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爬山好吗?

2023-10-30     Garmin佳明

原标题:经常爬山好吗?

在爬山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山顶的云雾,丛林间各式的绿植;听到林中的鸟叫蜂鸣,溪水潺潺;还可以摸到或干或湿充满纹路的树干与树枝,闻到带着泥土、草地等大地系的自然味道。光是看山看水就能带给人无限的幸福感,参与到爬山的活动中更是会给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且不说通过爬山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光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都会觉得放松、解乏、纾缓了紧张的情绪或者压力,是很疗愈的。

当追溯到人类的起源时就会发现,我们本就是和山水、树木这些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类四个阶段,从低等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都是围绕着树木、森林栖息、活动。你可以试试去抱着一棵树,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好像你可以把自己完全交付给它。这也是每每我们在山林中会感到舒适、治愈的底层原因。

当有温度的阳光照在你的脸上,当听到风吹过树木的声音,感受到脚底小径柔软的泥土感,呼吸着含氧量高的清新空气,这些五官上带来的感受都会令人愉快。而且事实证明,爬山对健康有很多好处,即养心又洗肺。从外说,锻炼了身体;从内说,抚慰了心灵。

爬山锻炼身体

爬山是锻炼身体的很有效果方式之一。无论你选择哪种类型的步道,都是一种很好的全身锻炼——从头到脚以及中间的各个部位。

出汗排出身体代谢废料

在爬山过程中出汗可以将体内和体表的一些废物排出,给身体来个大扫除,并使汗腺系统得到锻炼。

保护心脑血管

爬山锻炼能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动脉血管硬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改善肺脏功能

在空气清新的山间行走,有利于保持肺组织的弹性,改善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吸氧能力。

提高人体免疫力

经常参加爬山锻炼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和因感冒继发的扁桃体炎、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

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灵活度。经常爬山,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延缓骨骼衰老。

提高肌肉力量

爬山几乎要使用到全身的肌肉,对于平时从来不锻炼的人是很好的全身活动。因为爬山通常强度不会太高,但时间较久,是非常典型的有氧运动,对控制体重有需求的朋友,也很适合。

爬山治愈心灵

身处大自然中可以改善心情并改善心理健康。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多在户外度过一些时光可以帮助减轻压力,平息焦虑,并可以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景观与城市规划》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与那些在交通拥堵处行走的人相比,每隔一段时间(这取决你积累压力的程度和周期),能够花大约50 分钟沉浸在大自然中的人焦虑更少,同时可以体验到更多促进身体健康的幸福感。

就这点来说,我们确实深有感触,毕竟仅仅在手机上刷一刷那些风景优美的大自然照片就能帮助我们减轻压力。

《积极心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示,即便我们没有大把的时间完全沉浸在自然环境中,可好消息是只要在大自然中待上五分钟也能提升你的情绪和自尊感。由于运动会产生内啡肽,因此在大自然中实际的运动起来会将它的好处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除了对心理健康有益之外,户外活动还可以让我们对周围环境保持敏感,由此改善感官知觉。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气味和感受对健康有很多好处,甚至有些医生还会为此开出处方,作为治疗手段。

爬山是户外活动中相对强度比较低的,由此演化出的徒步登山,它的背后也是一样的道理。

爬山万般好,但也要注意保护膝盖

爬山的好处太多了,唯一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大体重的朋友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膝盖,特别是下山时,为了说清这一点,我们建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移动力学”。

在大自然千奇百怪的环境中,倚靠着强壮的双脚,我们可以自由移动跑跳,无论在平地、田径场、山径甚至是匍匐攀爬在陡峭的岩壁上。只要我们倚靠双脚前进,那么在移动的力学原理都是一样的。首先我们要先关注两个重要的点:一个是人体的重心-髋关节;另一个是我们移动时与环境接触时形成的支点-正常来讲就是我们的脚掌

重心在支点前方-物体(人)往前倾倒

重心与支点垂直-物体(人)保持平衡,也就是站立的状态

重心在支点后方-物体(人)往后倾倒

因此,我们在移动时的模式是:

脚掌落在身体(重心)前方,此时像踩刹车一样减速

髋关节(重心)移动到脚掌上,此时加速度是0,身体呈现平衡状态

髋关节(重心)移动到脚掌前方,此时产生前倾角度,人向前移动

脚掌离地摆荡回到第1步骤持续轮回直到不想走了就休息停止

当在高低不平,有时候落差极大的下坡山路中,我们一边踩着刹车又一边前进是既危险又伤膝盖的,因为这样触地时间更长又在靠膝盖做刹车,这会使应力集中在脚掌上,一面伤膝盖一面还非常容易滑倒…特别是湿滑的土路或者下雨前后的天气。

因此, 较好的下山方法是:尽可能的把每一步落在身体的下方, 尽量保持脊椎的中立

较理想的方式是,通过增加步频(踏点)来控制速度,也就是迈小碎步,而不是每一步都迈得很大(下山时我们常见的甩开腿迈大步,距离短还好,如果距离远,回家就得膝盖疼了),如此一来就能以对身体冲击最低的方式减速或停下来。

有很多朋友周末都会去户外玩耍,说不定也有很多朋友会选择去爬山,希望我们的这篇内容可以为大家在户外爬山玩耍的时候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5da1f34dcc512e0a89dfe893fdfd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