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澳大利亚平面设计协会(AGDA)设计奖项新 晋设计师类别的米歇尔·蒙德尔(Michelle Mondel) 并不是位独立设计师,亦没有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相反,在 2018 年毕业于比利布鲁设计学院(Billy Blue College of Design)后,她便在翌年任职于悉 尼的 Re 设计公司迄今。问及没有在踏出象牙塔后 立即创业的原因,她表示,那不是因为没有野心, “作为一名新晋设计师,我真的觉得有必要向我的 前辈学习,如果直接由自己开始,你就无法做到这 一点。而且你也会因此错过很多智慧的汲取。”她 解释:“因为我喜欢与其他人交流想法,所以被如 此才华横溢的社区包围着本来就是件有趣的事。”
现实中,她那内外都散发出欢愉心情的感染力,也 从其呈交于 AGDA 的候选申请作品集中可见。譬 如,首页中充满色彩和笑脸表情包式的设计,就 不禁让人联想到荷兰的平面设计“暖女”尼克·泰 纳格尔(Nynke Tynagel)。而且,该作品集所提 供的五件设计例子都附上“领导”的推荐之言。 可见,若非拥有极好人缘——还有工作态度和技 术——还真的连提名都沾不上边。当然,最终获 得评审青睐的考量,则是来自这些作品对设计行 业的影响。论米歇尔的致胜作品,就莫过于因应 疫情而创造的“误译”(Mistranslations)项目了。
“ 每日奖励”购物会员卡设计
疫情早期,澳大利亚有些官方的疫情讯息乃来自 于网络 翻译而 不是 经 认可专业 人 员 所 翻译。结 果,为非英语社区提供的荒谬信息就大量出现,让 这些占该国人口达 39% 的群体的患病率大增,也 因为健康信息的“误译”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所以,米歇尔所参与的“误译计划”就旨在提供更 具包容性的沟通方式。在透过形象、网站、社交媒 体营销、展览设计和策展及活动协调,她与公司 小团队就有效征集到来自不同语言的创意想法。
“ 每日奖励”购物会员卡设计
与此同时,该计 划的 形 象设 计 也 通 过利用 和 扭 曲象征主义(symbolism)的共同语言,有趣地与 “误译”的概念联系起来。像在动态设计上,随着 来自不同字母表的符号和字母的选择,字标也就 逐渐变得无法阅读,定制的贴纸图标也会开始堆积,影射出疫情时期令人困惑的信息过载。这项 案子,不仅让米歇尔获得平面设计外的新技能, 也在近期的新西兰 Best 设计奖项中,赢得三项提 名,让她大感庆幸。
其作品集中也能见另一项耀眼的成绩:赢得英国 D&AD(设计与艺术指导)设计奖项的黄铅笔(同 等于亚军)。这项由维珍大西洋(Virgin Atlantic) 公司所提出的公开委托,要求设计师去寻找能激 发旅人预定旗下“航空+住宿”配套的新设计。对 于米歇尔和其设计伙伴卢克·泰勒(Luke Taylor) 而言,聚焦于“独立女性”的概念就有效超越出这 项设计赛的要求,让成品更有意义。“维珍征服” (Virgin Conquer)副牌也因此诞生。
“误译”计划设计
“女性独自的旅途一般让人感到可怕和不安全。” 米歇尔解释,“在一项对美国四百名女性进行的一 项调查显示:80% 的女性表示她们在预订旅行配套 时总是会先考虑到个人安全问题”。所以“维珍征 服”就希望能打破这样的疑虑,以“妇女赋权于妇 女”的理念来营造出自主和安全感:譬如,其网站 上就收录了数千位女性独自旅行的故事,好让有兴 趣的女性只需点击一下,就可以预定和故事作者同 样的旅途。相同地,这赋权的形象也从色彩鲜明且 象征力量的“拳头”标志中展露无遗。“我真的认为 这是让我们(的设计)与众不同的原因。整体氛围 就让人感觉坚韧而强大,有效重塑女性的力量。”
显然,这一早期作品与她后来参与的大众化项目——如购物会员卡“Everyday Rewards”(每日 奖励 )或联邦银行(Commbank)的企业形象改 造——皆有着一致性:大胆色彩的运用。但问及 这是否为其风格时,她却不认为如此。“老实说,我认为自己的设计并没有特定风格。但这就是我 的设计手法。因为这样我就可对每个受委托的项 目都尽可能保持灵活性。”
“误译”计划设计
曾与其合作过的“领导”之一,设计总监尼克·希 尔(Nick Hill)认为:“米歇尔有一种能洞察过去 风格或趋势的罕见能力。作为一名年轻设计师, 她并不局限于当下和‘现在’,而是直击创意的核 心。她是我会不断去关注的人,尤其她那些不同 的,甚至有时古怪的概念。”而其奖项提名人,创 意总监香农·贝尔(Shannon Bell)也同意,提道: “米歇尔非常乐于在头脑风暴中分享奇怪和疯狂 的想法。 她因此能为项目的执行带来了极好的创 造力、工艺和能量。”
因此不难理解她为何能在短短的三年间里,从公司的最基层晋升到中量级(mid-weight)的岗 位——而且,这期间甚至还历经了疫情的困境。她当时又怎么应对呢?“因为我们所属的是大型 的公司环境,所以就不得不转换为远程工作。” 她回忆道,“有时,这样的工作模式必须有轮流交 涉的过程,真的很难让团队有创造性的成果。但 我们只能尽所能,并依赖现有的应用程序,好让 情况更接近于原有的协作模式。像 Miro 和 Figma 就是值得推荐的工具。”
浴雷托·诺曼赫斯特学院形象设计
当然,并非所有流行科技品都获得她的钟情:像 她的图像社交应用程序 Instagram 账号中也存粹 只有度假和大自然照片的分享。这难道这不是一 种错失良机的宣传渠道吗?她觉得,这得有赖于 使用的意图。“社交媒体的确是个热门的工具,我 自己就从 Instagram 上其他设计师账号那里获得 很多灵感。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你必定得在 社交媒体上分享你的作品才能拥有一个让您感到 满意的职业生涯。一切得看你想在行业中成名? 还是想获得新客户?”
对于这位已在大公司内冉冉升起的新生而言,面 对这些问题的时刻可能还有些距离。但她其实早 有自知之明,表示自己并不排斥任何未来的可能 性。显然,本质开朗的她就不怎么担心。“只要工 作上有好成绩,并有一两个副业在进行着,其实无 论身在哪里都可以——也许是住在一个海滨小镇 的可爱三角屋里,有两只狗到处乱跑。那听起来 才像是生活。”
与其独立创业,或许用设计表达生活中的好心情才 是米歇尔眼中真正的成功秘诀吧。(编辑:九月)
文 Article / 张霓 Zhang Ni ;
图 Pictures / 米歇尔·蒙德尔 Michelle Mondel / AG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