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 | 福建東南拍賣十周年秋拍TOP20排行榜

2019-10-16     摩爾沫兒2017

Hi~新朋友,記得點藍字關注我們喲

10月12日、13日,福建東南十周年秋拍以3場白手套、177,243,750元成交額、86.44%的成交率結束了一場「硬仗」。成績刷新了東南拍賣十年以來的記錄。

讓我們來盤點下2019年福建東南拍賣十周年秋拍TOP20排行榜

清康熙六十壽誕 御製耕織圖墨

拍品號碼054

估價(元)估價待詢

成交(元)55,200,000

專場:御賞—宮廷藝術專場

【箱匣題識】御製耕織圖墨(描金隸書)

【墨錠題識】皇清康熙甲午年(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康熙皇帝六十壽誕)

【來源】日本「榮豐齋」主人佐野·豊一舊藏

明 吳彬繪 五百阿羅漢圖冊

拍品號碼087

拍品材質描金漆箋 經折冊本

拍品規格27.5×17×9.2cm

估價(元)估價待詢

成交(元)17,020,000

專場:法喜—佛教主題專場

【裝裱】描金漆箋 經折冊本

【款識】文仲子吳彬齋心拜寫。

【鈐印】文中

【鈐印參閱】《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上)》P429,上海博物館編,2013年5月。

【出版】

1.《吳彬繪五百阿羅漢圖 宋旭繪標名五百阿羅漢圖》,中西書局,2010年。

2.《明代鄱陽湖佛寺舊藏 鄱陽湖步雲寺藏本》,西冷印社出版社,2018年。

【規格】高 27.5cm 寬 17cm 厚 9.2cm 圖記四開 羅漢圖五十開

【展覽紀錄】

法喜東南——明·吳彬繪《五百阿羅漢圖》特展,福建東南拍賣主辦,2017年

吳彬(明),字文中、文仲,別字質先,號枝庵發僧、枚隱庵主、枝隱生。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詳,流寓金陵(今江蘇南京) 。

他工山水,更擅長人物佛像,《圖繪寶鑑續纂》稱讚他「善畫人物,奇形怪狀,迥別舊人,自立門戶。其白描鬼怪尤佳,筆端秀雅。」

明萬曆期間,吳彬以能畫受到神宗皇帝賞識,被薦為中書舍人,官工部主事。其畫品畫史有「足敵趙孟俯,頡頏丁雲鵬」之譽。

郭懋介 田黃石 春江水暖薄意擺件

拍品號碼022

拍品規格高5.6cm;124g

估價(元)3,000,000~4,000,000

成交(元)7,475,000

專場:尚臻—壽山石雕夜場

款識:春江水暖鴨先知。石卿。

此田黃石重達124g,表面光潔無瑕,色呈橘黃,幾無格裂,放之田黃之中亦是難能可貴的珍罕精品,平滑的表面正適合雕刻場景式的薄意題材,作者以此雕刻「春江水暖」之景。

岸邊的高大柳樹垂下柔軟的柳枝,隨風拂動,成片的蘆葦交織掩映中,群鴨於水中嬉遊,更遠處則有船夫立於船頭,姿態悠閒地撐篙掠水,遠山明凈,一派清新的田園風光。

整件作品表現出生機盎然之趣,秀韻不凡的景致與壽山石潤澤的質地相映成輝,令人觀之動容。

郭懋介 荔枝洞石 羲之愛鵝鈕章

拍品號碼021

拍品規格14.1×4.7×3.8cm

估價(元)4,000,000~5,000,000

成交(元)4,370,000

專場:尚臻—壽山石雕夜場

款識:羲之愛鵝。丹青常見之題材也,吾今以壽石試圖之,未知尚可否。戊寅仲夏,石卿作於撫石齋窗下。

這件荔枝洞石體裁碩大、器型飽滿、質地純清,頂部略帶紅俏,蘿蔔絲紋從肌理透出,空靈繚盪,分外美觀。鈕頭以圓刀入刻,使用圓雕、高浮雕等手法,雕飾羲之愛鵝故事。

羲之、童子作休憩之態,群鵝分散各處,或伸長頸,或理鵝毛,或奔趨鳴叫,生動別致,神態各別。鵝之動態,與主人穩重的態勢適成對比,構思甚為巧妙,為石卿又一佳作無疑。

展覽:《卿其一生》-郭懋介大師回顧展,福建東南拍賣主辦,2018年。

郭祥忍 冰糖地荔枝洞石 望子成龍方章

拍品號碼012

拍品規格13.2×4.4×4.4cm

估價(元)2,800,000~3,500,000

成交(元)4,197,500

專場:尚臻—壽山石雕夜場

款識:祥忍。

這枚荔枝洞石裁切方正,形制端方,而質色尤為動人:潔凈通靈,瑩白皎潔似新鮮的荔枝果肉,輕盈的蘿蔔絲紋隱現其中,起伏如纖雲一般,正是荔枝洞石中的所謂「冰糖地」名品。

作者將其章頂圓雕古獸,線條圓融,古獸於渾然中又見天真趣味,正與荔枝洞石之清靈相得益彰。古獸下方又浮雕出一隻鳳凰作為裝飾,尾羽舒展,若迎風而動,更顯出飄逸空靈之精神。

近代 顧景舟制 掇球壺

拍品號碼268

拍品規格H:11cm,500ml

估價(元)3,600,000~4,000,000

成交(元)4,140,000

專場:凝華—紫砂茶器專場

蓋款:景舟

底款:景舟制壺

附:吳群祥證書

出版:《中國紫砂大師》P2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號曼曦、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壺叟、老萍,江蘇宜興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七大老藝人之一,被譽為「紫砂泰斗」、「一代宗師」。培養了如徐漢棠、李昌鴻、高海庚等一批紫砂大師,為紫砂事業的傳承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掇球壺」是紫砂壺造型中一件經典壺式,其造型像是把許多球狀和半球狀堆積到一起,故稱之為掇球壺。

紫砂史上,以清中期邵大亨所制掇球壺最為著名,大亨傳世真品鳳毛麟角,眾所周知,顧景舟先生對邵大亨及其作品推祟備至。

顧景舟所制「掇球壺」,比邵大亨之「掇球壺」略顯內斂,較程壽珍之「掇球壺」則更顯古樸,可謂博眾家所長。

此壺造型簡練、大方,球腹,矮頸。整壺色澤豐瑩,造型精緻,製作精良。身筒圓潤如寶珠,壺鈕亦作同式,口蓋直而緊縫,一彎小流前斂,壺把圓弧有力,整體比例得當,極具視覺美感。

郭祥雄 田黃石 群龍獻瑞隨形章

拍品號碼014

拍品規格7.5×4.3×2.2cm;91g

估價(元)2,600,000~2,800,000

成交(元)3,680,000

專場:尚臻—壽山石雕夜場

出版:《八閩瑰寶》P80,福建美術出版社,1992年。

印文:群龍獻壽(朱)

款識:祥雄。

鄭世斌 田黃凍石 楓橋夜泊薄意方章

拍品號碼024

拍品規格4.4×2.6×2.6cm;58g

估價(元)3,200,000~3,500,000

成交(元)3,680,000

專場:尚臻—壽山石雕夜場

款識:世斌。鄭。

這方田黃石裁切較為方正,在頗為「惜材」的田黃石中,有此形制實屬不易,加之色澤濃艷,絲紋清逸,寶光流轉,極為開門。觀之質地,勻潤純凈,把玩可覺醇厚溫潤,讓人心曠神怡。

作者依形就勢,近處借石皮雕刻石壁舟楫,遠處則雕刻雲靄繚繞遠山,營造出一種由遠至近,富有層次感的空間格局。同時借一塊潤美的石皮,淺刻一輪孤月。孤月上顯下隱,略帶斑駁,已然微沉,展示出一種深宵靜謐的氣息。

田黃石 行雲流水扁章

拍品號碼023

拍品規格5.2×3.2×2.1cm;76g

估價(元)3,000,000~4,000,000

成交(元)3,450,000

專場:尚臻—壽山石雕夜場

這枚田黃石形制飽滿圓潤,質佳通靈,寶光瀰漫,隱約有蘿蔔絲紋透出,乃田黃石中之翹楚。

作者不施繁縟之工,僅在表面雕刻幾縷飄渺的雲紋,線條舒展自如,形態空幻生動,頗具唯美空靈的意趣。底部海浪迭起,堆堆卷卷,與雲紋互相呼應,營造氣象萬千的美感。

清乾隆 御製十色八卦圖彩墨

拍品號碼053

估價(元)2,600,000~3,000,000

成交(元)3,220,000

專場:御賞—宮廷藝術專場

【盒蓋鈐印】

1. 集古堂(朱)

2. 正范心賞(朱)

3. 海人趙氏珍藏(朱)

4. 曾歸正范(朱)

【來源】張炯伯先生「集古堂」舊藏

張迥伯(1885~1969),名張晉,以字行,浙江寧波人。民國時期上海大收藏家、錢幣學家、銀行家,也是民國古墨四大藏家之一。

其父張美翊,曾任交通大學校長,清末著名學者、古文學家。畢業於上海南洋公學(今上海交通大學),後赴日本留學,就讀於宏文學院。

曾任明華銀行總經理、民建中央常務理事、民建中央常委。著有《錢幣學》《新莽貨幣志》《咸豐大錢考》等。

清康熙 御賜孫勷松花石硯

拍品號碼052

拍品規格14.5×10×1.5cm

估價(元)2,600,000~3,000,000

成交(元)2,990,000

【銘文】

硯背:以靜為用,是以永年

鈐印:康熙宸翰。

硯側:賜翰林院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臣孫勷。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

【著錄】

1.《中國の硯》P210,日本美術出版社,1998年

2.《名硯辨》P508,文物出版社,2012年

3.《文房至寶—硯·墨·筆·石印》P207,河出書房新社,2013年

【參閱】

1.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松花石苔紋硯

?出版於《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P96,台北故宮博物院,1993年

2.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松花石歲寒三友圖硯

?出版於《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P90,台北故宮博物院,1993年

3.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松花石嵌魚化石雙鳳硯

?出版於《品埒端歙:松花石硯特展》P60,台北故宮博物院,1993年

孫勷,本姓李,字子未,又字予未,號莪山、誠齋,德州人。李文科次子,長洲名宦孫繼嗣孫。康熙乙丑進士,官至翰林院提督四譯館、大常寺少卿。孫勷歷官康雍二朝,為人清慎,才華橫溢素有文名,與鄭板橋交好,被蒲松齡譽為「海內宗匠」。

清乾隆 田黃石雙鳳鈕閒章

拍品號碼526

拍品規格6×5.2×2.3cm,114g

估價(元)2,000,000~2,500,000

成交(元)2,875,000

專場:永壽—金石篆刻專場

印文: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白)

邊款:乾隆甲辰三月作於寶鼎齋,薰。

出版:《田黃賦》P144,台灣歷史博物館,2012年。

嚴復 行書《移疾》四屏

拍品號碼117

拍品材質水墨紙本 立軸

拍品規格104.5×28.5cm 約2.7平尺(單幅)

估價(元)600,000~800,000

成交(元)2,530,000

專場:墨趣—中國書畫專場

題識:為詡昌吾兄有道屬,弟復。

鈐印:幾道私印(朱)、侯官嚴氏(白)

釋文:朝來移疾臥虛堂,登屏文書日更長。鷗鷺近人情漸熟,簾櫳欲雨意先涼。紗巾自照清池影,蕊笈閒銷古篆香。莫恨微霞侵綠鬢,為渠歌盡少年狂。

出版:

1.《嚴復墨跡》P32-33,福建省美術出版社,2004年。

2.《嚴復翰墨》P39,福建美術出版社,2005年。

嚴復(1854-1921),原名體干,字又陵,號幾道,福建閩侯人,室名愈壄堂。十四歲習海軍,1877年赴英留學,譯《天演論》。回國後任福州船政學堂教習。1880年任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後升總辦,執教達二十年。辛亥革命後曾任北京大學校長。

齊白石為趙繼鼐篆 壽山石螭鈕對章

拍品號碼512

拍品規格6.5×2.7×2.7cm,6.6×2.7×2.7cm

估價(元)1,200,000~1,600,000

成交(元)2,070,000

專場:永壽—金石篆刻專場

印文:1.仲如(朱) 2.趙繼鼐印(白)

邊款:1.白石。2.白石。

說明:青島文物商店舊藏。

出版:1.《齊白石印匯》P155、P166,巴蜀出版社,1990年。

2.《齊白石印影》P68、P204,榮寶齋出版,1991年。

3.《齊白石篆刻集》P74、P283,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

4.《齊白石篆刻作品集》P145、P329,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年。

5.《覓珍集粹》P199,青島出版社,2005年。

6.《醉石風流——海上藏印集》P68,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年。

印面主人:趙繼鼐,字仲如,號三也,又號顏山,山東博山縣人,曾任山東省議會議員。

鄭世斌 三彩荔枝洞石 雲紋薄意方章

拍品號碼025

拍品規格14.4×2.8×2.8cm

估價(元)1,300,000~1,500,000

成交(元)1,725,000

專場:尚臻—壽山石雕夜場

款識:世斌。

這枚荔枝洞石形制修長,裁切方正,14.4厘米的長度與體量頗為霸氣,特別是上方一抹紅黃交織的巧色,更是嫵媚,無愧於「石中貴妃」之稱。

石章下方呈現晶瑩質地,潔白如荔枝果肉,觀之令人心動不已,又有蘿蔔絲紋隱現其中,如雲氣繾綣,給人以通靈之感。

作者呼應此蘿蔔絲紋,借色取巧,在印頂以薄意法雕刻出雲紋數縷,曼妙蹁躚,橙紅巧色若霞光一道,照透輕雲,可謂天人合一之妙品。

王文治 壬子(1792年)作 《鶺鴒頌》行書長卷

拍品號碼173

拍品材質水墨紙本 手卷

拍品規格30.5×278cm 約7.6平尺

估價(元)1,000,000~1,200,000

成交(元)1,610,000

題識:唐代帝王書,太宗、高宗最為卓越,閣帖所收太宗書頗有以高宗書誤入者,固由王著輩失考,然亦見其工妙不相上下也。明皇書,閣帖未收,乃其工麗一至於此,足知唐人重書法,帝王無不深進此道者。此頌辭旨藹如,微吟一過,令人增友於之愛,開元盛治信有本歟。壬子初秋,心農大弟屬臨並記。文治。

鈐印:柿葉山房(朱)、王氏禹卿(朱)、夢樓(朱)

釋文:唐明皇鶺鴒頌(文略)。

鑑藏印:磨兜堅室所藏書畫記(朱)、益齋平生真賞(朱)

鑑藏者:

1.章綬銜(1804-1875),字紫伯、紫白,一字子伯、子檗、子柏、仔百,又字縈若,別號瓜纑外史,別署古鄣子之苗裔,室名磨兜堅室、讀騷如樓、讀漢書樓,浙江歸安(今湖州)人。貢生。工詩善畫。精於鑑別,家藏書畫甚富。同治間應延修府志。

2.許增(1824-1903),字邁孫,號益齋,別號榆園,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官道員,精校勘之學,光緒間刻《唐文粹》,另輯有《白石詩詞評論》,性喜書畫,收藏甚富。

題盒:筆墨精妙。八十四翁唐雲題。鈐印:唐雲(白)

包裝:唐雲題刻紫檀畫匣。

出版:《朵雲軒藏書畫精品》P201,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號夢樓,齋號柿葉山房,江蘇鎮江人。清文學家、戲曲作家、書畫家。

乾隆二十五年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充會試同考官,擢侍讀,出為雲南臨安知府,罷歸。曾掌教杭州崇文書院。

與翁方綱、劉墉、梁同書並稱「翁劉梁王」四大家。著有《快雨堂題跋》、《夢樓集》、 《蝶歸樓》傳奇等

王文治是清乾隆二十五年探花,亦是當時的著名書法家,與翁方綱、劉墉、梁同書並稱「翁劉梁王」四大家,又與劉墉並稱「濃墨宰相,淡墨探花」。

王文治的書法上溯二王,「余致力於右軍小楷垂五十年。」少年兼學歐陽詢與李北海,於唐人書法亦有研習,中年學禪,其書風瀟洒秀逸、恬淡和睦中又有蹁躚之美,得二王之精髓,又極具禪意。

此行書所書為唐玄宗李隆基的《鶺鴒頌》。

原帖書法醇厚腴美,神完氣足,遒勁中寓婉約,書出「二王」之間。

王文治曾於原帖上跋曰:「帝王之書,行墨間具含龍章鳳姿,非人文臣者所能仿佛,觀此頌猶令人想見開元英明卓逾時也。」可見對於《鶺鴒頌》的看重。

此作為王文治於壬子(1792年)所書,是年書家六十二歲,一改原帖醇厚之風,而呈現出王文治本人秀美雅致的書風,乃王文治中晚年書風之典型面貌,字形略成側態然而整體相互呼應、顧盼生姿,觀之令人神爽。

此作鈐印有「磨兜堅室所藏書畫記」和「益齋平生真跡」兩枚鑑藏印,前者為章綬銜鑑藏印,章綬銜是清嘉慶同治年間著名的書法家、收藏家,家藏書畫甚富;後者為許增鑑藏印,許增為清同光年間收藏家,性喜書畫,精校勘之學。

此帖經二人遞藏,可謂流傳有緒的王文治佳作。

惲壽平 層巒煙樹圖

拍品號碼174

拍品材質水墨紙本 立軸

拍品規格125.5×53cm 約6平尺

估價(元)1,200,000~1,500,000

成交(元)1,610,000

題識:深樹煙開澗路分,瀑泉時向靜中聞。翠微忽斷丹崖影,吞吐層巒是白雲。東園壽平。

鈐印:壽平之印(白)、正叔(朱)

鑑藏印:曾在方夢園家(朱)

鑑藏者:方浚頤(1815-89)則乃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字子箴,號夢園。官至兩廣、兩淮鹽運使,後授四川按察使。明鑑善藏,書畫珍藏甚豐,頗具盛名。存世著作有《夢園書畫錄》、《二知軒詩文集》、《忍齋詩文集》等。

裱邊題款:惲南田層巒煙樹圖真跡,福開森編歷代畫目第三冊三百十五頁十二幅,友夢園書畫錄均著錄。

拍賣紀錄:紐約佳士得,1991年11月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專場 Lot140 Yun ShouPing Treess in a Misty Mountain Range,USD 17,600。

著錄:1.《夢園書畫錄》P329,清代方睿頤編著。

2.《歷代著錄畫目》第三冊P319,福開森,台北編著,1993年。

惲壽平(1633~1690),初名格,字惟大,後改名壽平,改字正叔,號南田,別號雲溪外史,晚號東園客、草衣生,又號白雲外史,齋號甌香館,江蘇常州人。

精行楷書,得褚遂良神髓。山水、花卉均成就不凡,時稱「三絕」。晚年沒骨技法愈臻完美,畫風從工麗轉向淡雅,神韻更加突出。

與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吳歷合稱「清六家」,或稱「四王吳惲」。

方浚頤 (1815~1888),又作睿頤,字飲苕,號子箴,又號夢園,安徽定遠人。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取進士,同治八年(1869年)授兩淮鹽運使。歷任浙江、江西、河南、山東各道御史,兩廣鹽運使兼署廣東布政使、四川按察史等職。後退出政界,到揚州開設淮南書局。

著有《夢園書畫錄》、《二知軒詩文集》、《忍齋詩文集》、《古香凹詞》等,流傳後世。

馬成名(1940-),上海人,現為旅美著名書畫碑帖鑑定家。

1961年6月上海出版學校畢業,進入朵雲軒工作。

1981年移民美國。

1987年入職佳士得拍賣公司紐約分公司,歷任中國書畫部專家,中國書畫部助理副總裁,紐約佳士得中國書畫部主管。

1998年任佳士得中國書畫部資深副總裁、國際主管,1999年任佳士得香港分公司董事,2006年6月退休後,聘受任佳士得中國書畫部資深顧問至2009年正式退休。

撰寫有大量書畫碑帖考評文章見諸於報端雜誌。

陳達 芙蓉石 蘭花薄意章

拍品號碼030

拍品規格11.4×3.1×3.2cm

估價(元)1,200,000~1,500,000

成交(元)1,495,000

專場:尚臻—壽山石雕夜場

出版:《唯美壽山石雕陳達精品集》P79,福建美術出版社,2010年。

款識:世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

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戊子仲秋陳達刻。與石竹居。

任重 癸未(2003年)作 高士圖四條屏

拍品號碼146屏

拍品材質設色紙本 立軸

拍品規格92.5×33cm 約2.7平尺(單幅)

估價(元)800,000~1,000,000

成交(元)1,495,000

題識:

1.當流試茗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歲癸未太簇月寫此四楨於浴桐小館。任重千里燈下並題。

2.練予心兮浸太清,滌穢濁兮存正靈。和液暢兮神氣寧,情志泊兮心亭亭。任重寫。

3.王子猷當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耳?徽之對竹嘯詠良久,徐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任重千里濣硯寫其故實並記。

4.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彭澤令有此句。任重千里寫意。

鈐印:1.千里(朱)、任重之印(白)、美意延年(朱)

2.任重(朱)、為歡幾何(朱)

3.何可一日無此君(朱)、任重(朱)

4.平淡天真(朱)、任重(朱)

題簽:任重繪高士圖精品之一二三四。雲叔。

題簽鈐印:徐(白)、雲叔(朱)

任重(1976~?),字千里,山水、花鳥、人物皆擅勝場。曾在雲南省博物館、北京榮寶齋、四川省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多地舉辦個展。

出版著錄《金泥玉屑》、《揮麈煙嵐》、《任重畫集》、《任重精品花鳥畫》、《揮麈煙嵐》(第二版)、《千里快哉—任重中國畫作品》等。

林亨雲 高山石 百鳥爭鳴擺件

拍品號碼429

拍品規格29×28.5×16cm

估價(元)500,000~700,000

成交(元)1,265,000

拍賣場次遺珍—壽山石雕日場

款識:百鳥爭鳴,林亨雲。1978年5月。

「百鳥爭鳴」是深受民間喜愛的傳統民俗題材,此作為壽山石雕大師林亨雲精心雕制,運用分色取巧之法,所刻畫的又一力作。

作品中,孔雀傲然而立、鳴禽覓食而棲,或飛或止,各具神態,栩栩如生。

整作構思嚴謹、層次清晰,畫面正中偏左的「孔雀」是整件作品的核心,孔雀拖著未開屏的冠羽,腳爪牢牢扣住岩石,各類禽鳥在身邊飛舞,精巧入微、絲絲入扣,又十足傳神寫照,體現出作者對奇鳥的形態、物情的觀察、理解,不可謂不妙。

林亨雲(1930~2018),福建福州人。

早年從事木雕,師從陳發坦,七十年代改業壽山石雕,故技法多為木雕手法變化而來,擅刻人物、動物圓雕,尤擅雕刻北極熊與「海底世界」等題材。

技法亦多參考牙雕,所刻之熊形態多樣,大多為「一家親」「子母熊」等題材,形態上多擬人化。此類作品,多選擇焓紅石雕刻,以增加熊的體量感與皮毛質感的再現。

生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州市工藝美術特級名藝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Jgq020BMH2_cNUgXe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