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姓卡拉马佐夫。因为我要掉进深渊里去的话,干脆头朝下,脚朝上,痛痛快快地掉下去,甚至于正因为用这种屈辱的姿势掉下去,我还会自鸣得意,认为这很美。而且正是在这种耻辱中我还会突然唱起《欢乐颂》。就算我应该受到诅咒,就算我下流而又卑鄙吧,但是也让我亲吻一下我的上帝所穿的衣饰的下摆吧;就算我同时也紧跟着魔鬼,但是,主啊,我毕竟也是你的儿子呀,我爱你,并且感到欢乐,没有这欢乐,世界便不能存在,同时也不成其为世界了。”
“因为上帝给我猜的只是一些哑谜。这里,两岸可以合拢,这里,所有的矛盾可以同时并存。……你尽量去猜吧!但愿你能出淤泥而不染。”
“理智上认为可耻,可是心里面却常常认为它很美。所多玛城 (圣经中的罪恶之城)里有美?请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美就在所多玛城。”
——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藏仲伦译
该服从于现实的污浊法则,接受这个世界上就是有罪且无耻的人总是生活得更好吗?合理的世界是否值得相信其存在,神又何如,实然和应然之间的缝隙如何跨越,一个人内心向着真理和身体臣服于罪恶,这一切是否可以共存?
一个世纪过去,现实中每每遇到相似的困境,总会重新意识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品早已提出了这些问题,他对矛盾的表达和丰富的人物内心描摹, 是超越了时代局限的;在一个世纪后也仍有层出不穷的艺术加工及改编一次又一次赋予 《卡拉马佐夫兄弟》新的色彩。
“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
路加福音 11:27
伴随着神圣又惊悚的路加福音男声重唱,舞台正中的费尧尔多如同被什么人步步紧逼一般,神色惊恐地慢慢后退。然而没有几步后退的空间,挣扎也是白费工夫,费尧多尔少顷便成了停尸台上的一具尸体。
这便是韩国原创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开头。
作为对一部长篇巨制小说的改编,音乐剧版本省略了第一部中复杂的剧情铺陈,为最核心的人物内心挣扎让步,剧情直接从父亲老费尧多尔的横死切入,而兄弟之间本就存在的矛盾和猜忌也从这一刻开始无从遁形。
角色设置上,不同于俄语版对格露莘卡及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角色的保留,韩版仅保留了暴风的中心: 即父亲费尧多尔、长子德米特里、次子伊万、小儿子阿辽沙及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
这样的编排,对于没有阅读过原著的观众来说也许难以一窥故事的全貌,但恰恰给了观众以新的视角和思路理解卡拉马佐夫家族的故事。
韩国原创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孵化始于 2016的一档综艺,历经了两次showcase的打磨和检验后,终于在 2018年2月第一次登上剧场的舞台,首演开始便备受关注,三轮开票更是冲上预售一位,因其原作本身涵盖的深刻话题和舞台呈现效果的冲击力引起了讨论。
凭借着首演延续的人气, 韩国原创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于20~21年进行了多轮再演, 20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之际更是在 Naver公演平台进行了线上演出,收获广泛好评。
优美流畅的现场钢琴伴奏,教会色彩浓烈、风格独树一帜的编曲,简洁清晰、立场分明的舞台分割,100分钟的演出时间内近20首高能量歌曲的演唱……这些足以说明 韩国原创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好评不是空穴来风。特别是在乐曲的编写部分,熟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读者也许知道,前苏联文学评论家巴赫金曾评价陀氏的长篇小说具有音乐中“复调”一般的特点,而原著中这种人物间对话式的价值观碰撞的描写,回归到音乐作品中时,更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例如,伊万和阿辽沙就神的存在而争论的《你相信什么》,而四兄弟和父亲的鬼魂围绕着停尸台互相猜忌指责的《一派胡言》更是在多声部的重唱中将剧情推向了最顶峰。值得留意的是,《一派胡言》中由谁向谁陈词、又由谁高唱“一派胡言”均有巧妙的安排,可以说是对小说音乐性近乎完美的表达。
不得不承认的是,韩国原创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在音乐剧市场上的成功, 除了离不开对原著中精彩核心的改编,也与对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元素的精准把握不无关系。
特别是在四兄弟的服化设计上,风流硬朗的军官服、属于怀疑且阴郁的大学生的金属边眼镜、教堂修士的黑色长袍和十字架,以及斯乜尔加科夫兼具疯癫和纯真的外形设计,使人物在灵魂的表达之上也兼具男性角色的吸引力,与歌曲一起,打造了视听的双丰收。
中文版海报
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即将于6月登陆上海大剧院,这一次,他们的内心风暴又将如何吹起,心里盼望着正直,却又沉沦于罪恶之美的人如何相互拉扯,且看吧。
-剧终-
孙季如
well now they know
本文落笔于
落笔于2022年3月
除海报外,配图为剧照
经授权使用
文中译名参考荣如德译本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评·史晶歆和《形行·春刹》 | 从身体到“人”
评·“跃动她影在西岸”|一次女性议题下的中法舞蹈创作聚焦
评·《公众》和《群像》 | 段妮在“西岸”完成的“第一次”
众人谈·戏剧在特殊时期的策略 | 线上和现场,挑战或机会
致2022年 | 在“前行”的时代,遇见最好的一代人
评·上话版《红楼梦》 | 清风舞台上,隔与远的梦
评·舞台剧《倾城之恋》 | 看戏,还是“看戏”?
评·进念二十面体·《魅》 | 钢琴与说书,如幻似真的魔法
评·进念·二十面体《建筑城市》 | 好的实验,是在挑战观演体验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 林怀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蒋瑞征 | 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 冯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 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倾城之恋》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 进念二十面体
上话·新文本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