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在9月28日中秋节的前夜,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为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恒大的股票也停止了买卖。
这是否意味着恒大的终局,会产生哪些影响?
从中国首富,世界500强,恒大和许家印踩着房地产的风口起飞,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在创业,特别是追逐风口的过程中,我们怎么去权衡风险和收益,欲望和责任?
02
首先,我们来听听单仁牛商董事长,央视凤凰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9月28号,当我看到了恒大的创始人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经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感觉很自然,一点都不惊奇。
为什么呢?
因为在四年之前,我们服务了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主要做地产的地基项目。
他们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说,再也不接恒大的项目,我们当时感到非常的不解。
当我们问他原因的时候,老板跟我们解释说:
恒大对已经完工的项目,竟然开出了10个月的票据,但是到期又无法兑付,跟他们商量再展期六个月,他就知道恒大的现金流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我记得在2014年的时候,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讨论房地产行业的时候,我和叶檀老师就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房地产的黄金时间已经过了,接下来在中国的三线、四线市场和城市边缘地带的地产,正在进入“垃圾时间”。
恒大几乎绝大部分购买的土地都是在三线,四线城市和主要城市的边缘地带。
在房地产高速成长和惯性发展的阶段,仍然有机会,但是一旦进入到垃圾时间,这些项目会带来庞大的现金流压力。
我们回顾万达在2017年也遇到类似的情形,但是王健林果断断臂求生,出售了美国的地产以及在美国的娱乐项目、国内的商业地产,尤其是长周期的酒店业的地产项目。
万达从那时候开始轻资产战略,什么万达酒店、万达百货、游乐园这些耗费人力财力的重资产项目,全部被摆上了货架出售。
只聚焦于投入低又赚钱的项目,比如能赚租金又能赚服务费的商场。
为什么恒大会出现如此大的现金流“黑洞”?
这些年,恒大除了地产之外,也向汽车、消费品、新媒体、医疗、文化、体育、百货各个产业无序投资扩张。
但是,所有项目除了房地产主业之外,没有一项盈利,几乎清一色的亏损,而且是巨额亏损。
要知道,恒大投资的每一个方向,都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并且都需要庞大的现金流支撑,以及超级运营团队。
但是,恒大发展地产很长时间,习惯了享受政策红利、拿地抵押,占有供应商和住户资金,进入自己的梦幻发展阶段。
我们在分析企业发展基本逻辑的时候,会使用“能力画布”的概念,也就是在“技术能力的延伸”和“用户需求的延伸”两个方面形成一个能力范围,它们一起构成了企业的能力圈。
只要在企业的能力圈里发展,再加上注意控制风险,基本上问题并不大。
离开核心技术和用户需求两个范畴构成能力圈,就开始“出圈”了。
也就是进入毫不相关的(领域)扩展,这些项目和原有的技术门槛和用户的需求,没有任何的关联。
恒大自己也明白,所有这些投资项目从本质上,并不是真的看中这些行业的机会,而是看中这些投资背后的融资功能,也就是这些项目更接近金融项目。
我们去看看,无论是比亚迪还是福耀玻璃,或者是华为,他们都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贪婪,不痴迷,不无序扩张,在专业技术上不断的深耕,在用户端不断去深挖需求并且提供更大的场景价值。
商业有自己的规律,企业增长和发展有自己的逻辑,违背商业规律的所有商业行为,最终一定会被反噬。
一切的结果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顺其自然。
这个世界最伟大的定律是因果定律:今天的果,是昨天的因;今天的因,是明天的果。
不管公司的规模大小,不管老板的名气大小,任何人都逃离不了这样的规律。
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单仁牛商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17年,接触了超过百万家企业,我们表面上是告诉大家营销的风口,流量入口的机会。
但我们反复强调“营销的背后是企业经营方向的定位,目标市场的选择,再加上营销技术和方法的运用。”
两者就像两股互相交错的力量,同时具备,才能让企业长治久安。
03
接下来,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观点。
看到恒大公司发出的公告,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不是第一个中国首富被抓,前有牟其中,后有黄光裕。
每个商业帝国、首富的兴衰是必然的事情,我们作为旁观者,谁当首富和我们没多大关系。
但是从首富兴衰中,我们能收获到什么?
我看一个企业和企业家,不只是从消费者能感受的产品价值,而是更重要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以及普惠大众、产业链的商业价值。
恒大许家印,民间外号“许皮带”,这段时间还爆出“美国申请破产保护、技术性离婚”以及两个儿子的奢华生活。
同为地产行业的中国首富,万达王健林,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不是万达广场,而是万达一套万达工作法,以及王健林一天忙碌的工作时间表。
首富的工作和生活,其实并不值得我们羡慕。
我看过《万达工作法》,非常有启发,书中介绍万达规定所有事项的标准动作,照着做就能做好。
其实,千万别小看这些看似僵化的执行手册,他能让一个大公司保持高效运营,比如其中的会议制度:首先是绝对没有人迟到,而且,一定会有人早到。
因为在万达开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下一级一定会比上一级提前到5~10分钟。这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对会议的态度。
其次是准时散会,开会基本是通知几点结束就几点结束,每个发言者也会主动控制发言时间。
第三是控制展示PPT,万达开会使用的PPT风格都很简单,一般开会不许超过10张,给董事长、总裁汇报基本不会超过3张。
我们讲回恒大,除了一大堆烂尾楼,在2021和2022年,恒大巨亏5800亿,把过往十几年赚的钱全部亏光。
其中恒大地产、恒大新能源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冰泉等八大产业,都没有盈利。
最出名的恒大足球,算是恒大里最成功的品牌,就是一套模式:砸最多的钱,请最好的教练,挖最好的球员,两次夺得亚冠,数次中超冠军,的确也是绝无仅有的成功。
但是,商业价值是亏损的,7年亏了86亿,可以说企业经营能力方面极差。
恒大足球的成功,更像是投机式成功。
我们从商业角度对比恒大、腾讯、阿里,他们有巨大的差别。
马化腾的腾讯有杨三角战略模型、腾讯产品经理模型、青藤大学,还投资了上百家企业,熟悉的有京东、美团、快手、阅文集团、众邦保险等等。
同样,穿布鞋的马云也有阿里三板斧,阿里企业文化,价值观三角形,湖畔大学课程。
阿里和腾讯一样,也是投资和分拆一堆企业,阿里云、菜鸟物流,前几年文章中我和大家都详细分享过。
另外,我们来看另一个角度:
在香港富豪中,大家记得两个,一个是李嘉诚,独特的商业眼光,不炫富,常年戴价值几百元的日本精工牌手表,办公室的对联也是一个著名标志,是国内多位企业家拜访饭局中的“恭敬谦卑”。
另外一位富豪就是有“股市狙击手”之称的刘銮雄,也是许家印的牌友,两者的为人处事风格,炫富特质非常相似。
我们可以对比中国的历任首富,以及几位被抓的首富,回想每一代首富的兴衰,留给我们什么关键词?
我想不是凑个热闹,看个故事,而是吸取做人做事的哲理,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经验,以及普惠大众、产业链的商业价值。
04
最后,我们看看单仁牛商AI文思子牙的理解。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