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驹妈(爸妈进化论主笔)
“坏人是什么样子的?”
海口举办的一次未成年人保护主题讲座中,讲师这样问孩子们。
“留胡子的是坏人”“穿黑衣服的是坏人”“拿刀的是坏人”“凶巴巴的是坏人”……孩子们竞相举手回答。
孩子们的答案都是具体的,形象化的,这跟他们平时收到的信息是一致的,大灰狼就是坏人啊,跟大灰狼一样凶巴巴的一定是坏人;电影里的坏人都穿黑衣服带墨镜,那穿黑衣服的很有可能就是坏人哦。
前不久遇害的10岁的大连女孩淇淇,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那个小哥哥,其实是恶魔
美术班下课了,妈妈没来接我。
没关系,我可以自己走回家。
快到家了,遇到蔡哥哥,我们一起上过托管班,他就住在不远的地方。
他要我去他家里帮忙……
善良单纯的小姑娘,就这样羊入虎口。
只大四岁的小哥哥,身体发育已跟成年男子无异,他试图猥亵甚至强奸弱小的淇淇。淇淇奋力反抗,却被疯狂暴打,连捅数刀,并被拖入灌木丛掩埋,最终失血过多而亡。
花朵般美好的孩子,从此阴阳两隔。
孩子,如果你知道,叫小孩子帮忙,并跟他走的人,一定是坏人;
孩子,如果你知道,坚决不能跟他人单独进入车、房间等封闭空间,那个人,没准就是坏人;
孩子,如果你知道,坏人不一定是大灰狼,他就是你面前笑嘻嘻拦住你的蔡哥哥,那么你的爸爸妈妈,现在不会夜夜流泪痛哭,他们还可以看到你那灿烂的笑脸……
01
恶魔的恶,没有下限
10月26日,韩国SBS电视台《想知道真想》节目,冒着违反肖像权的风险,公开了一位罪犯的高清照片。80万韩国民众请愿阻止这个罪人出狱——他就是电影《素媛》的原型罪犯——赵斗淳。
2008年12月的一天,有17次犯罪前科,出狱不久的赵斗淳,在京畿道一教堂门前,遇到了前往学校参加文艺汇演的8岁小女孩娜英。
娜英被赵斗淳拖入教堂厕所,遭受了惨绝人寰的性侵与虐待。
被人发现时,小小的娜英浑身血肉模糊,重度昏迷。她的头部受到多次重击,脸部被咬掉一块肉。骨盆骨折,大部分肠道脱出体外坏死,性器官、肛门严重受伤。
小姑娘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非常严重的身体和精神创伤。
令人发指!人间恶魔!
以这起案件为原型,《素媛》用电影的手法,还原了令人恐怖的那一刻。
一个中年大叔,盯着一个撑着粉伞的小女孩,朝她走去。
但很快,女孩被同伴追上,大叔就停下了脚步。
结果,因为迟到,一个人急匆匆走在路上的素媛,成了大叔的猎物。
雨中,学校近在咫尺。
醉醺醺的大叔,浑身湿透,拦在素媛面前。
他说:“你的伞真漂亮啊。”
“能让叔叔也撑你的伞吗?”
话音落下,镜头中的素媛已躺在废旧的工棚里,浑身是血,奄奄一息。
这些善良的孩子们,一不留神,就被卷入恶魔的漩涡,再也爬不出来。
02
坏人,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国女童保护基金统计了每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幼童案件,近6年,性侵儿童案年均300起以上,意味着几乎每天都会有1例儿童性侵案发生。
2018年曝光的性侵幼童(18岁以下)案例317起,受害儿童超过750人。其中,熟人作案210起,占比66.25%。
数据结果,让父母们毛骨悚然。
或许,每个家长都曾告诉孩子,遇见坏人了怎么办,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真正的坏人,往往无法用肉眼去鉴别,他或许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我们却不得而知。
福建政和县,仅仅6个月大的女婴遭同村堂叔猥亵,下体破裂出血;
江苏淮安淮阴区,56岁学校职工孙某某多次强奸留守女生,导致14岁女生怀孕生子;
2017年,滴滴司机林某某,见9岁江某独自一人乘车,便心生歹意强行猥亵;
今年6月,江苏9岁女孩被妈妈的朋友带出游玩,被新城集团董事长王振华性侵,而这位阿姨则收取了1万元好处费。
这一桩桩,一宗宗的案例,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心都在滴血。
同村堂叔、学校职工、司机、甚至妈妈的朋友,这些心生歹念的人,让我们怎么提防?人面兽心,大人都无从判断,该怎样教孩子辨别?
03
分辨坏人,关键要看行为
1、坏人不能通过外表判断
第一季《爸爸去哪儿》中,爸爸们要扮演成陌生人。Cindy的爸爸田亮贴上假胡须,穿上警服,去跟Cindy“核实情况”。
“假警察”找到一个人在房间里的Cindy,跟她打听某个剧组里的工作人员,并给她看了照片,请她带路去找“坏人”。
开始时Cindy有些戒心,觉得这个警察有些奇怪,但可能因为周围有很多工作人员,觉得没事,最后还是跟着“假警察”走了。
揭穿身份的时候,田亮摘掉装扮,语重心长的告诉Cindy一个常识。警察是不能留胡须的。这句话当时引发了观众热议,关于怎样识别假警察也在网上传播开来。
比如,警察不能留胡须,不能留长发,警察的警服上是有警号的,我们可以跟110核实警员的身份等。
这些都是外貌上的显著特征,家长们多提醒孩子,就可能避免孩子上当受骗。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点,还可以让小朋友们知道,分辨好人还是坏人,是不能单靠外表判断的。
但这毕竟是冷门知识,作为父母都不一定知道。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教孩子怎么识别谁是坏人呢?
2、牢记“五警报”,识别“坏行为”
精神卫生医疗专家冯霞医生,在一次公益课堂上谈到这个问题。她认为,教给孩子怎样识别坏人是很难的,很多坏人都是披着羊皮的狼。而教给孩子识别“坏行为”就更加容易。
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ren机构,发布过一则教孩子防性侵的小动画,动画里先坦然的告诉孩子们,隐私部位是什么。
男孩子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女孩子的乳房、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这些部分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触碰的。
接着,帮孩子们设立五个安全警报,让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牢记。
父母要告诉孩子:
如果有人要看你的,或让你看他(她)的隐私部位,就触发了“视觉警报”;
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就触发了“言语警报”;
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她)的隐私部位,就触发了“触碰警报”;
如果有人要求你跟他单独在一起,就触发了“独处警报”;
如果有人拥抱亲吻你,就触发了“拥抱警报”。
当这些警报被触发,可能意味着有危险了,孩子们要尽快远离寻求帮助。
3、学习自我保护,不同年龄方法不同
儿童发展学家提醒家长,6岁以下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很大程度做好保护工作。可以通过小游戏,童谣,绘本等方法,帮助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知识。
关于儿童防性侵,安全教育专家王大伟教授编过一首小童谣,“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 这些小童谣,朗朗上口,父母可以多搜集,教给孩子,好理解又好记。
我们要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让你不舒服,一定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小朋友,不需要替别人保守秘密。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再给孩子假设一些情景,通过游戏,情景模拟一下,孩子们的记忆会更深刻。
最后,跟孩子一起列一个值得信任的清单,让孩子知道,哪些人是值得自己信任的,跟哪些人在一起,孩子是安全的。
我们带孩子来到人世间,一定会拼尽全力保护他们。但再严密的保护,也不如教给孩子自我保护,而识别坏人,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孩子们眼中,我们这个世界,一定洒满了阳光,只因他们天生是善良的,纯真的,毫无防备的。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告诉他们,这世界很美好,但阳光下也有阴影。阴影中可能藏着的邪恶,我们要远离它。
愿这世界对孩子们温柔以待,也愿天下的孩子,懂得更好的保护自己,身披铠甲,再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简介:驹妈,富书专栏作者,二宝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中科院心理所硕士在读;本文首发爸妈精读头条号,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