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老挝 (本篇文章的人均GDP全部都是已经换算成了2013年的美元价值所应该对应的数据)
这是一个与我国云南相邻的默默无闻的热带内陆国,面积达到23.6万平方千米,比河南面积要大,只是由于人口密度只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人口总量才不大,给我们小国的印象。虽然他也是计划经济国家,但由于属于越南系,名气远没有朝鲜大。
根据联合国统计司和IMF数据,1970年人口数量268万的老挝人均名义GDP42美元,人均实际GDP995美元,相当于2013年人均实际GDP排名181名的尼日尔水平,2013年人均实际GDP最低的中非为604美元,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挝当时的这个收入水平是很低的。
1971年到2013年这43年时间,人均实际GDP增长了369%(同期美国、英国、泰国人均实际GDP增速分别为116%、137%、478%),达到2013年4666美元(同年泰国为14136美元),人均实际GDP年增速3.66%。老挝经济起点低,平均经济增速应该快一些,但是老挝这段时间的人均经济增速却明显不如泰国,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老挝经济增速比较慢所致。那时苏联还没有解体,一部分学习苏联的国家还没有抛弃苏联模式,还没有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老挝是其中之一。
如果从1992年开始计算,1992年到2013年这22年时间人均实际GDP增长184%,年均4.86%,这比1971年到2013年这53年时间的跨度范围内的人均实际GDP增速大了1.2个百分点,这是老挝改革开放的成绩显示。如果想让对比效果更显著,我们可以计算1971年到1991年这21年时间的人均经济增速,这21年人均实际GDP增长了65.2%,年均2.42%,这个经济增速接近同期成熟发达国家经济增速,这意味着如果老挝不改变社会制度,其经济增速会一直如此,与成熟发达国家类似(同期美国、英国分别为2.06%、2.24%),就难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了。
2001年老挝人均名义GDP为308美元,2006年达到601美元,5年时间人均名义GDP增长95%,年均增速14.4%。2007年到2013年老挝人均名义GDP增长了148%,达到1594美元,年均增速13.9%,扣除美元贬值因素以后,依然大于同期人均实际GDP增速,这依然体现了这个道理,人均经济增速快于美国的国家,人均名义GDP增速大于人均实际GDP增速是普遍现象。
2013年人口数量达到678万,1971年到2013年这43年时间,增长152%,年均增长2.18%,这是同期世界人口较快增速水平,这是老挝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的体现。老挝人口增速还没有到明显下降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周期性人口增速变化,近几年的人口增速数据显示,老挝人口增速最高峰应该是1991年(同年人均实际GDP1644美元)的2.955%,2011年(同年人均实际GDP4146美元)人口增速已经下降到2%以内了,并且比高峰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的人口增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这可是不小的下降幅度。毫无疑问,老挝人口增速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逐渐下降。是富裕程度的提高带来了人口增速的下降,不是人口增速的下降带来了富裕程度的提高,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逻辑。
老挝2014年生育率为2.90,2010到2015年生育率预测中估值为3.05。人口增速近2%的老挝,生育率处于较高水平,属于正常现象。
越南系的计划经济国家由于土地没有来得及集体化或国有化运动,避免了类似苏联或柬埔寨曾经发生的大饥荒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