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新疆喀什行。暑期中,一位朋友两口子自驾新疆,到喀什时远远看了高台民居和噶尔老城,竟然没下车。30天的自驾游跑了13800公里,几乎全程都在赶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我在古城盘桓多日,真是把“懒游”发挥到了极致,本日参加了个小众的乡村一日游。在距离喀什50公里的著名水果之乡——伯什克然木乡的路边,先学了打白皮馕,手忙脚乱,但妙趣横生,自己打的馕,味道果然不同。
接下来有幸参加了一个家访,热情的维吾尔族买买提大叔给我们安排了一桌丰盛的、原汁原味的维吾尔族家宴,让大家大呼过瘾。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碗清汤面,同行的几位乌鲁木齐的朋友专门向买买提大叔求证,原来维吾尔族人一般不用乱七八糟的调料,这碗面仅用了柿子和皮牙子(洋葱)调味,这个回家要学学,比较健康的吃法。
热热闹闹地吃完维吾尔族家宴,大家来到了买买提大叔的兄弟家里,这里是一处维吾尔族豪宅,我们都戏称是“巴依”老爷家。接下来的活动是,在院子里跳新疆舞。对于说话都跑调、走路好像都“顺拐”的我来说,对跳舞之类的事情毫无兴趣。
当日不知原因,这个村子里停电,我偷乐,这回跳舞没戏了。哪知,买买提大叔和我们的小导游堪称天才,想到了用家里汽车的音响来放舞曲。音量放到最大时,院子里瞬间被麦西莱普的舞曲所充填,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热爱跳舞的人根本受不了舞曲的诱惑,这不,首先上场的是我们的帅哥导游、维吾尔族小伙苏玉甫和同行的实习导游,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塔莉。塔莉还是一位在校的大学生,之前表现得很羞涩。没想到,跳起舞来的塔莉就像换了一个人,热情妩媚,眼神里流露出真正的欢乐,新疆舞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新疆舞的男女成对比较常见,女性的舞姿优美舒展,男子的舞姿矫健有力。那种眼神的交流太有意思了,不禁想起本山大叔的那句话,这不叫飞眼?你眼睛再大点,眼珠子就飞出来了。
我们的七人小团里的两位退休夫妇也下场了。两位老师的新疆舞很不一般,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拍掌弹指,舞姿优美,信手拈来,一招一式无不透着专业范儿,令人叹为观止。
这下好看了,一边是热情洋溢的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翩翩起舞,一边是两位汉族的资深老师舞姿华丽。我们旁观者不怕事大,怂恿两方进行一次巅峰对决。
这场对决很有意思,看似动作简单,但细看之下手腕、肩部和头部等动作很是繁复,矫健有力,有浓郁的西域风格,大开眼界。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早已变成“小粉丝”,纷纷上场,请老师现场教学。同行的几位乌鲁木齐的女士,竟然也不会跳新疆舞。我们打趣道,下回换身身份证时,要验收新疆舞,不合格不发乌鲁木齐的身份证。
我们优雅的女老师也出马了,轻嗔老公,你教的那是男步,大家别听他的,都跟我学。从最基础的昂首、挺胸、立腰这些新疆舞蹈的基本造型开始教起,再教基本步,这些动作能够展示女性婀娜的体态线条。这个间歇里,我偷偷去问下维吾尔族帅哥苏玉甫,请他评价一下我们团里男老师,他的新疆舞到底跳得怎么样?帅哥如实答道,人家可是专业的,一看就是正规学过的。话语间,充满着羡慕。
时间静静溜走了,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我们一起与主人在葡萄架下合影留念。买买提大叔请我给他和老母亲照张相,要发给外地的哥哥,告诉哥哥老母亲一切安好。
老母亲由于语言的问题,始终没有和我们交流,但一直慈爱地陪着我们疯闹,我们走的时候,行动不便的老母亲一直把我们送到了门外,久久不愿回去。
买买提夫妇更是依依不舍,挥手告别。感谢买买提大叔一家的热情款待,如有机会再来喀什,请让我们看到一如现在的真诚和笑脸。
待续,跟我一起看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