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237 篇 原 創 路 書-
額濟納旗的秋色,總要見一次。
王維《出塞作》的一句「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山野火燒」,揭開了唐軍與吐蕃在居延邊塞的劍拔弩張,而後的「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鵰」則展現了一副邊關秋色圖景。
如今時間流轉,居延邊塞早已不再,但卻依舊人流如織,成為今天的額濟納旗。
每逢秋天的陽光映照在內蒙古那狹長的行政區域上,額濟納旗總是最耀眼的那部分,旅行者為目睹胡楊秋色而紛至沓來,不過除了胡楊林,額濟納旗周圍也不乏美景。
走上這條額濟納旗賞秋自駕線,你除了會遇見絢麗多彩的額濟納旗,也將見到「塞上江南」的銀川、「河套明珠」的巴彥淖爾、「赴問蒼穹」的東風航天城、「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半城煙沙半城畫」的張掖、「武功軍威」的武威等等。
PS:當下疫情肆虐,暫不建議長途跋涉跑這條路線,可以先收藏起來,明年再跑。
額濟納旗賞秋自駕線路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胡楊薰染的秋天
(一)河套黃河段
蜿蜒曲折的黃河為西北帶來了富饒而美麗的草原,而它所沖積而成的區域,則演變成今天的河套平原。金秋時節眺望平原,則處處麥浪滾滾,花果飄香。
第一站 銀川
鳳落則銀川城起。
初到銀川,你會發現這裡湖泊、濕地星羅棋布,稻田、枸杞田相互輝映,與傳聞中乾燥又貧瘠的西北大地截然不同,好似江南中的一座城市。
一旦入秋,賀蘭山腳下的這座城市便熠熠生輝,傳說中的金黃點綴田野,白雲與湛藍卷蓋上方的天空,而最令銀川自豪的還是西夏。
西夏王陵,攝影師@宗剛(請橫屏觀看)
興慶區、金鳳區與西夏區共同組成銀川城區,許多旅行者會直接去到西夏區,因為那邊更靠近賀蘭山,一些人文景點也分布得更多,如那西夏王陵、賀蘭山等,也有諸如鎮北堡之類的影視基地。
事實上,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中的「踏破賀蘭山缺」所提的賀蘭山不是這個賀蘭山。
銀川明長城,攝影師@宗剛
但如果你想要在銀川乃至寧夏獲得更好的體驗,那麼坐落在金鳳區的寧夏博物館是一處很有必要逛逛的地方。
興慶區是銀川的老城區,因此景點也比較集中,其中作為老城區中心的玉皇閣與鼓樓,是旅行者不會錯過的兩個地方,夜晚也可以眺望燈火輝煌的銀川。
明長城與旁邊的公路,攝影師@宗剛(請橫屏觀看)
此外,南關清真大寺、南熏門、承天寺塔、海寶塔等地方,也都在附近,時間比較多時,可以一併逛逛。
或者去到河東機場東面的水洞溝,看一看中國最早的舊石器晚期遺址以及遊玩紅山湖、明長城、藏兵洞。
騰格里沙漠中的烏蘭湖,攝影師@宗剛
勘路者說:銀川旁邊就是阿拉善,同時也是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會的舉辦地,截至目前,阿拉善英雄會已經連續舉辦了16屆,今年第17屆由於疫情防控形式嚴峻複雜,延期到了明年也就是2023年5月1日到5日舉辦,所以大家都說,今年的阿拉善沒有英雄會。
如果你感興趣也想走沙漠的話,你依然可以從銀川過阿拉善左旗穿過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去到額濟納旗,這段路由於舉辦阿拉善英雄會的關係而修的很好。但是天氣不好或者風比較大的情況,沙漠的沙子會堆上公路,因此也需要注意安全。
自駕小貼士:銀川市距巴彥淖爾市約312公里,行車用時約3小時50分鐘;全程可走京藏高速G6,過烏海而到巴彥淖爾。
(二)京新荒漠段
在這一段上,巴彥淖爾到額濟納旗之間,除了無垠荒漠外,也就只剩下顯眼的G7京新高速。走上這條高速,眼前快速掠過的戈壁沙漠,有時也會令人感到枯燥。
第二站 巴彥淖爾
河套明珠。
出銀川,走上高速,前段一直都會見到賀蘭山與黃河,風景也一如人們所說的塞上江南,然而隨著遠離銀川,靠近巴彥淖爾,塞上江南的風光也會向大漠風光轉變。
黃河的一次「任性」轉彎,造就了富饒的河套平原,也造就了巴彥淖爾。這座在蒙古語中具有「富饒的湖泊」之意的城市,向來是旅行者的目的地。
烏梁素海湖,圖源@《新華社客戶端》,攝影@記者·李雲平
無論是那橫亘在城北的陰山山脈、經億萬年風雨雕琢的風蝕地貌,還是美麗的烏梁素海、廣袤的烏特拉草原,都是不可多得的風景。
如果你想看黃河的風景,就可以走上沿黃公路S315磴口一路到巴彥淖爾,倘若不趕時間,還可以一直去到包頭。
勘路者說:巴彥淖爾到額濟納旗可以一路走京新高速G6,值得注意點是,沿途兩邊的風光都是戈壁與沙漠為主,高速服務區也很少,因此最好在上高速之前先把油箱加滿。
曾經就有不少旅行者遇到過半路沒油的問題,而在這段高速上,車子油量不夠乃至沒油的話,會面臨一些困難。
自駕小貼士:巴彥淖爾市距額濟納旗約666公里,行車用時約7小時10分鐘;全程走京新高速G7,過烏力吉蘇木後到額濟納旗。
(三)弱水戈壁段
我國古書中關於弱水的神話傳說很多,而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若拋開神話面紗,弱水其實是一條生命的源流,它從祁連山發源,在西天流雲、荒漠流沙下低沉緩慢地流淌,滋養了黑水國、駱駝城,以及居延。
第三站 額濟納旗
滿城鎏金。
每當秋季來臨,額濟納旗的人口密度會迅速拔升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究其原因,無非就是那蘊含某種魔力的胡楊林。
胡楊染黃的這短短一個月,便是無數旅行者不惜血本,也要湧向這座三萬多人口小鎮的時候,極端情況下,小鎮在一夜之間就需要接待超平日十多倍的人流量。
額濟納旗的胡楊,攝影師@宗剛
而這,也讓額濟納旗的建設快速發展,同時也開闢出多條成熟的旅遊線路。當然,旅行者更願意去的,還是那幾個名聲在外的地方,如黑城遺址、怪樹林、胡楊林旅遊區、大同城、紅城、居延海、策克口岸等。
如果只是為了胡楊林而來,那麼44萬畝原始胡楊林組成的旅遊區是必去的。金光四溢的胡楊林被S312、G331所串起,從一道橋到八道橋,這三十餘公里的公路兩旁,都是綿延成片的胡楊林。
額濟納旗的胡楊,攝影師@宗剛
若走S312,則有黑河相伴,若走G331則會橫穿胡楊林旅遊區。從映照著胡楊湖景的一道橋開始,到最後沙漠風光的八道橋結束,這當中的四道橋是張藝謀《英雄》里,章子怡與張曼玉決戰的取景地,更是人流洶湧之地。
電影《英雄》畫面截取,圖源@《英雄》
居延海曾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湖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中的弱水歸宿地,也是從俄羅斯伏爾加河東歸的土爾扈特人的第一個定居地。
居延海,攝影師@宗剛
但隨著時間推移、環境惡化,進入20世紀以後,居延海逐漸成為沙塵暴的源頭之一,後來隨著湖泊治理,居延海逐漸豐滿,清澈的湖水再度覆蓋,形成了「居延浩瀚」的景象。
提及居延海,那麼還需要提及居延漢簡。古居延為匈奴南下河西走廊的必經之地,漢武帝就曾在居延這裡築建長城,備戰戍邊。
而那時信件往來多為竹簡,但古居延所在是漠北邊塞,竹簡取材困難,但胡楊木、怪柳居多,因此便出現了木簡,或稱木牘。
居延漢簡。廣地南部永元五年至七年。官兵釜磑月言及四時簿。圖源@台灣省「中研院」
從1972年開始,我國的考古隊就曾在居延地區發掘出土過近兩萬枚漢簡,其中記錄著古居延的軍事地位與邊塞將士的日常生活,為後世研究漢代提供重要的文獻資料,後被評為20世紀中國檔案文化史的四大發現之一。
西夏是党項人所建立的一個政權,額濟納旗的黑水城,則是西夏時期設立的黑山威福軍司,《馬可•波羅遊記》中對此有所記錄,但後來被明軍攻陷,在沙漠中沉睡了六百多年。
黑水古城,攝影師@宗剛
如今我們所見到的黑水城,其實有兩個,一個是根據資料進行復原的黑水古城,一個是黑城遺址,後者許多部分已經被沙漠所掩埋,只剩下「斷壁殘垣」。旅行者聚集於此,也只是想要等待夕陽照耀西北角四座白塔的畫面。
黑城遺址,攝影師@宗剛
自駕小貼士:額濟納旗距酒泉市約378公里,行車用時約5小時40分鐘;自額濟納旗往南走G213,途經東風航天城,然後進入酒泉。
(四)河西走廊段
地域廣闊的河西走廊之上,絢麗的自然生態景觀、眾多的文物古蹟星羅棋布,「荒涼絕域」、「塞上江南」都是對它的概括,但其實,這並不足以展現這條走廊的全貌。
第四站 酒泉
玉酒泉。
離開額濟納旗往南走就會來到河西走廊中的酒泉,途中也會遇到東風航天城。
河西走廊示意圖,製圖@《地理公社》·杜卓異
如果你隨便問一個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哪個城市?/東風航天城在哪個城市?」,得到的回答往往是酒泉,但其實是在額濟納旗。
為了支持衛星發射基地的建設,額濟納旗府經歷多次搬遷。至於為什麼不直接在酒泉設立衛星基地卻又命名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避開真實、精確的地址。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長征二號,圖源@《新華社客戶端》,攝影@記者·琚振華)
如果剛好遇到衛星發射,也可以看到一些航天設施與火箭升空同框的畫面。
酒泉本身對旅行者的吸引力比不上隔壁的嘉峪關以及更遠點的敦煌,市中心的酒泉公園是一個不錯的散心處,園中擁有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漢式園林。
自酒泉往西過北大河,走個十幾公里也就到了嘉峪關市區,這座年輕的鋼鐵工業城今天倍顯朝氣,獨一無二的嘉峪關成為無數自駕旅行者的必打卡地。
可由酒泉繞路過去的卓爾山,圖源@圖蟲創意
勘路者說:酒泉的行政級別比嘉峪關更高,各種基礎設施跟住宿餐飲也會比嘉峪關好,可以選擇在酒泉住,然後去嘉峪關玩。
嘉峪關要看的風景是每天日出、日落灑在關上,土黃色的嘉峪關在日出的朝陽或夕陽的霞光下,呈現出一種如夢似幻的光彩,非常漂亮。
自駕小貼士:酒泉市距張掖市約207公里,行車用時約2小時25分鐘;自酒泉走G30連霍高速或G312,經總寨橋、臨澤縣而到張掖。
第五站 張掖
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張掖,別稱甘州,即甘肅的「甘」,當年隋煬帝會見西域諸國君主、使臣的地方,便選在張掖。
張掖可玩的地方比較多,但自駕旅行者去的一般有兩個:山丹軍馬場與張掖七彩丹霞。
軍馬場坐落于山丹縣,因大片開闊的綠色草地、飛奔的駿馬群而成為河西走廊上的熱門景點。
軍馬場,攝影師@宗剛
山丹過去幾十公里的焉支山,是這座小縣城最為著名的人文景觀,當年霍去病大敗匈奴,使得匈奴悲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說的便是這裡。
張掖的七彩丹霞在各種旅行攻略上經常被提及,反倒將馬蹄寺與黑水國遺址給遺忘了。
張掖七彩丹霞,攝影@鄧勛卓
黑水國遺址離張掖城區十餘公里,是弱水的流經地,東漢末年鄭康成所曰:「弱水出張掖」。
遺址雖斷壁殘垣,但依舊傲然,若想感受來自絲綢之路與河西走廊的繁華,這裡是不錯的去處。
馬蹄寺的石窟藝術較中國四大石窟有所差距,但如果拋去石窟藝術,這裡的自然風景不會讓你失望。
馬蹄寺,攝影師@yang123zxc
因坐落於祁連山山腳下,有著漫山遍野的翠綠草場、聖潔的積雪,以及如煙如織的高山瀑布。
法國《巴黎周刊》主編阿蘭•普濟曾感嘆道:「敦煌在中國,敦煌學研究在國外。但願驪學研究不要再步敦煌學研究的後塵。」
祁連山,攝影@zheng wang
而這話中的主角,就在張掖往武威的這一段路上,一個叫永昌縣的地方,準確的說,是縣中的驪靬村(líqián)。
驪靬村也叫者來寨,被稱為「羅馬村」,村子的特別之處在於,村中的居民雖然在民族上是漢族,但他們卻有著漢族人沒有的特徵,如高鼻樑、黃頭髮、有色眼睛。現代科學也對此進行研究,並證明村中的居民基本是羅馬人的後裔。
驪靬古城,圖源@金昌市人民政府
倘若去到村中的驪靬古城,就會在古城中的驪靬亭見到永昌縣人民政府所立的「羅馬東征軍歸宿碑記」石碑。
碑中提及:「公元前三十六年,漢朝西域都護府陳湯、甘延壽將軍率軍越蔥嶺,征匈奴郅支單于,收降羅馬人。漢文帝下詔將羅馬降人安置於番禾縣南照山下,置縣驪靬。」
張掖丹霞,攝影@eltonjohn1973
如果你想知道古羅馬遠征軍為什麼會出現在祁連山下,國內乃至國外,或許沒有比這裡更合適的地方。
勘路者說:去「羅馬村」的路比較長,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找找看。要是趕路的話,不建議去,會花比較多的時間。
自駕小貼士:張掖市距武威市約252公里,行車用時約3小時;從張掖往東走G30連霍高速或G312,經永昌縣後到武威。
第六站 武威
武功軍威。
從張掖來到武威,也就意味著即將東出河西走廊。
作為河西四郡之一,武威雖以武為名,彰顯「武功軍威」,但卻是一座文化名城,有西北地區第一大孔廟——武威文廟。
武威音樂樂器興盛一時,以《涼州詞》為音樂文化標誌。宮調曲的《涼州》,在達官顯貴、宗室名流間廣為流行。
武威出土的馬踏飛燕,圖源@甘肅省博物館
諸如孟浩然作七言律詩《涼州詞》,白居易《秋夜聽高調涼州》中所云:「促張弦柱吹高管,一曲涼州入泬寥。」
倘若對西夏文化有興趣,不應錯過武威西夏博物館,這是國內最重要的西夏文化博物館。
勘路者說:遊玩武威,不應該錯過的小吃當然是涼州三套車,走進城區北關市場,點一份「三套車」,就不算沒白來武威。
自駕小貼士:武威市距蘭州市約271公里,行車用時約3小時20分鐘;自武威市走G30連霍高速或G312,經古浪縣、天祝縣、永登縣,最後抵達蘭州。
第七站 蘭州
請給我一支蘭州。
每每提及蘭州,人們總會想起「拉麵」二字,但蘭州人往往會糾正你:「那叫蘭州牛肉麵」。
蘭州建城的時間並不算長,即使在秦漢征伐年間,也只是隴西郡的轄地,直到漢昭帝才置金城縣。
中山橋,攝影@VIP讀者·鄭建川
它在人們的認知中,除了地理上的中國中心,就只剩下西北節點了。人們在這個中心來來去去,鮮少有人停留,認真了解這座城市。
倘若你時間不多,那麼只需知道一面、一書、一河、一橋即可。
一面,自然就是牛肉麵,而一書,則是《讀者》。這本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雜誌,其出版公司坐落於蘭州。
讀者雜誌封面,圖源@《讀者+》
如果想去造訪,可以到讀者大道找到它,之後向西走入南濱河東路,在水車博覽園近距離感受「一河」——黃河。
水車博覽園再向西2、3公里,便是那「一橋」的中山鐵橋,鐵橋如今只供步行,正對著白塔山公園,如果想看一看獼猴,可以走完中山橋後進去。
蘭州的美食其實並不止牛肉麵,甜醅子、灰豆子、釀皮子、牛奶雞蛋醪糟等等都可以在街邊的小吃店品嘗到,因此不如在這裡酒足飯飽,再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從蘭州開始的遊玩線:
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遊玩食光·額濟納旗
手繪地圖,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額濟納旗的胡楊林秋色依舊是國內最美的,卻只有短暫的21天。
好在風景年年有,路線也夠經典,明年再相約也不遲。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