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涯和尚在博多寺任住持时,学僧甚多,僧徒中有一名叫湛元的弟子。城里花街柳巷很多,湛元时常偷偷地爬过院墙,到红街去游乐。
后来,这事连老师仙涯和尚也知道了。别人建议他把湛元逐出山门,可仙涯只应了一声:“啊,是吗?”
一日,一个雪花飘飘的晚上,湛元拿了一个洗脸盆垫脚,又翻墙出去游春了。
仙涯和尚知道后,就把那个盆子放好,自己在放盆子的地方坐禅。拂晓时分,湛元回来了,他用脚踩在原来放盆的地方,发现踩的东西软绵绵的,跳下地一看,原来是师傅,不觉大吃一惊。
仙涯说:“清晨天气很冷,快点去睡吧,小心着了凉。”说完站起身来,就像没事人似的回到方丈室里去了。从此以后,湛元闭门修心,连寺门也很少出。
仙涯和尚在得知弟子湛元到花街柳巷游玩后,不仅没有按寺规把他逐出师门,而以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一句宽容体谅的话,减少了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人的面子,却能获得对方的敬仰。
在师父如此宽容的胸怀感化下,弟子惭愧之后只有修身养性。
人世纷争众多,难免产生恩怨。如何处理恩怨,尤其是如何释怨,着实是人生处世的重大课题。
管理者具有容天地万物的气度。这也是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修炼之一。管理者的宽容主要表现是虚怀若谷、宽恕礼让、容纳异己、以德报怨。
待人宽容,不仅在团队管理中受人尊敬,让部下产生让人信服之感,还能使自己较为容易获得非权力影响力。胸怀宽度决定着管理高度,有时无声的宽恕比批评指责更有说服力。
宽容也需要智慧,在适当的时机给出错的人一个“台阶”,因为此时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都特别强烈,如果你能帮他保住面子,维护他的尊严,他会对你产生非同一般的好感。
宽容是一种美德,故为人们所称道。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若能以宽宏的度量来对待下属。必将深入人心,得道者多助。
不念旧恶,也不争一时之短长;即别人有怨于我,不是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必思报复而后快,而是既往不咎,因此不会使旧怨添新仇,越积越深。
同时,双方以真诚之心寻找新的共同点,存异求同,不必要任何一方卑躬屈节,迎合对方;只是把旧怨放在一边,双方为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重建新的友谊。
这样旧的怨恨就会逐渐淡化,自然消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管理者一定要一颗宽容之心。
下属的信任与尊重来自自管理者宽以待人的行为,要想提升管理的高度,管理者就必须拓宽自己的胸怀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