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岛到群岛: 侯塞因·卡拉扬中国首展

2022-06-07     《艺术与设计》杂志

原标题:从孤岛到群岛: 侯塞因·卡拉扬中国首展

为衣服创造一种生命感。(Give clothing a sense of life.)

—侯塞因·卡拉扬(Hussein Chalayan)

2021年12月1日,英国先锋时装设计师侯塞因·卡拉 扬(Hussein Chalayan)三十周年纪念首展《侯赛 因·卡拉扬:群岛》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 psD举办。展览集结了130余件代表作品,均来自全 球顶级博物馆和设计机构的收藏。侯塞因·卡拉扬 极具艺术感、颠覆性以及前瞻性的设计,以装置、机 械、影像、声音为媒介,让时装获得更为自由丰富的 自我表述机能。展览空间是一座由九个小岛连接而 成的群岛组成,这也代表着他创作时期的九个片段 (起初、超越、变形、速度与运动、盲点、移民、边 界、脱身、新人类学)。

《装腔作势》,HUSSEINCHALAYAN 2019年秋冬系列,《WALLPAPER》

岛,是侯塞因·卡拉扬的家乡,想象之所,也是一个 漂泊的生命体。在童年经历了一场种族冲突后,他 随父母移民英国。童年的所见所闻,形成了他设计 作品中不断探寻“人类生存”话题的原因。其中,“人 类”“政治”“社会”“偏见”是侯塞因·卡拉扬作品中 常见的思考主题。

侯塞因·卡 拉 扬 的 职 业 设 计 师 之 路 始 于 一 场“葬 礼 ”。1993年的毕业设计,他虚构了一场17世纪的谋 杀案—一个有关于剧团的舞者被谋杀随后被掩 埋的故事。他将制作好的服装和铁屑一起埋进花园 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服装的面料以及配饰和土 壤中的生物接触产生变化,服装表面布满锈迹,这 些锈迹如同分解和痛苦的纹理形状,令时间走过的 痕迹清晰的留存在服装上。侯塞因·卡拉扬将这个系 列命名为“横截面”(The Tangent Flows),这是一 个与自然和时间共同创作的系列。他将抽象化的时 间以服装为载体,让我们看到了它在面料上的具象 表现。这个系列让习惯了高级成衣的伦敦时装界大 为震撼,也使他一举成名。

《重力疲劳》,戏剧作品

《航空邮件》是20世纪90年代“可穿戴艺术”的先 锋之作,来自侯塞因·卡拉扬的第一个系列《笛卡尔 之乡》。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象征意义上,它都 可以被理解为一段疏离和失落的旅程,同时也是一 段自我发现和自我塑造的旅程。由合成纸裁剪制作 的连衣裙可以折叠成邮件进行寄送,当对方收到邮 件后,将它打开就成了可以穿着的白色短裙。该系 列不仅折射了卡拉扬与母亲用航空邮件通信的童年 记忆,同时也探讨了笛卡尔思想对于欧洲分裂的影 响,隐喻战争患难者们希望自己如同信件一样被送 回故乡。

颠沛流离的童年记忆,不断启发着侯塞因·卡拉扬的创作。2000年《后来》系列的诞生,再一次颠覆了人 们的想象。在系列中,侯塞因·卡拉扬尝试取消人与 物之间的固有界限,让它们产生出特殊的联系。在 秀场的舞台上,木质家具摆放在“客厅”一侧,模特 穿着简单的衣服依次进入“客厅”后,通过拉伸将家 具变形为可穿戴的服装:将桌子提起变成半身裙、 将沙发拆卸转为全套服装、将椅子折叠成为可携带 的行李箱。此时,时装不仅是时装,更是充满情感与 记忆的物件。侯塞因·卡拉扬试图为无家可归的人们 寻找“出路”,在颠沛流离过程中丢失的不仅是家、 物品,更有文化归属感与自我认知。他在试图通过 服装改写这样的固有认知,想要传达出身体所能穿 戴的一切,以穿戴之物做能延伸到的地方便是家。

《惯性》,HUSSEIN CHALAYAN2009春夏系列

在《全景》系列中,侯塞因·卡拉扬融入了超前的设 计,呈现出“新人类学”。几个戴着空气动力学形态 的木制头套的女人正在刷墙,一位酷似看守的人站 5 在边上监视着她们的行为。镜子、涂抹,将这些大脑 被禁锢在椭圆形里的个体吸入周遭环境,成为含混 的影子,看不清个性。“伪装”是这个系列的核心,她 们中有的穿着民族服装,有的是制服,有的如昆虫的 躯壳,卡拉扬试图创造一群无法定义的混合体。

侯塞因·卡拉扬对科技与建筑的痴迷,令他每次的时 装秀都极具未来感与创新性。在早期的《过去减去现 在》系列中,一件由玻璃纤维和树脂制成的未来感的 连衣裙,在遥控器的操控下,连衣裙裙尾像花朵一样 打开,露出了隐藏在裙尾的粉红色薄纱。“飞机裙” 探索了人类与科技、与自然力量之间的较量。在2007 年的春夏系列《一百十一年》中,侯塞因·卡拉扬又通 过6件机械连衣裙的自动切换,演示了西方服装史的 变化过程。整场表演严格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展开,由 LED技术制作的裙装,内置的记忆合金纤维,好似按 下了服装进化的按钮,“自我意识”的形态将T台上的作品变为了行走中的裁剪师。短短几分钟的时装构 件运动,模特们就走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装路途。 这是一次对高科技的全面拥抱,从而引发人们对未 来世界的时装形态以及行走方式的进一步思考。

《过去减去现在》,HUSSEIN CHALAYAN 2000年春夏系列

在设计的过程中,侯塞因·卡拉扬不断尝试突破衣服 物料的运用、技术及极限,从科学中取得灵感,运用 到时装的艺术上。在《惯性》系列中,通过颠覆惯性 的方式,赋予面料一种新的形象。系列灵感来源于 生命中的极速与“毁灭”的状态。为了固定和保留速 度的形态,侯塞因·卡拉扬选择使用乳胶来制作裙子 的外层空间与下摆,让裙子最终呈现出静止与动态 相交的空间错觉。在2016春夏秀场中,呈现了又一 场惊艳大秀,舞台的灯光聚焦在T台中央的两个模特 上,当头顶上方的水柱开启时,身上的白衣在水流冲 刷下,水溶线制作成的面料,慢慢被水溶解且消散, 最终露出里层服装上的水晶图案。这是侯塞因·卡拉 扬与施华洛世奇合作的“可溶性衣服”。在这场秀 上,卡拉扬不仅探讨了服饰与身体的关系,服装的 变化也隐喻了生命的流逝。

除此之外,侯塞因·卡拉扬认为可持续应该成为我们的 生活常态。在与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最新联名EXTREME 胶囊系列中,他再一次将创意、环保与科技融合在一 起。侯塞因·卡拉扬用汽车制造中剩余的安全气囊,做 成轻薄如第二层肌肤的汽车车衣。又对车衣进行结构 化剪裁,并通过拉绳的收缩将车衣打造成概念服装。 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

《侯赛因·卡拉扬:群岛》展览现场

侯塞因·卡拉扬的作品像是一场充满故事的艺术展,将服 装推到了建筑、科技、当代艺术、人类学及哲学的高度, 为时尚界带来了一次次震撼与感动。(编辑:张倩倩)

文 Article / 张倩倩 Zhang Qian Qian ;

图 Pictures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Hussein Chalayan(大写)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57204555bf7d00bb462c4692ac5f9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