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地提高跑步速度?

2022-08-03     Garmin佳明

原标题:怎样有效地提高跑步速度?

如果想要5公里跑进20分,这个目标在业余选手里算是很有追求的了。这个问题其实很典型,跑的远比跑的快相对要容易一些,慢跑5公里相对容易实现,4分配速跑5公里就比较费劲儿了。放在业余选手中算是蛮强的,我们来分解一下,看看题主的【5公里跑进20分】到底需要哪些能力。

大步幅需要的力量和柔韧

首先我们从直观上看,跑快的选手,步子都很大。从很多选手的跑步经验来看,4分配速的步频一般都在180以上,甚至达到190以上。那么也就是4分钟1000米,1分钟250米。假设采用190步频来跑,也就是1分钟跑190步(250米),一步1.31米左右。

我们暂时就按照180~195步频算吧,4分配速最大的可能组合是:

  • 步频180,步幅1.39米步频185,步幅1.35米步频190,步幅1.31米步频195,步幅1.28米

不知道你是否试过步幅1.28米以上连续跑,对腿部力量的要求会陡然提高。跑的腾空时间增加,触地时间减少,这都需要足够的下肢力量保障。高手跑步快,实际上就是在有限的步频间隔,在两步之间,减少触地,增加腾空的时间。脚步落地会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支撑住身体,脚步落地马上就抬起进行下一步,这都是速度增加之后必然的结果。

同时,大步幅对于柔韧性的要求也增加了。可以观察一下高手的跑姿,前方抬腿送髋动作比较明显,后方腿离地时的角度也比较大,腾空时就像优美的弓箭步,这些都需要柔韧性的支持。如果柔韧性不好,就相当于“踩着刹车开车”,平白无故浪费了力气。

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就是原地弓箭步,能有效锻炼腿部、髋关节的灵活柔韧性,也能同时训练到大腿的力量。专业队会做更多而全身柔韧性训练。尤其是髋部的训练,高手没有不精通的。动态的活动髋关节比如转髋跳、弓箭步跳、提髋变频跳等等都是为了让髋关节灵活,跑起来的步幅就容易变大。至少不会因为柔韧性差而“扯后腿”。

为了能跑出4分配速,“增大步幅”这一关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也就极其需要力量和柔韧性。这些光通过跑来实现比较慢,缺乏针对性,最好能做专门练习。

五公里快跑需要的心肺能力和最大摄氧量

再说说4分配速跑5公里,这个毫无疑问,心肺能力是关键。很多人听到4分配速,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上气接不上下气的状态。没错,4分配速对多数业余跑者来说都属于高强度。气喘吁吁就说明强度大了,心肺能力跟不上。

训练,要的就是刺激。所有能让你气喘吁吁的跑,都属于提高心肺能力的跑,也能有效提高你的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这个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了,是运动时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最多能摄入的氧气量。单位为mL/(kg·min)。比如你的最大摄氧量是52,那就是每公斤体重每分钟可以使用52毫升的氧气。

关于最大摄氧量的解读可以参看下面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Garmin佳明:关于最大摄氧量(VO2max)的概念,你可能存在不少误解 | Garmin佳明独家304 赞同 · 114 评论文章

速度训练能够提高最大摄氧量,每次你气喘吁吁地跑完,身体都在逐步强化——你的呼吸会更深,频率更高,心跳每搏输出血量增加,也可以在极限条件下跳得更快,肌肉利用氧气的效率提高,如果氧气暂时不够了,产生乳酸,身体排除乳酸的能力也在增加……

总之,当你进行速度训练时,你的身体在“进氧”“运氧”“用氧”和“排乳酸”等方面都会得到提高

典型的速度训练有间歇跑、变速跑、冲坡等速度训练,典型的提高乳酸耐受力的跑就是乳酸门槛跑。所有这些都能够有效提升心肺能力,提高最大摄氧量,提高身体在高乳酸浓度下的忍耐力。5公里飚速度挺不好跑的,属于速度和耐力的混合竞技场。

如果执行到位,简易的训练方案也能达到4分配速

常年跑者都知道,一套系统的跑步训练计划,总是由几个基本类别组成:轻松跑、长距离慢跑、乳酸门槛跑、间歇跑,再加上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如力量柔韧敏捷等)。从5公里到马拉松,基本上都是这几招。

针对5公里跑进20分的训练计划,重点可以放在间歇跑和乳酸门槛跑上,次重点放在体能训练和耐力上。

每次训练前要进行热身,特别是训练速度,热身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训练后要注意拉伸放松,注意营养和休息。如果是间歇跑或者长距离,可以隔天进行,或者第二天进行轻松跑,总之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训练安排遵循“难易交替”的原则。

举例来说:

周一:慢跑训练,为周末的训练做缓和过渡
周二:体能训练,力量、柔韧、调整跑姿补短板等
周三:速度训练,间歇跑、跑坡练习等。
周四:休息
周五:速度训练,乳酸门槛
周六:休息
周日:长距离,增加有氧耐力

这只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难易交替的方式来进行,不断去冲击速度极限,增加自己的最大摄氧量,提高心肺能力。

5公里跑有很大一分部时间处于混氧阶段,所以乳酸门槛跑也非常重要,在高乳酸浓度下“能熬”也是一种必要的修炼。体能训练则强调与增大步幅相关的专门训练。

以上只是一个参考范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恢复周期和训练习惯,在循环体系下,持之以恒,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速度训练强调保证质量,可通过伙伴竞争来督促完成

速度训练很艰苦,有时候自己跑,很难严格按照目标配速来完成,因为每一步都很痛苦,所以最好能找个伴儿,相互监督。也可以加入跑团,在群体氛围里去拼尽全力。间歇跑也好、变速跑也好、乳酸门槛跑也好,有个水平相当的伙伴一起跑,都会从心理上得到很大力量。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中提到用最大心率百分比来表示运动强度,T强度就是Threshold (阈值,乳酸阈值),跑步心率落在最大心率的83-88%。一般来说,在这个心率之上,才容易训练到无氧能力,也就是更多的提高速度。如果速度训练时心率没达到82%以上,很可能在偷懒。

距离容易完成,心率也容易监控(心率带或者支持心率监测的跑表就可以,Garmin运动手表几乎都支持适时心率监测),速度指标有时身体状态不好可能就无法完成,心率已经非常高了,还是速度上不去,这可能是过量了,休息不够,也需要根据状态调整训练计划。

另外,跑快就要有快跑的装备,为了达到4分配速,选一双速度型的跑鞋也非常有必要。适合慢跑加强缓震的鞋相对重量比较大,可以给你很好的保护让你跑很远,但却可能无法支持你跑得更快,重量相对较轻的竞速鞋则会更适合你的速度训练。

总之,为了达到提速目的,保质保量的速度训练,穿插适当的耐力训练,良好的力量和柔韧训练都不可少。速度训练,常常会让人累到顶不住,但练完又觉得实在很爽,也能释放很多无形的压力,也未尝不是一种给精神的解放的好办法。一定注意好休息和放松,不要受伤。祝精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9bbb46607b061be19bdd9c2941fa8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