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251 篇 原 創 路 書-
雲南,茶韻飄香之地。
除了「唐」字以外,或許只有「茶」一字,能讓外國人一眼便想到中國。這也讓我們想到一個龐大到難以想像的群體——飲茶者。
無論是因茶而生的茶藝、茶道,乃至品茶鑒茶,都可以讓人藉此舒緩情緒,得到升華,並由此衍生出狂熱「信徒」。
這不,在上周剛剛完成一周「禪茶越野」活動的自駕地理讀者們,在武夷山的桐木關掃貨了「正山小種」,又琢磨著要去西雙版納收普洱茶……
因此,我們帶來這條雲南尋茶自駕線,將從廣州出發,一路高速飛馳,穿過「中越邊境小城」靖西、千年古城建水、大地畫卷元陽梯田,最終到訪雲南六大古茶山之一的倚邦。
(「禪茶越野」活動標及可愛的讀者們,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雲南尋茶自駕線路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倚邦,人在茶山青
第一站 南寧
一切都是嶄新的。
在全國的省會裡,要說存在感最弱的,南寧應該會被拉上榜單。
但每臨冬季,天氣漸冷,它卻會展露它的少女心——滿街的異木棉開始綻放,粉黛繁花掛滿枝頭,猶如春日般絢爛。
從市區往東南的邕江江畔,有一處青秀山景區,其素有南寧綠肺之稱,山不高而秀麗,水不深而清澈,是居民們常去的地方。
若論南寧人最喜歡逛的一條街,那必然是中山路。還有本地人說過:「來南寧不到中山路,都不算來到南寧」。
(南寧中山路美食街,攝影@VIP讀者·大嘴杯)
在南寧真的沒有一條街能像中山路這樣,受到全市人的喜歡。
這條一公里長的美食街道,滿滿地擺了數百個攤位,哪怕是一個吃貨,也很難從頭逛到尾,畢竟肚子在半路都吃撐了。
自駕小貼士:南寧市距靖西市約275公里,行車用時約3小時30分鐘;全程高速,自南寧開始走G7211南友高速、S60合那高速而到靖西市。
第二站 靖西
邊境小城。
一路高速風馳電掣,鑽進那八桂大地的山山水水裡,唯有靖西的山水能讓旅行者為之駐足。
(靖西的喀斯特地貌)
在靖西,鵝泉、通靈峽谷與舊州古鎮是絕大數旅行者會去的地方。
鵝泉
通靈峽谷位於古龍山旁,谷內最大的亮點還是那落差高達188.6米的通靈大瀑布,它雖然沒有德天瀑布那般聲勢浩大,但依然是許多旅行者的目的地之一。
在廣西,這種瀑布都不收門票
峽谷往西,則是舊州。
廣西「含水量」極高
這座中國「繡球之鄉」的最大特點,就是濃郁、悠閒的生活氣息,行走其中,既可以遇見琳琅滿目的繡球,也會聽得潺潺溪流穿過小鎮的聲音。
(舊州)
自駕小貼士:靖西市距建水縣約497公里,行車用時約6小時30分鐘;全程高速,自靖西開始走S60合那高速、G80廣昆高速而到硯山縣轉G8013硯文高速到建水縣即可。
第三站 建水
千年古城。
19世紀末的一聲炮響,一條從昆明沿著南盤江、南溪河的跨國鐵路——滇越鐵路,敲開了雲南的對外鐵路史,也讓建水進入了鐵路時代。
滇越鐵路滇段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雖然經過百年時光,這條米軌鐵路漸漸「銷聲匿跡」,關注它的人越來越少,但隨著電影《芳華》取景鐵路沿線的碧色寨,滇越鐵路再次走入大眾視野。
只是由於1米軌距的問題,無法與國內目前的標軌匹配,導致大多路段被拆除,只留下少數路段包括建水段在內,被開發成旅遊線路在運營。
建水的旅遊生態是成熟的,過往的旅行者提起這座城無不稱讚,從廟堂到市井,沒有一點張揚,那文廟、朱家花園、燕子洞更成為旅行者的必打卡地。
這座城它不僅沒有用各種奇怪元素裝點門面,反而是沉下心來,仔仔細細開發自身的東西,認認真真講清楚自己。
建水古城
在哈尼族的諺語裡,有一句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用它來形容哈尼族人在哀牢山創造的一個農耕文明奇蹟——元陽梯田,再適合不過。
元陽梯田,攝影師@宗剛(請橫屏觀看)
梯田位於建水南面的元陽縣,直線距離四五十公里,時間寬裕時,不妨繞路走一走。
每逢十月節,元陽梯田就會迎來最熱鬧的時期,這是一個在農曆十月,屬於哈尼族人的隆重節日。它在哈尼族人節日中的地位,就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屆時家家戶戶都會殺雞、殺豬來祭祀祖先。
元陽梯田,攝影師@宗剛
在十月節的最後一天,則會舉行長街宴,基本由全村的餐桌連接而成,長約一兩公里,電影《千里走單騎》就有一個長街宴的場景,非常熱鬧,如果遇上,千萬不要錯過。
若想欣賞元陽梯田的美景,推薦多依樹景區,這裡是拍日出日落的熱門景點,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自駕小貼士:建水縣距江城約345公里,行車用時約6小時;自建水開始走G5615天猴高速到墨江後轉G227到江城。
第四站 江城
一城連三國。
江城,這裡因三江環繞而得名,但最出名的還是「一眼看三國」。
三國界碑
它地處中國、越南、寮國三國的交界處,為雲南唯一一個與寮國、越南接壤的縣城。
江城一城連三國
同時,進入江城,就意味著開始進入瀾滄江流域,也進入亞熱帶雨林。
江城
因此,從江城開始一直到終點景洪的一段路上,一些人文、地勢地貌的變化也會逐步顯現。
雲南的河谷地貌
而在亞熱帶雨林里,道路會變得勾勾叉叉,彎彎曲曲,一會下到河流山谷,一會上到山頂林海,從而讓路上的風景變得非常漂亮,總能遇見令你心曠神怡的風景。
元江在哀牢山蜿蜒南行
自駕小貼士:江城縣距倚邦村約170公里,行車用時約5小時30分鐘;可走G219到象侖公路交匯處,後轉象侖公路去象明鄉,最後走倚邦公路便可到倚邦村。
第五站 倚邦
茶樹常青。
倘若要尋訪茶文化,那麼無法忽視世界茶樹源頭的雲南,而雲南的茶里,最出名的莫過於普洱茶。
作為我國的十大名茶之一,最初產於滇西南,號稱「武侯遺種」、「普茶」,後因集散於普洱府,在明清才被定名「普洱茶」。
(倚邦茶葉,供圖@倚邦貢茶歷史博物館)
談及普洱茶,倚邦是一個絕不能繞開的地方,而這也是這條自駕線上的重點。這茶歷經風雨、幾經輪迴,才成為朝廷貢茶,於清朝輝煌幾百多年,而促成這一切的基石就在倚邦茶山。
倚邦是雲南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與易武、攸樂、革登、蠻磚、莽枝齊名,也是其中海拔較高的茶區,因而多了幾許馥郁與細膩。
倚邦,供圖@倚邦貢茶歷史博物館
品一口倚邦,那苦澀與甘甜交融而又回甘醇厚的滋味,飽滿得讓人心醉,卓而不群的香氣隱現君子之風。
倚邦茶地位最高的時候,還是在明清時期,彼時茶馬古道西通歐洲,東到沿海,輻射世界,茶文化風靡世界,倚邦藉此登頂六大茶山之首,因而古道上尤以進出倚邦的馬幫引人注目。
那時茶客手裡若沒有幾份倚邦,都會惹來「你不懂茶」的論調。
(倚邦:中國普洱古六大茶山,茶馬古道官道起點,供圖@倚邦貢茶歷史博物館)
後來隨著清王朝衰落、列強強取豪奪,雲南戰亂四起,以茶為生的農戶和商人們被迫遠走他鄉,包括倚邦在內的多座茶山日漸衰落。
不過隨著戰亂遠去,國內經濟步入正軌,茶產業興盛起來,茶莊、茶廠相繼在倚邦建立,沉睡近百年倚邦茶再次煥發生機。據說,今天一份年份上百的倚邦茶可與黃金等價。
90年代的倚邦街,供圖@倚邦貢茶歷史博物館
而由於曾經的貧窮,讓倚邦村很多東西都捨不得拆,因此也得以保存下來,讓旅行者可以看到並感受倚邦的歲月痕跡。
自駕小貼士:倚邦村距景洪市約108公里,行車用時約3小時50分鐘;自倚邦村往西走倚邦公路、新發公路到新發村,再走孔明山公路到遷瑪村、勐養鎮,最後走G214即可抵達景洪市。
第六站 景洪
熱帶風情。
每年清明節後第7至第10天是西雙版納舉辦潑水節的時期,倘若有幸在此期間抵達西雙版納,那不如體驗一把潑水節帶來的歡樂。
當然,潑水節有一個規定,不潑孕婦、不潑老人。
景洪,西雙版納的州府,倘若忽略掉那些棕桐樹、椰子樹、描金繪彩的金頂,其實就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
景洪夜市,攝影@VIP讀者·大雄
這裡沒有令旅行者吐槽的物價奇高之問題,無論是旅行者還是本地人,這座城市一視同仁,精美而豐富的食物、特色而美麗的飾品,都會讓人無比坦然地掏錢消費。
告莊西雙景,來到景洪必須要去的一個景點,關於它介紹,相信很多旅行者都瞭然於胸,這裡就不再贅述。值得一提的是,景區內那金光熠熠的大金塔,其實是後來所建。
告莊西雙景(請橫屏觀看)
大金塔的四面皆有龍道,龍身精雕細琢,並搭以彩色的閃亮晶片,只需一見,便覺得惟妙惟肖。
勘路者說:告莊西雙景是景洪市一個熱門打卡地,基本是來到西雙版納的旅行者都會抵達的地方,它其實是一個當地文化廣場夜市,具有非常純粹的東南亞風情,可以在這裡好好休整。
從景洪開始的遊玩線:
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遊玩食光·倚邦茶山
手繪地圖,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雲南尋茶自駕線日程圖
食宿推薦
是時候,喝一杯,來自倚邦的茶了。
感謝倚邦貢茶歷史博物館提供的精美圖片!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