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最美自駕線的關鍵節點,已悄咪咪開通了!|中國自駕地理

2023-03-08     中國自駕地理

原標題:滇西北最美自駕線的關鍵節點,已悄咪咪開通了!|中國自駕地理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445 篇 原 創 主 文-

自去年6月30日,德貢公路修了2年多的孔雀山隧道官宣貫通後,小編就一直等待隧道正式通車的一天。

事實上,儘管官方還沒驗收,發出相關通知,但自去年年底到今年年頭,已經有不少朋友嘗過「頭啖湯」了!

眾所周知,原來孔雀山埡口是全線的關鍵「咽喉」,冬春季大雪往往導致埡口封堵。

隧道打通後,作為滇西大環線西北閉口,連接G214和G219的德貢公路,將在大部分時間保通,這條危險與美景並存的風景線將會開啟一節新的篇章!

德貢公路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在雲南眾多知名公路中,德貢算是「老大哥」的存在了,大多為丙察察慕名而來的朋友都不會錯過它。

如今孔雀山隧道已通,道路也已全線鋪裝,以前多有顧忌的朋友們可以沖了!(ps.冬春季出發仍需注意天氣、道路積雪結冰問題,帶上防滑鏈以防萬一)

怎麼去德貢有很多種走法,文末將分享老邁狼最愛的一條線!

經常「翻臉無情」的德貢

在眾多自駕景觀大道中,雲南德貢公路稱得上「奇葩」

全程只有98.2公里,卻整整修了12年。修好之後也不安生,大雪、塌方、泥石流是「家常便飯」。

德貢公路塌方

許多人初識德貢,來自車友們發出來的照片:大雪過後,厚厚的積雪把路塞得嚴嚴實實,當地村民為保證出行,用推土機清除積雪,於是形成一條可供自駕車輛在雪牆間穿行的過道。

這幅畫面看上去可能有點「酷」,但實際上,不少自駕者對德貢公路是有陰影的

去年1月12日,德欽突降大雪,2名麗江藥材商人和6名青海遊客被困在孔雀山埡口的積雪路段。

當時的情形是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平均溫度只有零下8℃,最大積雪深度達1.2米,救援也頗為艱難。

(來源@中國消防)

2018年,為給紀錄片《進藏第七線》補拍鏡頭,老邁狼5台車在傍晚途經埡口時,也是招架不住一場大雪,被迫棄了1台車。

(最深積雪就超過50公分,路面、溝壑無法分辨,能見度不足兩米)

僥倖「逃脫」、滿載負荷的4台車下山路也不好走,由於原來的老路沒有鋪裝,彎度又大,輪子在濕滑路面走得戰戰兢兢。

這種情形下如果還遇上爆胎,就真的「臥槽」、「苦逼」了

此外,沿線夏季氣候多變、降水集中,加上山體松垮,頻繁落石,容易發生各種滑坡、塌方、泥石流,道路直接損毀「宕機」……

所以一年只能通行5-6個月,大傢伙戲稱:登珠峰有窗口期,走德貢公路也有窗口期。

不幸遇上這種情況,除了等還是等

不過如今孔雀山隧道通車,就能大大縮減冬季大雪封山時間了。

橫斷山裡的捷徑

德貢如此「難搞」,為啥長久以來,依然有那麼多自駕者前赴後繼?

如果沒有這條線,你會發現當我們在德欽看完梅里雪山,想要到直線距離僅50公里的丙中洛時,導航卻給我們規劃幾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路線……就很離譜,是導航的問題嗎?

無論怎麼走,都是各種繞,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實際上是橫斷山的鍋!

橫斷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多座山脈的組合。要找到它相當容易,當你把視線移到青藏高原的東南緣,川滇藏交界的位置,就能看到一塊扭麻花一樣的地帶。

在這裡,呈近南北向排列的7條山脈和6條大江,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被一條無形的繩索「束」在了一起。

(橫斷山地理範圍,我們熟知的四姑娘山、貢嘎、格聶神山、梅里雪山、玉龍雪山都在裡面,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要知道我國大多山系都是東西走向,橫斷山的「不走尋常路」相當於把東西方向交流的路給斷了

而事實也是如此,藏漢兩大文明儘管一直想方設法地交流,卻也因為橫斷山強大的隔離作用,沒有被同化成一個文明。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丙中洛天主教堂的感恩節,聚集了各種民族,其實這裡最早的原住民是怒族,後來其他族群順著橫斷山的走勢,從南北方向遷徙過來,才有了今天「人神共居」的丙中洛)

這一帶江河匯聚、山高谷深,海拔最高落差能達5000-6000米,山路難行、少數民族間的溝通也不易。

清朝末年,江西貢生黃懋材奉命從成都出差路經此地,眼看這一重又一重、橫阻道路的山川,不禁感嘆行路之難。

山高谷深,攝影@lion

行路都難,修路就更難了。順著橫斷山的走勢,山裡的路大多都是南北向,鮮有東西向的。

過去生活在德欽的百姓想去到貢山,就必須依靠古老的茶馬古道,繞道麗江、大理等外圍一大圈的地方,才能抵達山的那一邊。整個行程需要耗費三四天的時間,甚至更長。

冬季的孔雀山,來源@貢山發布

為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連接瀾滄江和怒江的德貢公路,相當於「斜」著插進地質複雜的橫斷山腹地里。

此前沒有一寸現成公路,完全是新開挖的路基與路面,而且受到雨季、雪期均長的影響,施工周期短,期間又總會水毀塌方……這也是為什麼短短不到100公里的路,要修12年之久。

(沿線地質破碎,來源@寂寞追風)

橫斷山的絕佳觀景台

除了距離夠近,德貢公路之所以這麼受歡迎,當然還有風光一絕的原因!曾經「左手地獄,右手天堂」的美名,吸引了一大波不走尋常路的自駕越野愛好者。

作為地球上最壯觀、最密集的高山峽谷區,橫斷山內的景觀值得大書特書,垂直自然帶之豐富是公認的——雪山、峽谷、草甸、冰川、湖泊、森林、丹霞地貌等自然美景氣象萬千,無數珍稀動植物欣欣向榮。

(這裡獨特的地質構造,容納了除沙漠和海洋以外的所有風景,來源@雲南廣播電視台)

最西邊的「三江併流」可以說是最典型、也最出圈的區域。

所謂「三江」,指的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在數座山脈的擠壓下,它們併流卻不交匯,其中最窄的地段,東側金沙江與西側怒江之間的距離為66.3公里,怒江與瀾滄江為18.6公里。

(三江併流地理示意圖,加上最西邊的獨龍江,則是「四江併流」,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2003年7月2日,三江併流的申遺現場,從報告陳述到審議通過,只用了18分鐘,且無異議全票通過!

(2002年,「三江併流」申遺中國代表團成員,地質專家梁永寧教授陪同國際專家對三江併流區進行考察,來源@雲南廣播電視台)

德貢公路連接瀾滄江和怒江,就穿行在三江併流核心區。

與其說是一條路,不如說是觀賞橫斷山的絕佳觀景台,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充分領會什麼叫「橫斷東西、溝通南北」「十里不同天,萬物在一山」

(三江併流地區,來源@雲南廣播電視台)

長期的地理阻隔、交通不便,也讓這裡的人文景觀保持著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一座名不見經傳的教堂、一個藏於深閨無人識的村落,每一處都是景點,細細品味或許還能發現藏彝遷徙的文化痕跡。

南極洛,供圖@圖蟲創意

維西傈僳族同樂村,攝影師@逍遙幫幫主呂品器

如果你的旅程從麗江開始,想走德貢公路,其實是有很多條路線。

最傳統的是直接走214國道到達德貢公路的起點,或者經巨甸,過塔城、奔子欄接上214國道。

下面給大家推薦老邁狼很喜歡的一種走法:

石鼓上353國道,順著金沙江一直北上,過巨甸,跨金沙江、順著香維線到達維西,雲嶺的風光非常棒,這裡還有滇金絲猴保護區。

然後走德維線過白濟汛,順著瀾滄江北上,經康普、巴迪、燕門,在30公里外的德貢大橋跨瀾滄江,就已經接上德貢公路了。

滇金絲猴,來源@維西電視台

這樣走德貢不用直接從起點開始,少走一段距離,同時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較為深入地體驗「一日游三江、跨四條山脈」!

12年,從路基貫通到全面柏油,德貢縮短了德欽到貢山的距離,今天,孔雀山隧道通車,解決公路冬季通行的難題。

希望原來過埡口的老路,可以繼續長期保留,畢竟那裡有很多自駕越野人的情懷和回憶,山頂那盪氣迴腸的雲山霧海,依然是一道不可錯過的風景。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想了解更多自駕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自駕地理,對話框回復「入群」進入自駕交流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be756f3be2ad696b4a976ae407579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