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
相信已經有不少朋友
在網上注意到一條讓人震驚的消息:
納木錯的聖象天門景區目前封閉
且有可能永久封閉
鑒於網傳消息
大多為謠言的「尿性」
有不少小夥伴樂觀地表示:
我覺得不太可能
那麼網傳消息是真的嗎?
實際到底什麼情況?
聖象天門
攝影@VIP讀者·魯由明
1、事件追溯
其實回顧以往,納木錯景區
(一般指南岸的扎西半島)
也不是沒有過
因大雪封山、道路結冰
或者道路整修而短期封閉的情況
那麼這次
位於納木錯北岸的聖象天門
也是因為類似原因
而不得不暫時關閉嗎?
我們從「秘境班戈」、「網信班戈」、「那曲融媒」
這三個官方公眾號
於3月31日發布的
「關於禁止在納木錯北岸自然保護區內開展旅遊活動」的公告里
確認了事情的真相:
聖象天門的確是已經封閉了
原因是納木錯北岸
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根據保護區功能區劃
環湖公路沿線內側的大部分區域
及環湖路區域均屬核心區和緩衝區
禁止開展旅遊活動
目前已在納木錯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
主要出入口設置遊客禁止進入提示牌
來源@網信班戈
看到這裡
大家或許有更深的疑惑:
雖然但是……
為什麼這麼突然?
當我們把時間線往前挪一挪
就會發現
3月25日至4月25日期間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
進駐西藏自治區開展督察
3月25日,拉薩召開督察進駐動員會議
來源@那曲融媒
而在督察組移交給那曲市的
首批信訪案件中
反饋了這樣一個問題:
「那曲市班戈縣青龍鄉納木錯聖象天門緩衝區內存在旅遊活動,有遊客穿越自然保護區;區域內無廁所,遊客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環境髒亂差」
……
所以整件事情看似突然
其實有跡可循、有理可依
那曲融媒於4月11日發布的標題名為
「高標準 嚴要求——那曲市各類督辦轉辦案件整改順利」
一文中,可以獲取到的信息
來源@那曲融媒
目前已拆除納木錯自然保護區內
已有的旅遊指示牌和景區指示牌
將原有的遊客接待站改造為
班戈縣納木錯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站
來源@網信班戈
那麼聖象天門還會再開放嗎?
據今晚九點視頻媒體採訪
班戈縣自然資源局(林業和草原局)
局長格桑次仁表示:
「按照相關要求,保護區調整優化的時候,如果優化到位可以進行生態旅遊。如果優化不成功,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則要求,就不能再旅遊了。目前具體時間不能確定,要等下一步調整優化完成後,再進行公示。」
2、如何讓環保更有溫度?
很多旅行者
都是通過遊覽我國的大好河山
從而萌生出一份
對祖國由衷的熱愛與自豪
從「天神的後花園」年寶玉則
到青海湖的鳥島、沙島
黃河源頭「姊妹湖」
——扎陵湖、鄂陵湖
再到南極和北極以外的
世界第三大冰川——普若崗日
如今又多了一個聖象天門
這些被戶外旅行者奉為人間天堂的地方
相繼因環保原因無限期封閉
下一個,又會是誰呢?
聖象天門
攝影@VIP讀者·鍾耘
旅行和環保的衝突
是個永恆的話題
理智上我們可以理解
感情上我們扼腕、痛惜
如今大多數景點已經被圈起來了
高額的門票、景區車
讓大家沒了個性化旅行的感覺
而想去看更獨一無二的大美風光
又涉及到了自然保護區的問題
專家所提出的
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
範圍是如何劃分?
哪些可以涉及、哪些不能去?
老百姓們兩眼一抹黑
於是經常出現一些誤闖
甚至遭遇過度執法的問題
雙方之間存在認知上的脫節
著名戶外徒步線格聶C線和V線
就因為涉及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
而無限期禁止穿越
好在格聶的其他徒步線路仍能進入
來源@格聶神山旅遊
現在我們最害怕的是
景點突然說封閉就封閉了
隨後也沒有推出相關解決方案
形成了一種思維慣性
「一封了之」的「一刀切」政策
當然很直接、很容易執行
但是否有更科學的方法可以嘗試呢?
比如設置一些規定或場景教育
讓大家真實體會到環境的脆弱
和環保的重要性
在做好環保的同時
適度地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
如何讓環保更加有溫度?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出謀劃策
· END ·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