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业绩翻倍增长,日联科技如何一步步走到上市?

2023-04-01   单仁行

原标题:打破国外垄断,业绩翻倍增长,日联科技如何一步步走到上市?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自从三年疫情过去,我一直都在从我们身边的企业,我们学员当中寻找一些优秀企业的代表,希望从他们身上找到渡过危机,实现增长的秘诀。

在昨天,我接到了一份特别的邀请,来自无锡日联科技董事长刘骏博士的邀请,参加了他们在上交所科创板的上市仪式。

在上海,我见证了日联科技蜕变为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也看到了老同学刘骏博士完成了一个大目标,心里也特别开心。

从2014年日联科技走到我们身边以来,9年时间,他们的业绩从当初的4千万上下,逐步增长到了近5亿,成长为一家打破国外垄断,攻克卡脖子难关,填补国内空白的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

今天更是完成了科创板上市的里程碑,远超同行的152元发行价,当天结束上涨27%,当真是应了那句:前途无量。

那么,这位我们身边的企业,日联科技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呢?希望我和刘骏博士的探讨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02

想要让产品卖好,先要让产品好卖

每一次去到无锡讲课,我都会专门抽出时间去到日联科技看看他们的发展情况。

不是因为他们做的有多大,而是因为两点,日联科技独特的定位和创始人的发心。

日联科技在创立之初,选择了一个门槛极高,难度极大的赛道,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领域。

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在2014年他们来到单仁牛商学习的时候,我们专门做了了解。

形象点来说,像我们一些高端消费电子产品、集成电路、通讯模块、汽车这些产品在下线之前都要经过质量检测,这就要用到工业X射线。

越是高精尖的产品就越需要纳米级、微米级的检测精度,还要与客户的MES系统相连,把数据实时反馈给前端工艺,保障下游客户的产品品质。

所以,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可以应用的领域实际上并不少,但它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高科技行业,涉及到原子物理学、真空物理学、材料学、电磁学、热力学,研发难度大不说,技术壁垒被国外企业垒的很高。

日本的滨松光子,美国的赛默飞世尔基本上垄断了这个行业,国内的相关企业想买只能靠高价进口,想研发又划不来。

所以,日联科技选择了一个应用前景广大,但难度又非常高的领域。

我跟刘骏博士说,想要在这样的市场上打开一片空间,一方面要考验企业敢不敢于持续的研发投入,把每一次赚来的钱都重复投入,甚至是砸锅卖铁都要攻克技术难关;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理论和应用场景结合,把单个检测产品整合为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

刘骏博士也认同我的看法,他不仅是一位技术出身的专家,同时,也确实有这么一股发心,是为了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让行业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赚钱。

如果只是为了赚钱,这样的生意人天花板不会有多高,也很难在科研领域多久。

所以,我每一次去到日联科技,都能看到他们的成长,从基础科学的研发,拓展到软件和应用的研发;从产品到技术和应用兼顾的解决方案。

刘骏博士还告诉我,他们利用之前积累的大数据,研发了一套人工智能模型,用神经网络架构不断训练算法,让AI自动从复杂图像中识别出目标,标记出位置和类别,对缺陷种类、关键尺寸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智能检测。

我经常会在课上跟大家说,不要想着把营销当成解决企业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想要让产品卖好,先让产品好卖。

怎么让产品好卖?

日联科技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

第一、选择一条长长的坡,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雪,虽然它一开始很难走,但每一次科研技术的突破和场景应用的结合,都会给你盖上一层雪,让你走的稳。

难走的路坚持下去,走到后面就越容易。

第二、创始人要有发心,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拘泥于眼下的利润,这是格局,也是一种长期主义。

03

寻找应用场景,切入高增长的行业

当然,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对我们大部分中小企业,包括日联科技来说,在创业期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叫机会成长阶段。

从企业成长本质上讲,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机会,企业的发展都是因机会而生,因失去机会而死。

企业发展有两大机会:第一、产业发展机会,企业发现并抓住产业发展的需求;

第二、营销机会,企业因为提前掌握营销手段,得以快速发展。

在产品做的足够好之后,企业就需要谨慎挖掘产业需求,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

对日联科技来说,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可以应用的领域很广,但并不是每个领域都适合企业去深耕,比如说大的领域已经有了强劲的对手,太小的领域又做不出来,也效率不高。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企业对于行业应用的选择能力。

我曾经跟大家讲过,商业成功的公式是:努力+能力+高增长行业时机点的进入。

前两者是企业的基础能力,但后者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

日联科技在传统领域之外,特地去布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电池和一体化压铸成型车架的检测。

大家都知道,过去这三年,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带动了一大批行业,日联科技就在其中。

他们专门根据下游客户的电池厚度、识别缺陷、检测效率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在线式的技术路线,方便去做定制化开发。

加上本身的技术实力,他们与宁德时代、比亚迪锂电池、欣旺达、亿纬锂能这些知名企业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宁德时代,还对他们进行了注资,成了股东之一。

在最近三年里,日联科技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52.39%,2019年营收还只有1个亿,2022年的营收就已经接近了5亿。

一路看下来,从2014年日联科技走到我们身边,他们立足于技术实力,在一个合适时机点,进入了高增长行业,搞定了行业头部大客户;同时,在全网布局大搜、短视频、爱采购、信息流,借助于有效的营销渠道,也把生意做到了国外。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把握产业发展机会和营销机会,这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前提。

04

企业需要政策,好风需要借力

当然,刘骏博士也告诉我,日联科技能走到今天,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在工信部牵头印发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里,国家把高端检测仪器的发展列为基础创新的重点方向,特别是把微焦点X射线源列为国家核心技术的战略前沿地位。

作为在这个领域做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企业,日联科技能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也自然得到了政策支持。

刘骏博士告诉我,今天日联在科创板上市,就是为了抓住契机,借助政策东风,迅速扩大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规模,以超预期的业绩,争取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优异的表现。

今天对很多企业来说,政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不管是专精特新,还是小巨人企业,你顺着政策的风向走,才有可能走得快,走的稳。

好风凭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