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斐的魅力线条

2023-05-11     《艺术与设计》杂志

原标题:拉格斐的魅力线条

原创 赵静 、黄心仪

合成图像,2023 年,摄影:Julia Hetta

2023年5月5日至7月6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将其主要的春季展览献给卡尔 · 拉格斐(K a r lLagerfeld,1933-2019)。展览的名字为“卡尔·拉格斐:线条之美”(Karl Lagerfeld:A Line of Beauty),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Andrew Bolton)将通过一场回顾展,展示拉格斐从1950年代到2019年最后一个系列的设计工作。展览将重点研究他画作中的线条,预计展出约150件设计作品,包括附有他签名的草图,以及他为BALMAIN、PATOU、CHLOÉ、FENDI、CHANEL和自己的同名品牌所创作的作品。展览通过一手资料的展示,探究拉格斐的工作方法、创作过程、设计美学语言以及与最亲密合作者的关系,呈现他独特的设计风格。同时,根据往年的传统,展览将联动服装学院(The Costume Institute),以Met Gala为序幕,届时宾客都将身着拉格斐设计的服装,向这位现代时尚世界的传奇致敬。

01

展开的线条

卡尔·拉格斐肖像,照片:Annie Leibovitz

面对拉格斐在时尚界中庞杂的工作内容,策展人博尔顿从他设计手稿中的线条入手,发现了理解拉格斐的设计的密码:“对于卡尔,他先画下了他一生中设计的一切。”通过对比展出拉格斐的手稿与成衣,可以明显看出手稿中并没有对成衣细节的精细描绘,而是通过狂放但精准的线条勾勒出服装的神态,形成了拉格斐独特的设计语言。博尔顿还对拉格斐所使用的线条进行了分类,包括了功能角度出发的观赏线(Ornamental Line)、结构线(Structural Line)分类,装饰角度下的花形线(Floral Line)、几何线(Geometric Line)、具象线(Figurative Line),以及图案构成中的抽象线(Abstract Line)、讽刺线(Satirical Line)。通过这几类展开的线条,博尔顿概括性地总结出了拉格斐丰富多元的设计语言。

CHANEL2017/2018秋冬高级定制大衣草图

拉格斐大量的设计手稿展现了他对线条应用的掌控能力:他用黑色签字笔精准利落地绘出服装的结构形态,寥寥数笔勾勒出模特的动态与表情,并运用蜡笔线条进一步强化服装结构的重点,用简单的色彩铺陈出服装的立体感。除了利落的结构直线,拉格斐还会用概括性的曲线描述服装的装饰元素。展览中的手稿与成衣同时对比出现,直线与曲线重构,刚性直线代表他的“现代主义、古典主义和极简主义倾向”,而弯曲的曲线则与“历史主义、浪漫主义和装饰性冲动”相关联,可以看出拉格斐持续的大量文史哲阅读积累,以及在声色犬马的巴黎生活中的悬置视角,这些共同构成了他设计语言中利落毒辣的判断力与优雅浪漫的艺术美。

02

理性的身体

连衣裙,CHANEL2019春夏高级定制系列

在《卡尔·拉格斐和Choupette在巴黎》(摄影: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2018年)这张照片中,拉格斐面前的工作台凌乱地堆积着大量书籍、画册、草稿、文件,他的猫Choupette在纸堆中跳跃,乱中有序,画面仿佛就定格在昨日。策展人博尔顿认为,“当一位设计师去世后,多年来就会出现大量的修正主义。然而,如果你能够在设计师过世后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举办展览,与团队合作,你可以挖掘他们感受和记忆的真实性和原始性,这会使展览更加真实。”尽管他也明白:“拉格斐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时尚不属于博物馆。当我们一起为CHANEL秀工作时,他非常慷慨借出展品,但他对展览本身完全不感兴趣,他会说:‘时尚不是艺术 — 时尚属于街头,属于女人的身体,属于男人的身体。’”身体,也就是拉格斐操纵线条中一个容易被省略但重要的存在。本次展览中的预告片,选用了2015年左右法国电影制片人洛奇特(Loïc Prigent)拍摄的拉格斐本人创作过程的片段,视频中,拉格斐在绘制服装草图的时候,第一步是清晰地强调模特的颈部线条,之后才开始服装的具体设计。在他的设计手稿中,清晰的颈部线条、打开的肩线、旋扭的腰身曲线,共同构成了拉格斐对于身体美理解的视觉底层逻辑。

也许早年与法国花花公子雅克·德·巴歇尔(Jacques de Bascher)交往的影响,拉格斐见识过许多各种扭曲缠绕在一起的身体,但他从不参与其中,而把自己当作旁观者。服装是这位德国青年与法国欲望之间的媒介。但拉格斐继承了来自母亲伊丽莎白性格中的果断决绝,与他当时的挚友伊夫·圣罗兰不同,他几乎不沉溺于过往之中,他执行魔鬼般的工作计划,对记忆、情感与身体进行严格的自我控制。这也体现在他对线条的创造与控制:结构线干脆利落,一笔成型,每一根装饰线条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多余,没有反复的涂改。线条这一基本的形式语言就是他理性的利刃。

03

优化的分工

当拉格斐第一次踏上巴黎的街头,时尚名店的橱窗中弥漫着二战后克里斯汀·迪奥的“新风貌”,所有人沉溺在复苏的美梦中,拉格斐已雄心勃勃计划建立自己的时尚帝国。当他在蔻依时,他发布了一个又一个时装系列,在成衣中注入了高级定制的严苛要求。“他没对服装线条进行彻底改革,而是大大简化了它们。系列与衬布相关的繁复工艺,来自定制的那套做法,他都取消了。他的服装都是以利落的剪裁和花边上小小的尖齿收尾,无论对象是法兰绒、开司米山羊绒,还是大衣、上装、双绉、晚礼服,对女性来说非常舒适。”拉格斐用修改线条取代了烦琐的工艺,提升了服装生产的效率。但拉格斐的工作并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劳动,而是强化了高定制作过程中的劳动分工,并对他的工作伙伴 — 裁缝师们,提出了更加内卷的要求。

CHANEL2017/2018秋冬高级定制大衣草图

CHANEL2017/2018秋冬高级定制大衣秀场图

本次展览展出的CHANEL2005/2006秋冬高级定制婚纱草图,很难看出那些随意的圆圈究竟具体指代什么,他在解释自己的设计时,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讲清大量内容,裁缝阿妮塔·布里耶回忆:“必须适应。我有时回到车间说:‘要命,我没听懂他说了什么,他说话太快了。’但是一看到他的草图,我自然而然就懂了。他简直是细节之王,绝不是铅笔随便划拉两下,勾个简单的肩膀和袖子形态。如果有必要,他会给我们标注胸部的开缝、打褶等。一切都会说明清楚,真的太惊人了。”有时裁缝们在木制人台上完成的模型和图纸上的设计不吻合,他也会很快找到解决方案。拉格斐用线条引发的效率提升与服装设计职能分化,体现了现代性在时尚产业中的缩影。

CHANEL 2014_15 秋冬高级定制大衣秀场形象

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洛朗·阿朗·卡龙(Laurent Allen-Caron)在《卡尔·拉格斐传》中写道:“拉格斐是德国人,来到法国后决心变成‘卡尔’”。拉格斐来到法国后,开始注重人设的塑造与管理,“拉格斐”被抹去,他成为了时尚界的传奇“老佛爷”。他用寥寥数笔构筑起人们对优雅的认知,正如他将个人的复杂性隐匿在黑手套低马尾黑眼镜的经典形象符号之后。他的草稿不仅展现了线条之美,更是一种现代美,体现了速度与欲望的结合。拉格斐,一个赫尔曼·黑塞式的德国人,在克里斯汀·迪奥式的法国欲望中,以线条的抽象方式展现了时尚复杂的文化和人类智慧的灵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尚帝国。如今,人们正在经历大师陨落的时代,一个破碎的时代,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正逐渐消失在视野中。而拉格斐的名字仍在回响,因他代表的符号已约定俗成为“经典”,依旧在资本主义时尚文化景观中拥有一个令人念念不忘的注脚。

文 Article / 赵静 、黄心仪

图 Pictures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8ff752ba33eab49ef21287f09736d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