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06 篇 原 創 主 文-
青藏高原,一直以來都是自駕愛好者心中的探險聖地,而一山(崑崙山)之隔的南疆,由於種種原因,名氣不如前者,其實也是個絕佳的越野探險目的地。
君不見19世紀斯文赫定等探險家就在這流連忘返嗎?
全新的越野通道進藏第九線,核心就在和田地區,上圖為和田崑崙天路,攝影@天空映像·丁丁
2018年,首屆全球探險旅遊論壇上,南疆的三地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均被評為中國十佳探險旅遊目的地!
今天,想和你聊聊和田這個以玉石聞名的地方,其實是被低估了的自駕探險聖地。
本文未標註圖片均來自和田攝影家阿迪力·那的爾,第3部分內容編輯自他的多篇撰文。
一、
和田地區,位於新疆最南端,南枕連綿崑崙山和喀喇崑崙山,直抵藏北高原與西藏交界,北入茫茫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與阿克蘇地區相連。
從高空中俯瞰,你會發現和田整體成扇形狀,像極一塊鋪在崑崙山腳下的地毯。
東西長約67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和田市距離烏魯木齊1513公里,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和田地區由南部山區、中部平原、北部沙漠區組成,南部山區處於崑崙山脈中段,高山成弧形橫貫東西,山勢險峻,峰巒起伏,其中慕士山(海拔6638米)是和田的最高峰。
慕士山只可遠眺,不可近觀,攝影@丁丁
這裡也分布著大規模的冰川,是塔里木盆地南部內陸河流的源頭,也是和田主要河流的重要補給源之一。
玉龍喀什河流自古因生產和田白玉,又稱白玉河,攝影@一皓
在高山大漠夾縫生存的中部地區,戈壁橫布,各河流沖積扇上分布珍珠般的平原綠洲,散落著風情各異的村鎮城郭。
戈壁綠洲
沙漠深處的綠洲-達里雅布依,攝影@丁丁
極端乾旱的荒漠氣候造就了非凡的山川大地,也鍛造了形態各異的地理地貌,大自然的原始風貌保留完好,美輪美奐。
大漠胡楊
不朽的胡楊
沙漠公路
崑崙山脈的北坡為淺丘低山區,和田崑崙天路就行進在這淺山地帶。
天路十八彎,攝影@丁丁
沿路可謂風光無限,峽谷、草場遍布。
夏季的崑崙牧歌
視線範圍內始終有巍巍雪山相伴,近3000米的視覺高差,一剛一柔的線條對比,使「萬山之祖」看起來格外高大、氣勢恢宏。
崑崙牧場
巍巍崑崙
二、
和田最早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十分久遠的年代,大約距今六七千年前,古稱于闐的和田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在今民豐、于田、皮山等地都已發現不少製作精細、用以生產的細石器)。
和田玉都城,攝影@一皓
與此同時,古稱崑山玉的和田玉被古代先民開採,作為一種珍貴物品,自崑崙山和田一帶,由近及遠地向東西輸送,形成比絲綢之路還要早兩三千年的「玉石之路」。
其中玉石之村-流水村和黑山村是玉石之路的兩大核心。
流水工作站城堡式的房子,攝影@丁丁
進藏第九線首次勘路隊員於黑山村口留影,攝影@一皓
這片古老的地域,不僅是古代玉石之路的發端地,也是絲綢之路南道的中心地段,歷來是聯結亞歐、非洲陸路交通的樞紐。
從於闐南越喀喇崑崙山或西走帕米爾高原,可達中亞、南亞乃至歐洲,東沿塔里木盆地南緣可入中原。
東西方經濟、文化、宗教等在此交流、融合,使其創造並演進出自己獨特的歷史和輝煌的文明。
于闐在沙漠和山之間守著玉路、絲路來往交通的要道,圖by《中國自駕地理》
早在伊斯蘭教傳入並占主導地位之前,襖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種宗教就相繼沿著南絲綢之路傳播到和田,與當地原始宗教一併在各地流傳。
其中佛教曾一度占據統治地位,和田曾是古代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之一,據考證也是佛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地區之一,彼時「佛寺林立、僧侶如雲」,有佛國之稱。
圖攝影@丁丁
保存達瑪溝小佛寺的博物館,@丁丁
20世紀被發掘的古佛寺、佛塔、古城遺址,諸如尼雅遺址、達瑪溝小佛寺、丹丹烏里克古城等等,都可窺見當時佛教傳播之興盛。
小佛寺里保存較為完整的佛像雕塑,攝影@VIP會員·四季藏香
殘存的壁畫尤可見其精美,攝影@VIP會員·四季藏香
和田的眾多古代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尼雅河、克里雅河、策勒河、和田河和桑株河等五個流域,其中和田河流域是古于闐國的腹心地帶,古文化遺址最多。
阿薩古城遺址坐落在策勒縣恰哈鄉阿薩村後的山上,攝影@一皓
千百年來,和田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歷經歲月更迭,穿越烽火硝煙,流傳至今。
兩河之間的三角形台地北部就是相傳建於900年前的阿薩古城遺址,決定佛教和伊斯蘭教生死存亡的最後一場戰役,據說在這裡發生,攝影@丁丁
使之成為自駕愛好者,展開觀光、探險、科學考察之旅的絕佳遊樂場。
攝影@一皓
三、
除了獨具特色的自然、歷史景觀,真正的和田之美離不開當地絢爛多彩的民俗風情。
關於這一部分,新疆攝影家協會會員阿迪力·那的爾再了解不過。
自青年時期就愛好攝影的他,無數次用飽含深情的鏡頭記錄下色彩斑斕的和田。
「我喜歡拍攝新疆民俗攝影。讓我俯下身去,更好地了解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也希望讓更多人通過我拍的照片,愛上祖國西部那塊神秘土地新疆和田。」
攝影家阿迪力·那的爾的白龍馬,轉遍和田各地,立下汗馬功勞!
他的鏡頭裡,和田各類題材無所不含:木卡姆、烤包子店的老闆、打饢人家、和田市夜景...
打饢
下面,不如我們一起透過阿迪力·那的爾的眼睛,看看和田那些美景、美食、美人、美事...
(一)維吾爾族的春節:諾魯孜節
諾魯孜節,是居住在天山南北的少數民族歡慶春天的節日,每到農曆春分這一天,冰雪消融,草木返青,我國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少數民族都要舉行祭祀儀式和慶祝活動。
為迎接諾魯孜節,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準備過節食品,節日當天,每家的一家之主都要第一個起床,在房屋正中點燃一堆松柏樹枝,將冒煙的樹枝在家人頭上轉一圈,預祝他們平安快樂。
太陽剛爬上山頂,人們就已經歡騰起來,「諾魯孜來了!」,隨著「諾魯孜老人」的宣告,慶祝活動正式開始了!
身著民族服裝的人們成群結隊地走家串巷,唱著由固定的曲調配上即興歌詞的「諾魯孜」歌,共慶節日。
別開生面的歌舞會是最讓人期待的,盛裝出席的人們,吹著嗩吶,敲著納合拉鼓和手鼓,彈著熱瓦甫,載歌載舞進行慶祝。
諾魯孜節中,各種小遊戲是必不可少的,斗羊、摔跤等民間娛樂活動使節日氣氛進入高潮。
斗狗
叼羊比賽
諾魯孜節當天最重要的傳統是煮「諾魯孜飯」,將九種穀物和各種蔬菜放進架在露天裡的大鍋煮成稠粥,用來憶苦思甜的「諾魯孜飯」有祈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意。
諾魯孜節過後,繁忙的春耕生產就開始了。
(二)吃貨打卡聖地:和田夜市
來和田,一定不能錯過和田夜市,占地20畝,260餘攤位,365天營業,夏天人流量最高達到5000!
在這裡你幾乎可以吃遍南疆美食,而且還有夜市快閃。
如果你認為新疆美食只有烤肉和饢,就大錯特錯了!
人聲鼎沸熱火朝天的和田夜市有各種充滿南疆特色的烤鵝蛋、烤南瓜、烤魚、拉條子、羊雜湯、鴿子湯…
不斷刷新著來自各地的人們對新疆美食的印象,吃盡興了,還可以和能歌善舞的和田人民一起共舞。
(三)幸福就是一個烤包子
烤包子,是和田維吾爾族最喜歡的一道美食,男女老少都喜歡。
如果夜市、巴扎(新疆集市)里美食太多,導致你有選擇困難症,進了非遺名錄的烤包子一定要嘗試!
(和田最有名的網紅烤包子店,據說每天可以賣出5000個!)
餡是用純粹新鮮羊肉做的,加上各種各樣具有新疆特色的調料,放入烤包子的坑裡烤制,熟了之後即可食用。
包好的生包子貼在饢坑裡經過十幾分鐘就熟了。
新疆各地烤包子的外形大多偏長方形,只有和田的烤包子看起來圓圓潤潤,外表焦黃誘人。
吃之前還要用刀子把烤包子底層的炭火渣子刮掉,掰開來,飄出裊裊熱氣,一股香味迎面撲來,卻沒有膻氣味。
一口咬下去,外皮香脆有嚼頭,羊肉香濃卻不膩,真是人間一大美味!
(四)醉美和田秋色
在和田,有一種美,是多彩的,有一種醉,是迷幻的。
在這裡,仿若置身童話世界中,讓你驚艷,讓你迷失,不願醒來,不願離開,和田有一種美,叫「秋」。
金秋十月,和田各地鄉村美景
十月,和田胡楊季
和田縣郎如鄉的墨玉河谷,是一條拍攝的黃金地帶。
每個季節都有她不一樣的美,金秋十月,是她最美的季節。
這裡可以作為一個攝影採風創作基地,從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渠首東南側的高坡一直到烏魯瓦提水利樞紐,都有好幾個非常不錯的拍攝點。
雨後也是拍攝的黃金時節,美麗的墨玉河谷見縫插針,或早或晚,不是每次都能有收穫,但只要你到達了、等待了,就會有結果。
(五)漫步和田團城
在和田,想欣賞具有民族特色的街區,想感受和田當地老百姓的生活點滴,想體會當地的歷史文化風情,一定不能錯過和田團城。
這裡處處飄散著特有的民族風情與韻味,步步透露出傳統與現代完美交融的氣息。
團城片區是和田市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城區,歷史上這裡是一個環境髒亂的花鳥蟲魚交易市場,一直被當地人們俗稱為「鴿子巷」,通過改造,現在已然一副新氣象。
漫步在團城,可以看到這裡的建築,以帶有天窗拱形的「阿依旺」風格為主,並以多種建築風格共存。
團城街區也能尋覓到很多非物質文化遺存,艾德萊斯綢、地毯、傳統手工藝品、和田玉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店也不少,當然,肯定少不了和田當地特色美食。
漫步團城,也可以和居住在這裡的老住戶們聊聊,感受他們的民族味、故土情,感受他們在黨的好政策和援疆省市的無私援助下生活的絲絲變遷,體會和田人民的日子越來越「亞克西」...
和田,有不絕的風景、精緻的美食、原始的村落、趣味盎然的民俗風情、小眾刺激的越野探險樂園……
被和田玉石光環照耀下的它的確是被自駕者低估了,想知道和田要怎麼玩,敬請期待我們剛剛勘路回來即將推出的進藏第九線和田段路書吧!
部分內容參考資料:
1、朱光輝.《和田,綠洲城市的崛起》;
2、編輯委員會.《和田風物》;
3、趙文定.《和田地區土地誌》;
4、吳保華.一帶一路建設中新疆和田地區文化旅遊業發展芻議;
5、程振山.和田的魅力;
6、張明強、權鵬飛.今日和田:大漠南緣的時空畫卷;
編輯|婉瑩;圖編|一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駕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自駕地理,對話框回復「入群」進入自駕交流群。
更多精彩內容/線路,歡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