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父母,才能养出詹青云这样的孩子?

2019-12-10   爸妈精读

作者:萨妮儿(爸妈进化论主笔)

《奇葩说》第6季开播,詹青云彻底火了。

网上一时出现好多写她的文章,都说她借了100万去读书,寒门也能出贵子。

前几天,詹青云发了一则微博,拜托各位公众号,不要再营销她的“贫穷”了。

詹青云微博

我也喜欢詹青云,她的辩论逻辑性很强,措辞又很讲究。在第六集的舞台上,老奇葩都看腻了,新奇葩还不熟悉,有这样一个会打能打的詹青云,注定大放异彩。

詹青云的标志性开头,“来”

詹青云,90后,妥妥一枚斜杠青年。

2008年,詹青云以贵州省第五名的成绩拿到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全额奖学金,2013年,保送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硕博连读。

2015年,她放弃政治学的学习,转学法律,通过自己的努力,入学哈佛法学院。

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律师。

除了学业优秀,詹青云的辩论水平也是有目共睹。2015年,获得《精彩中国说》总冠军;2018年,获得华语辩论世界杯最佳辩手;连续两季参加《奇葩说》,是本季最有希望获得BBking的辩手;

不仅如此,詹青云爱好广泛,痴迷阅读,是一名资深球迷,多年支教,做志愿者,还开了一家青年旅舍……

看到优秀的詹青云,人们纷纷惊叹,“养女当如詹青云”。大家纷纷去寻找答案,怎样才能养出这样的孩子呢?

01不焦虑的父母,养出不焦虑的孩子

在学业上,詹青云自称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但她从来没把这当回事儿。

有位老师曾经骂她是笨猪,她很生气,在微博上痛批老师践踏了孩子的尊严。但那位说她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的老师,她并不在意,反而觉得很好笑。

被老师用歇后语批评了,还赶紧问同桌是什么意思,这么心大的孩子,心中得多有底气啊!

阿詹喜欢“歇后语”数学老师

只不过,阿詹一直疑惑,上学之前,她还是个“小神童”。因为爱听故事,爱看书,才四五岁的阿詹,四大名著中的故事信手拈来。现在,为什么自己也努力学习了,成绩一直不好呢?

这时候,阿詹的妈妈一点也不急。妈妈甚至对她说,“你不是成绩不好,只是还没到时候,妈妈能掐会算,都为你算过了。”

其实,妈妈把对詹青云的期望,隐藏在了一次次为她安排的转学里。

詹青云的成绩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就会转到新的学校,到了新学校,成绩又垫底了。

兜兜转转到了高中,经历了数次起落的詹青云,终于拿到了年级第一。

不焦虑的父母才能养出不焦虑的孩子。

詹青云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孩子成绩差,而给她压力,反倒一直鼓励她,为她塑造外部环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成长。

阿詹的父母很明智,他们并不“放养”女儿,有的放矢的培养女儿的能力。

詹青云爱看书,他们就放开手让她随便看,假期甚至把她放在书店一整天。

阿詹的妈妈是高中英语老师,从阿詹三四岁,妈妈就开始让她学英语。这些努力,都为阿詹后来的成绩提升提供了很大帮助。

最重要的,詹青云的父母是信任孩子的,他们相信女儿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的教育路线,不焦虑,是因为有底气。

詹青云的爸爸妈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施建农教授,历来主张要“信任孩子”。他曾在课堂上讲过女儿考砸了的趣事。

他的女儿考试回来心情低落,一问才知道,英语只考了五十几分,都没及格。

施教授不急不躁,反而拍手称赞,对女儿说,“哇,你已经很棒了,你知道么,爸爸当年英语才考三十几分,现在都当上了中科院的研究员。你已经考五十几了,以后应该可以做院士啦。

本来很自责的女儿,听完爸爸的话破涕为笑。她暗自努力,果然在下一次考试中,英语成绩大幅提升。

孩子的学习兴趣主要靠孩子的内驱力。

很多家长陪孩子学习,非打即骂,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而不自知,孩子成绩不好,却全都怪在孩子头上。

詹青云之所以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跟父母的信任和激励分不开,好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这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02给孩子快乐才是给孩子力量

詹青云是个快乐的人。

她在微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时候玩四驱车,阿詹和小伙伴们一起撅着屁股在地上做赛道,正巧被爸爸看见了。

一般的爸爸可能会说,“女孩子家家趴在地上玩,脏不脏!”

但阿詹的爸爸却回家把客厅拆了,沙发茶几全部卖掉,在客厅摆了个正儿八经四驱车赛道,放学了请所有小朋友到家里玩。

后来客厅干脆变成了家里的运动场,阿詹和爸爸一起滑滑板,打排球,甚至把顶灯都砸坏了……

来自阿詹微博

有这样实力陪玩的爸爸,阿詹怎会不快乐。

也难怪阿詹无论面对什么对手都能一一化解,就算遇到综艺咖傅首尔,她也随机应变,一键开启中年妇女“吵架”模式

阿詹秒变表情包

阿詹的标志性大笑也是可以治愈人心的。她还在微博放出儿时跟妈妈的合影,戏称“我太喜欢这张照片了,它充分证明,我之所以活成了一个表情包,完全因为遗传。”

詹青云收获全网盛赞,辩论实力自然不在话下,但更吸引人的,是她的开阔,她的放松,她的睿智,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就像李诞说的,辩手们说过什么论点你都不记得,唯一会记得的是这个人。

司汤达说,快乐是一种奢侈。若要品尝它,绝不可缺的条件是心无不安。

快乐,有直击人心的力量,拥有快乐能力的孩子,在布满荆棘的成长路上,才可以走得更远。

03没有不走弯路的孩子,家长的反应决定孩子的未来

儿时的詹青云不仅成绩差,还爱闯祸。

一天早上,阿詹没来得及吃饭,就带了一包饼干去教室。

刚走到门口,她就被教导主任逮住,罚了班级50分。

倒霉的詹青云被班主任痛批了两节课,骂得阿詹都怀疑人生了,真觉得自己是罪不可赦。

这还不够,老师又拿出终极武器,给她爸爸打电话。

阿詹爸爸在电话里不断给老师道歉,老师要求爸爸在电话里教育教育詹青云。

谁曾想,阿詹接过电话,爸爸就偷偷跟她说,“千万要装出被批评的样子”,然后安慰了她一番……

怕她想不开,爸爸中午偷偷跑到学校,请阿詹吃午饭。

得到理解的阿詹,觉得人生真的是可以逢凶化吉,因祸得福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错事该怎么应对,父母的反应就是教材。

好的父母,可以分清什么是错误,身体力行告诉孩子,做错事了该怎么面对。

不怕犯错,才能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詹青云遇到“神级”辩手陈铭,依然不慌不乱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提到女儿圆圆丢三落四的小毛病。

女儿的丢三落四,害得她总是要去学校送东西,也给她添过不少麻烦。

可是每次女儿犯了错,尹老师和丈夫非但没有惩罚指责,还说圆圆“像牛顿一样”。

原来,女儿小时候他们一起看过一个故事。牛顿因为过于专注,而忘记吃饭。他们就以此来形容女儿,“像牛顿一样”,又丢三落四了。

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隐含了对孩子的理解,孩子才更能接受意见,改进错误。

尹老师说,欣赏孩子不只赞赏他的优点,更体现在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那么他就会越来越像牛顿。

哪有孩子不做错事,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不断试错中成长起来的,做了错事不可怕,家长真的不用大动肝火。
家长真正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面对错误,重拾信心,让孩子有能量改正,继续走下去。

莎士比亚曾说,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

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好机会,父母千万不要让这个好机会,变成使孩子畏首畏尾的坏际遇。

詹青云是幸运的。

她有一对理解她,信任她的父母。

他们愿意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断,不在他人的眼光和评价中迷失;

他们愿意陪伴孩子,陪伴她疯玩打闹,孩子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最重要;

他们愿意支持孩子,支持她走出困境,让孩子知道错误通向的是成功。

她的爸爸妈妈,用实际行动,一直支持着她的爱好,她的梦想,她的选择。

有这样的父母,孩子一定是明媚向上的。

如果说,养女当如詹青云。那么,做爸妈,真应该多向詹青云的父母学习。

做无条件信任孩子的父母吧。

如果孩子能像詹青云,哪怕不是学业有成,他也一定会是快乐、积极的人。

他会有无穷的能量,支撑他,去实现属于他的梦想。

作者简介:萨妮儿,富书专栏作者;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二宝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中科院心理所硕士在读,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