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 | 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贰捌零号剧团首部作品《特洛伊女人》云端首演

2022-05-16     有染

原标题:真好 | 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贰捌零号剧团首部作品《特洛伊女人》云端首演

十余家平台同步直播

各平台累计观看人数超 15万人次

7万+点赞

5月14日晚, 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 贰捌零号剧团演绎的古希腊经典共生剧场 《特洛伊女人》全国首演精彩呈现。

作为贰捌零号剧团的首部作品,该剧在特殊时期尝试“云端直播”的观演模式,实现了戏剧展演形式的探索性突破。

《特洛伊女人》由国家一级导演 王晓鹰担任艺术指导,青年导演 张一丹改编,集聚国内优秀主创团队,历经 5 个月打磨完成。该剧原著为“剧场里的哲学家”——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 欧里庇得斯,经由 罗念生翻译。

此次改编版本以特洛伊城邦中三位性格鲜明、极具典型性的女性视角,控诉了战争和人性弱点。

LOOK

ONE.A

两千多年的“当代”跨越

经典改编再现共通的人性力量

“不要去希腊!不要把海伦带回来!不要把木马拖进城!”

卡珊德拉的三声呐喊,撕破了沉寂在黑暗中的平静,穿透两千四百多年的古希腊远古回声由此传来。

悲痛却坚毅的城邦王后赫卡柏,疯狂又清醒的女祭司卡珊德拉,痴爱且倔强的王妃安德洛玛刻,演员们以各自鲜活的性格、丰盈的情绪、矛盾的情感,将战争之下三人各不相同的命运冲突、联结共通的人性力量表达到了极致。

《特洛伊女人》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现实主义剧作,它的 主旨并不仅仅是批判战争,更深藏着生命、自由、正义、人性等亟需思考与审视的多层次矛盾

这些矛盾跨越了时间与地域,在贯穿2000多年的时空中,衔接了剧作家创作时的那个“当代”和演出的这个“当代”以及身处当代的我们。

导演张一丹表示, 欧里庇得斯的创作情怀和创作初衷令人崇敬,该剧原著多达2万余字,是欧里庇得斯创造性地用女性视角讲述古希腊诗歌的经典剧目 。

改编过程中,导演深谙原著精髓,以“ ”为关注点,聚焦人类精神情感,放大人性光辉,进而挖掘出刚柔并济的女性力量,深刻诠释了这部古希腊经典作品“接通当代”的现实意义。其中的冲突与张力,给予了观众们耳目一新的震撼感受。

LOOK

TWO.B

两种文明的“中希”契合

沉浸式共生剧场创新美学腔调

这是远古与现代既继承又颠覆的碰撞,是中国和古希腊两个文明古国的契合。

文化雅韵与抗争狂欢的当代性,文明差异巧妙融合的整体性,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洛伊女人》借鉴融入中国古老传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象征写意的中国传统意境巧妙中和了古希腊戏剧庞大繁复的内容。

多媒体影像与极简白布,机械化灯光与质朴油灯,在古典和现代之间达成平衡。

大堂鼓和筚篥声声入耳,两种承载中国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乐器,创造性地编织成了散板音乐式的命运交响。

服装秉承古希腊戏剧简约典雅的风格,大面积的白色饰有手绘图腾,包裹着女性柔软的身体,通过现代新意肢体元素表达情绪,充分展现了女性亦柔亦刚的坚韧力量。

艺术指导王晓鹰提出:“ 跨文化戏剧,其真正意义不在于‘跨’,而在于‘合’。”

《特洛伊女人》在美学腔调的探索上,实现了两种文明在不同时代的交融共生。

LOOK

THREE.C

从无到有,从0到1

公益“云”首演打破剧场“墙”约束

流沙回转,残垣复原,日光鸟鸣,所见盈彩。

《特洛伊女人》以“ 倒带的温柔”收尾,前后强烈反差直击观众内心柔软。大家在评论区纷纷表示:

“听到了吗?我正在屏幕前鼓掌!”“震撼到一时语塞,等我写repo!”“看完线上更想看线下了!”“首演竟然免费直播,你们要不要这么用心...”

这是一次从无到有的突破,也是一场从0到1的考验。

全新厂牌、首部作品、云上首演... 贰捌零号剧团与《特洛伊女人》,发生了太多意想不到的奇妙反应,也遇见了诸多不可预见的强劲挑战。

作为杭州话剧艺术中心的新生品牌,贰捌零号剧团致力于以创新、青春、兼容的态度打造戏剧艺术新势力。

当前特殊时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补给,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与贰捌零号剧团坚持公益“云”首演,打破剧场“墙”约束,积极探索云端平台的无限可能,果敢打破戏剧观演的时空桎梏

话剧《特洛伊女人》发生在时隔两千多年前的英雄时代,我们亦正处于这样一个全民抗疫的英雄时代。

正如该剧托古喻今的现实意义是对“ 当下”的审视与反思,是闪耀着的人性光辉,是绝处逢生,是抗衡命运,是人文关怀,是美好愿景。

以“艺”抗疫,也是我们所做出的、符合这个时代的回应: 抗争当下困境,诠释人性力量,创造艺术可能,传递爱与希望

-剧终-

大家最近有看什么线上演出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内容为友推

图文由剧组提供

经灵魂编辑部整合

摄影 刘璇艺、杨云伟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众人谈·戏剧在特殊时期的策略 | 线上和现场,挑战或机会

致2022年 | 在“前行”的时代,遇见最好的一代人

评·王翀导《等待戈多》 | 等待之后的思考,大于作品本身

众人谈·戏剧在特殊时期的策略 | 线上和现场,挑战或机会

观点·郑新文 | 在“新常态”下演艺机构应该提供什么产品/体验?

众人谈·进剧场 | 今年开春,你买的第一张演出票还记得吗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林怀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蒋瑞征 | 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 冯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倾城之恋》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 进念二十面体

上话·新文本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65cec87f8782806c046f466c2e13d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