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人节当天,巴菲特和自己的新欢分手了。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在第四季度大手笔减持了刚刚购买几个月的台积电,减持5180万股,约占持股数量的86%。
但就在减持前的三个月,巴菲特才高调宣布购买价值超过41亿美元的台积电股票,让这家全球最大代工芯片制造商的股价飙升。
这就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巴菲特那句名言:
如果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么连10分钟也不要持有。
巴菲特为什么会打破自己的名言,突然从十年情到一季情?
同样,去年巴菲特搭档芒格买入阿里巴巴,在下跌50%后砍仓,这些能让我们看到什么?
我看到的是一个企业和个人如何突破增长的瓶颈,它来自两方面:
1、新接班人的新风格;
2、不断突破能力圈。
新接班人的新风格
如果有持续跟踪我分享两位股神投资秘诀的朋友,都知道巴菲特买入苹果、台积电;芒格买入阿里巴巴、比亚迪,都是在两位接班人出现之后的“新接班人的新投资风格”。
在去年的文章里,我和大家分享过【增长矩阵】,我们可以通过降价,加大营销力度,推出新产品卖给旧客户和新客户这些放大取得增长。
但是在面对重大发展和增长瓶颈的时候,只能通过核心领导的更替来完成突破。
像郁亮接手万科,万科从专注房地产开发转型为城市建设服务商,诞生出500亿多市值的万科云科技公司。
方洪波接手美的,从一家家电企业转型为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五大业务板块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在十年前,微软公司同样面对移动互联网对电脑需求下降的冲击,发展和增长都遇到了停滞。
这个时候,纳德拉临危受命,成为微软的第三任CEO,他在入职第一天就说:“世界正在走向云计算优先,移动优先。”
他定下ABC(AI、Big Data、Cloud)的转型战略,不再把微软的基石Windows作为战略核心,同时,扭转微软孤傲的文化,大范围与同行合作,开启了微软的黄金十年,股价上涨9.5倍,一度重回世界第一大市值公司。
最近火爆互联网的ChatGPT,就是当年纳德拉种下的人工智能种子,让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瑟瑟发抖。
不断突破能力圈
第二点就是不断突破能力圈。
巴菲特2003年抄底中国石油豪赚百亿、2008年突袭比亚迪、2011年买入IBM,2016年买入苹果科技股豪赚千亿,他一直在突破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这个词,来来自于巴菲特,他是这样说:
如果你知道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比那些能力圈比你大五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很多人都静态、片面的理解巴菲特“能力圈”理论,实际上,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
从1956年巴菲特成立投资公司,学习老师格雷厄姆的五折买价值股,到合适的价格买成长型公司的可口可乐,中国石油,再到比亚迪、IBM、苹果这类的科技公司,2022年还买入台积电。
巴菲特这位“能力圈圣人”,几乎每一个阶段都给我们惊喜,他不断在尝试拓展能力圈的边界。
所谓“能力大一圈,成就大十倍!”
前天晚上和单仁老师一直直播,聊ChatGPT为什么突然这么火爆?
很多比较早接触到ChatGPT的朋友,可能感觉到人工智能的可怕,它从技术概念阶段,逐步扩展到了商业应用阶段。
那些依赖信息差和简单重复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人工智能专家汉斯的【人类能力地形图】,已经给出人工智能挑战成功的行业:象棋、围棋、死记硬背、算数,以及正在挑战的行业:语音语义识别、视觉、驾驶。
先知先觉者可以更好的借力人工智能提升效率和效能。
在2021年,人工智能在学习贝多芬所有的曲目数据后,续写了贝多芬的遗作《第十交响曲》,现在也有人在用ChatGPT续写《红楼梦》。
根据预测,在2023年产出的内容产品中,将有20%来自人工智能,到2030年,九成以上的新闻稿件都将由人工智能辅助完成。
以内容驱动的营销行业,将会迎来一波借力人工智能ChatGPT产出内容的大爆发,例如文案、图片甚至短视频。
虽然巴菲特不断告诫人们,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圈,但他自己就是一位“破圈”大师,通过不断学习,打破自己的能力圈边界。
我深度研究巴菲特80年投资经历,把它分为五个“能力圈”阶段,在每突破一个能力圈,巴菲特身价就至少增长10倍,从2500万到2.5亿~100亿~1500亿。
所以,没有什么最好的年代,也没有更坏的年代,只有更新的年代。
每一次时代变迁都会导致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大变局、大危机就像大海里面一次大的浪潮。
浪潮过去,高下立现。
我们的企业可能需要领航者的更迭,也需要企业家能力的破圈,先射击再校准、先行动再修正、先买入再研究!未来我还会把更多的深度研究、思考学习分享给大家。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