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侯度圣火广场, 用当代设计诠释天人合一

2022-06-08     《艺术与设计》杂志

原标题:西侯度圣火广场, 用当代设计诠释天人合一

在中国,跟体育有关的建筑有很多,但西侯度遗址 的圣火广场公园可以说是最特别的一个。西侯度 遗址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山西省芮城县风陵 渡镇,北望中条山,南望华山,西临黄河,是世界上 最重要的史前人类活动考古点之一。西侯度遗址 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由此可见黄河中游古人类 的生存状态,是中国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之一,也 是人类第一把火燃起的地方。2020年,意大利权 威设计杂志《THE PLAN》也将此地评为2020年度 设计景观类别大奖,1个月后,法国《人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刊登了山西芮城县西侯度遗址最新 测年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判定该遗址同位素年 龄为距今约243万年,早于西方普遍认为的人类从 非洲“走出”的时间。两项国际权威的认定,更为 此地增添了神圣的色彩。

西侯度古人类遗址,2019二青会圣火采集点

2019年,山西省承办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要求通 过改 造西侯 度“人疙瘩岭”上已有的圣火 广 场以举办“二青 会”圣 火采 集仪 式,改 造 方案由 URBANUS都市实践团队设计。对于设计师来说, 圣火广场的设计挑战是不能拆除现有的取火台、 点火台及广场等设施。解决方案是用大地景观的 手法把圣火广场和周边环境整合为一体,形成一 个神奇的、灵性的、哲理的场所,用当代设计在这 个独特地段上重新解释天人合一。

极短的工期和恶劣的严寒条件倒逼出设计团队在 仿本地生土的GRC材料的创意性运用,材料上以 当地黄土为对标样本,采用宝贵石艺的仿土装饰 混凝土,协调了文物本体与环境的自然关系。

傍晚从洞口看洞内的声音装置

参观从原文物陈列馆开始,拾级来到半山腰的山 顶体验展示厅,通过深长的山洞将观众从现代场 景中脱离出来,带入到原始质朴的境界。原取火台结构保留,外观重新设计,并被包裹在山洞中,用 光营造出洞里神秘的氛围。

“火的发现”是开天辟地的人类文明宣言,鬼斧神 工的“一线天”剖切,意喻着人类做为盗火者与动 物的彻底脱离。通过推算太阳高度角与建筑的轴 线角度,使得“二青会”圣火采集中取到圣火的时 刻,太阳光角度与“一线天”正好重合。

山顶体验展示厅声音装置

火使人类从露天进入穴居,声音也从呼喊变为细 语和絮语。以埙为原型设计声音装置,让音腔打通 洞穴内外,声场连接天空与大地,成为人们诉说的 场所与容器。

“火的礼仪”广场上的看台利用了从原圣火广场 拆除的大块砂岩,借用周围地形特征,围绕原红色 点火台,形成了观看周边景色的层层观景台。这里也是“岳渎相望(‘岳’指华山,‘渎’指黄河)”的 最佳观看点。

一线天夜景

本工程还治理了在2016年工程的建筑垃圾堆砌 场,用沟壑的形式最小限度地投入工程量,既恢复 了自然景观,又形成了一个迷宫般的路径,象征着 在人类在“火的驯服”史上文明的艰难旅程。这里 将是未来的开放的露天博物馆。北侧巷道的端头 自然形成五个挑台,眺望壮观的黄土高原,体会粗 犷的考古场地,欣赏美丽的花椒树林。

山顶体验展示厅一线天

重新设计的圣火广场质朴自然,充满神秘,把参观 者带入到原始情景中,体验黄河最壮阔的一段风 景,以及中国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段考古圣地。同 时,作为“二青会”的圣火采集地,在我国当代体 育史上留下了值得记忆的一页。(编辑:九月)

文 Article / 九月 September、都市实践 URBANUS

图 Pictures / 曹百强 Cao Baiqiang、曾天培 Zeng Tianpei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a1a447b3373fc9ef09c328a1c2535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