方自愿结合,而不应该处于权力的强迫和物质的诱惑,只要两个人都愿意,则没有发生肉体关系也能结合。这相比之前日耳曼时期,认为只有发生肉体关系才能结婚更为人性,也更加凸显爱情在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

《论童贞玛丽亚》一书中,他借助玛丽亚这个象征纯洁的神女来表达爱情的纯洁和至高无上,婚姻不应该受其他外界利益的驱使,而应该用心灵去感受爱情。

2、严格惩罚性犯罪,讴歌男女平等的婚姻

中世纪之前,女性作为买卖的物品,只属于贵族男性。一般的平民男性很难得到一个妻子,这就造成了社会危机,没有老婆的男性不惜犯下强奸罪和抢劫罪,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但在实行禁欲主义和一夫一妻制以来,贵族男人只能拥有一个妻子,使其他女性能够流入平民阶层,改善了之前的情况,一些地位低下的平民男性也能找到老婆,促进了社会稳定。

对于性犯罪者,教会基于严厉的处置。不仅女性通奸要被施予严酷的惩罚,即使是贵族男性,一旦出轨,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还会破坏他在贵族圈子里的名声。

教会不会因为性别、社会地位而区别对待,这就间接的提升了女性的地位,发现丈夫出轨后,女人可以保案惩罚丈夫。教会对婚姻不忠者和性犯罪者的惩罚,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效的降低了犯罪率和出轨率,维护了人们的家庭和谐。

《论童贞的玛丽亚》作为修道文学的代表,提出了一些和现在婚姻理念相距不大的先进的爱情理念。

比如:婚姻是男女之间的一份契约,夫妻双方都不能违背,丈夫要对妻子负有义务,不能随意抛弃妻子,就算妻子生病活不具备生育能力也是如此。这本作品看到了女性在传统婚姻制度中的弱势地位,给女性以深切的关心,讴歌了平等的婚姻制度。

3、规定明确的夫妻义务,为现代婚姻制度奠定基础

在现代人看来都非常先进的爱情婚姻观念,其实在修道文学中就有体现。早在现代婚姻制度确定之前,修道文学就对旧有的爱情观念和婚姻体制进行过反思,并用作品来表现对心中完美婚姻的追求。

一位中世纪修道士,名叫贝尔纳,他写过一部《雅歌》的讲道辞来宣传基督教,他写到了对男女爱情的理解。他说道:“我的良人,你美丽可爱,我们的床榻上洒满鲜花。”

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对爱情的理解:爱情是纯真的,爱不需要物质的加持和利益的诱惑,爱就是心动本身,爱与忠贞是婚姻的唯一追求。

在基督教的教义里,婚姻是上帝的旨意,应该以神圣的仪式和尊敬的心来看待。夫妻结婚,是对双方的承诺,而不是为了外表的美丽或满足自己的性欲。《马太条约》提到:“神作之合,人不得而离之”,要求人不能随意的取缔婚姻关系,这对之前人们轻浮的婚姻观念造成冲击,为现代婚姻制度奠定了基础。

教会也允许离婚和再婚,但都必须经过审查,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教会不会干预。但原则上仍推崇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修道文学作家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这一愿望。修道文学作家圣保罗在作品中提出,夫妻双方应是平等的个体,妻子不需要屈从于丈夫,但也得对丈夫贞洁。

夫妻双方互相拥有对方,其中不存在权力关系,在婚姻义务上,应该遵循彼此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履行。但另一方面,基督教的禁欲思想又把女性的肉身看作对男性犯罪的诱惑,因此女性是较为低贱的,教会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妻子有权要求丈夫忠贞,但也要服从丈夫的命令。

统而言之,基督教的婚姻观念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亦有贬低女性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今天被大多数人们接受和认可的一夫一妻制就脱胎于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规,是基督教及修道文学孕育了现代婚姻制度。

为了捍卫一夫一妻制,教会对纳妾的男人实行开除教籍的惩罚,中世纪教会高于国家,那我们现在来看,纳妾就开除国籍,算是十分严重了。到了8世纪,一夫一妻制在贵族社会已基本确立,后来全国上下都流行起来,纳妾、出轨现象得到极大的抑制,社会更加和谐。

三、结语

基督教在宣扬教义的过程中,把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撒播在世人心灵的田野,在对罗马和日耳曼时期纵欲之人的批判中让人们明白爱情的本真,修道文学对旧有婚姻制度的反思,最终结出了现代婚姻制度这样绚烂的果实。

参考文献:

《基督教研究》

《马太条约》

《论童贞的玛丽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k5KpHEBfwtFQPkdIl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