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的“未来之城”

2022-05-26     《艺术与设计》杂志

原标题:荒原上的“未来之城”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的热带草原,是1956年至1960年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这里不见古迹遗址,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充满 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城市蜚声世界,成为20世纪落成的都市中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称号的项目。

不同于其他自然生长的城市,巴西利亚是一个完全参照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原则设计和建造的“未来之城”,是诸多设计师思维与设想的结晶,有着现代主义城市和建筑的极致形态。卢西奥·科斯塔(Lucio Costa)负责城市规划设计,奥斯卡·尼梅耶(Oscar Niemeyer)负责现代建筑设计,罗伯特·布雷·马克思(Roberto Burle Marx)负责公共区域的景观设计,三位巴西设计行业的巨头聚首, 为巴西利亚创造了众多奇观。

极富象征性的总体布局

早在迁都巴西利亚之前,巴西政府曾在全国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设计比赛,卢西奥·科斯塔的 作品被高度认可并采用。卢西奥·科斯塔从十字架获得灵感 ,“ 十字 ” 符合巴西利亚的地形 , 他把其中一条变成弯弯的弧线,让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犹如一架即将起航的飞机,象征寓意不言而喻。

奥斯卡尼迈耶国际文化中心 (Centro Cultural Internacional Oscar Niemeyer)

巴西利亚的城市功能同样经过合理的组织与规划, 城市中一切元素均与整体设计相吻合,具有极强的 创新精神和丰富想象力。和谐的纪念性建筑群使城 市整齐对称且远景美观。在宽阔的广场区域内,摩天大楼高耸的方形楼体在圆滑表面的平衡下创造出一幅和谐的城市画面,成为巴西新首都的典型象征。

从整体规划来看,巴西利亚分为新区(市区)、旧区和工人住宅区三部分。新区像一架机头向东、有后掠翼的喷气式飞机,机头部位有三权广场、议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这是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前舱位置是17座政府各部办公大楼,以统一 建筑风格沿干线公路两侧而立。机身由EXAO车站大道和绿地组成,左右两边为南北机翼,由商业区和住宅区组成,宽阔的车站大道又把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市中所有街道没有名字,只用3个字母和3 个数字来区分 ,如SQS307 ,前面2个字母是地区简称 ,最后1个字母指南北方向,极具个性 。

路易斯·卡洛斯·普雷斯特斯纪念碑 (Luís Carlos Prestes monument)

老区建筑以普拉纳尔迪纳历史中心最负盛名,是联邦区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群。9座保 存完好的庄园中,庄园索乌拉迪诺始是最大,最典型的地方建筑。巴兹兰迪亚历史中心也是老区内 的著名建筑。

工人住宅区是创建新都时为建筑工人临时搭建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木屋,保留至今。巴西利亚著名 的自然景观或位于市区,或与老区毗邻,或地点 偏僻人迹罕至。

作为城市设计史上的里程碑,巴西利亚是真正建立在绿地上的首都,其规划设计体现了人类精神 和智慧的伟大创造力。整座城市到处生机盎然, 井井有条,逐渐孕育出独特的城市气质和人文内涵。

年轻的“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鸟瞰巴西利亚中轴线实景

世界上很少有城市像巴西利亚这样令建筑爱好者着迷。巴西利亚最有特色的建筑当属总统官邸、 国会、外交部、大教堂等,都出自奥斯卡·尼梅耶之手。每座建筑物均呈对称布局,体现了城市和谐的 设计思想,其中政府建筑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故 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美称。

总统官邸是巴西利亚第一栋建成建筑。外部柱廊无疑是整座建筑的焦点,曲线形态的大理石柱子序列创造了一个深邃和轻盈的保护外壳。从室外看,轻而纯粹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与其在建筑前面的水面和游泳池的倒影,宛如一座古典神庙,充满纪念性的同时又极具机械美学感。从室内往外看,曲线轮廓成为室外风景的画框,极富 艺术性。

巴西三权广场(Square of the Three Powers)

在巴西利亚行政轴的东部尽端是代表着立法权的国家议会、代表着司法权的联邦高等法院和代表 着行政权的总统府环绕着倒梯形空间构成的三权广场,三栋各自独立的建筑象征着民主体制的三权分立制度,这里就是整个巴西国家的政治核心。

在巴西利亚建筑设计中,尼迈耶的古典主义和纪念性建筑语言达到了最高程度,其中又以国家议会为最。国家议会主要由一对竖向板块和一个水平板块构成。从下沉空间中沿中轴线升起的一个 巨大台阶直通水平平台,创造出一种崇高的上升 感。水平板块后面的两个垂直板块是主要办公空 间所在,中间以架空天桥相连形成一个H形,寓意“ 以人为本 ” 和 “ 人类主宰世界 ”。

巴西利亚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Library of Brasília)

外交部建筑被认为是巴西利亚建筑群中最精彩的设计之一。建筑柱廊的柱子没有采用白色涂料或大理石包裹,而是暴露混凝土原有肌理。内部玻璃盒子低于混凝土外壳,中间的空隙布置有屋顶花园。建筑位于水池中间,通过长长坡道与外界相 连。联邦司法和公共安全部建筑的基本构成与外 交部建筑十分类似,雕塑性极强的立面处理方法让这座建筑显得尤为独特。

巴西利亚大教堂是行政区内视觉上最有趣的一栋建筑。奥斯卡·尼迈耶突破了很多传统教堂的原则,创造出神秘而梦幻的空间。教堂内部立柱间全部使用彩绘玻璃,空间宽敞,光线明亮,也与传统 的欧洲式教堂风格迥异,具有十足的现代派韵味,被公认为巴西的象征。

在巴西利亚大学科技中心学院建筑设计中,尼迈 耶以无比的智慧将所有的研究和学习功能全部放 入一个由预制混凝土建造的看上去没有尽头的蛇形空间中。两个体量之间是一个中心花园,沿着花 园两侧有高大柱廊,极具纪念性观感。

大都会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显然,巴西利亚没有一般城市所具有的红瓦屋顶, 也没有代表不同时代的具有厚重历史感的建筑, 更没有用各种色彩构成的浮华印象,它是一座冷色调的有着全新设计理念的现代化都市,更是最 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从落成至今,五十多年转瞬已逝,这座从荒原中拔地而起的新都,始终在努力以“未来城市开创者”身份展现独特的一面 ,谱写独特的城市文化 。

文 Article / 张玲玲 Zhang Ling Ling

图 Pictures / 本刊编辑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fc92170c672377adef369c3f3c9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