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两件事,虽然发生的悄无声息,但其实值得企业经营者关注,它再次影响了我的预期和营销上的调整。
我们长话短说。
02
第一件事是微信发了新规,在6月30日之后,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广告,特别是营销性质的广告,必须得通过腾讯的官方平台进行发布。
微信为了这事还特地做了个PPT。
简单点来说,无论是内容合作,还是商品带货,都要在官方平台上进行投放和接单,你不能私下里搞,得给我打个招呼,走我的渠道。
当然,平台也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包括5%的服务费,商品的话就是结算佣金的10%作为服务费。
这让我想到了什么呢?大家知道深圳在搞“统租”的安居微棠吧?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
微信过去一直没有对广告生态做强制要求,一方面是顾不上这三瓜两枣,另一方面是张小龙的无为而治,让用户自发地丰富内容生态。
但是,现在地主的余粮也不够啦,裁判也下场当起了最大的“中间商”赚钱,有点类似要砍掉中间环节,让广告主和流量主在平台自助对接,这必然会让很多媒介的资源价值大大缩水。
这年头,非官方的中间商,没有内容的营销号都不会吃香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事实上,随着微信亲自下场,已经有很多人干不下去了。
当然,这也意味着微信会进一步开展和规范商业化,公众号和视频号的营销价值会被整合在一起。
特别是那些垂直领域的细分账号,还记得我们学员的故事吗?
我们江苏做环保工程的业总,用850元的行业公众号投放,换来了后续2300万的订单。
品效合一,也就是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的协同,能够在平台主导下被直观的衡量出来,这是值得我们企业关注的地方。
03
第二件事还是跟腾讯有关。
那就是企业微信的私域社群要收费了,一个私域粉丝,一年收费不多,1毛钱。
当然,如果你以后不需要再增加新的粉丝了,只运营已经有的,那就不需要额外付钱。
但很显然,像我们这类长期在用企业微信的企业,必然是短时间内很难脱离的。
因为沉没成本和转化成本足够大,过去的社群都搭建在企业微信上,未来的线上服务也需要用到企业微信,惯性使然,只能老老实实向腾讯付钱。
单纯从这两件事的收益上来看,大如腾讯这样的企业,现在把“利润和收益”看的非常重,原来没去动的领域今天也在做商业化的变现。
从腾讯的动作来看,他们可能判断未来整体经济的恢复速度不会太快,现在仍然要多打粮食,广积粮,缓称王;
另一方面,就是互联网行业的创新不太容易找了,基本上该有的应用都有了,大家都在卷,都很急。
其他的大方向,比如“脱实向虚”的产业互联网和“AI大模型“,不仅急不来,还得花重金一个个把场景和服务落地。
这都得花钱呐。
所以,我们不妨对未来的计划更悲观一点,执行要更乐观一些。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我们企业的影响了。
04
企业微信一收费,就马上会倒逼我们的企业开始思考。
因为很多时候,不收费,你是不会去想那么多的,谁都能用就等于没有门槛,但我们今天必须想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私域社群,到底有没有在产出价值?
第二、收费之后,我加的每个粉丝,值得我去付费吗?如果值得,我要怎么去服务这些用户,他们会满意?我怎么把投入的钱赚回来?
这些问题在不收费的时候,我们很多企业压根不会去想,因为没成本可言,我什么活动都能用上它,反正贴个二维码,用户就收进去了。
但问题是收进去之后呢?
基本上就成了个数字躺在那里,粉丝逐渐就变成僵尸粉了。
现在收费了,我们就得想,用企业微信做私域社群的意义到底在哪?
是为了加的人多吗?
数量多没意义,甚至数量越多,你投入的成本就越大,所以一定是为了成交转化。
做私域的核心就是提升粉丝粘性,让他们活跃起来,关注和深入了解我们,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买单。
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在明确的成本考量下,1个粉丝等于1毛钱,以后做私域,我们就必须计算投入产出比,计算你的ROI合不合理,有没有价值!
你不去考量这些隐性的成本,腾讯就会来考核你,找你要钱。
讲到这,我突然有种给腾讯打工的感觉,它就跟我们企业的房东一样,提醒我每年该交多少钱,涨多少价。
这是我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05
第二个问题其实也顺其自然。
收费之后,我加的每个粉丝,值得我去付费吗?
这个问题是肯定的,用户要加你,表示对你有兴趣了,你难道还能往外推?说先V我1毛?
这个成本必须得承担,但是我们得注意场景了,不是你搞促销优惠,送鸡蛋,送小礼品就要把用户拉进来,一定得是你的目标人群和潜在用户,你得精心选择,精心设计。
所以,用户画像这个事很重要,而且现在就得做。
重点还在后面,人来了,我要怎么去服务好这些用户,他们会满意?我怎么把投入的钱更多赚回来?
这实际上就是考验企业的用户运营了。
我看过很多用户运营,就光在群里跟用户聊聊天,因为确实私域没成本,企业就保证一下活跃度,更直白点说,请了个陪聊的,也不知道怎么用,怎么定目标,你就跟用户聊着吧。
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我们是企业微信的使用者,你必须要把它当作你营销当中的一个解题思路,一个闭环方案。
你花钱了,你就得用起来,而且要用出高度,用出花样来。
企业的研发产品要做市场调研吧,新品上市要做宣传推广吧,上市之后要收集用户反馈吧?这些就要通过私域社群去解决。
你用视频号发视频、做直播,跟公众号做联动,你就要把私域用起来,让企业微信成为公私联动的纽带,让公域流量沉淀进来。
如果你还有线下门店,那你还要去借助社群引流到店,再不济你也要把它当作跟用户深入交流的精准、低成本的沟通渠道。
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让你跟用户更近一点,更密切一点的私人空间,顺便把用户需求,想要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他。
讲到这,我们也确实会发现,有些问题真的是收费了,才会让你去思考怎么样打造闭环。
所以,腾讯在这两件事上的变动,也应了两句话:
第一、时代在不断变化,周期也在更替,你必须得找到你持续存活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第二,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唉,感谢腾讯让我交钱的付费提醒了。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