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关芒种的知识你知道吗?

原标题:这些有关芒种的知识你知道吗?

明天我们将迎来

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九个节气——

芒种

芒种是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此时节

北方麦黄

江南秧绿

扬州也进入了

“割麦插秧两头忙”的季节

【关于芒种的由来】

芒种,

又名“忙种”

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

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芒种一词

最早出自《周礼·地官司徒·草人》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所谓“芒种”

是指有“芒”的作物应收

谷黍类的作物当“种”

这个时节

人不闲,地不荒

正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候

在很多地方

麦穗收尽,稻秧登场

旱地耕过,灌作水田

芒种【风俗】

煮梅

有传说称煮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但青梅鲜果酸涩,需加工食用,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过于“三国”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挂艾草

天气越来越热,蚊虫滋生,容易传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芒种节气正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藉以避邪驱毒。所以,古时又称五月为“蒲月”。

送花神

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开犁节

浙江一些地区有“开犁节”,在芒种当天举办。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为同情人间饥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结果导致野草疯长,农田被野草淹没使农人无法耕种。上天为了惩罚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养生】

芒种后气温升高,

空气潮湿闷热,

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

起居宜晚睡早起

芒种节气前后,人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

此处的“晚睡”并非指熬夜,古时候认为晚上11点已经进入子时,视为“晚”,同时,日常要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

饮食须清淡

小编提倡各位,“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

在芒种期间,尽量能够“增苦”“减酸”。

心情要放松

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这样肌体才能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因此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比如听听音乐、散散步,想想美好的事情等,努力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人生大事,不过

有种,才有收

种好,才能收好

仲夏的火热难免煎熬

大浪淘沙自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正如早出晚归的劳作虽苦

粮食堆满时的喜悦无可替代

上神奇高邮湖

一起享受成果的喜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6e2d5b7099cb388b55ef75ad508fe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