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聞風喪膽的「家暴男」,20年後成了1000萬女性的「娘家人」

2021-02-23     ins生活

原標題:令人聞風喪膽的「家暴男」,20年後成了1000萬女性的「娘家人」

文| 正經嬸兒

出處| 正經嬸兒(zjshener)

2000年的一天,一家專為婦女提供婚姻諮詢服務的公司接到了一個奇怪的來電。

打電話的是一位男性,他問了很多關於家暴的問題。

以為他是家庭暴力施暴者,工作人員便好言相勸。

他連忙否定,稱自己是研究生,只是來做一下課題研究。

聽到是學生,工作人員和他聊了很多遇到的案例。

「中國有女性會遭遇到家暴的問題嗎?」

「是的,很多。」

01

這件事過去沒多久,一部名叫《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電視劇在各大衛視熱播了。

這是中國電視史上第一部關於家庭暴力的劇集。

飾演恐怖家暴男醫生安嘉和的是優秀青年男演員馮遠征。

而馮遠征,也正是那個打電話給婦女熱線的人。

在成為安嘉和之前,馮遠征不懂得家暴是何物。

為什麼會家暴?家暴是怎樣一步步嚴重起來的?施暴者是怎樣在外人面前隱瞞好自己禽獸的一面的?

馮遠征有很多問題。

為了更好了解安嘉和的生活背景,馮遠征也做了很多的調查和訪問。

可那時候,關於家暴的信息太少了。

大多數夫妻把家暴當作家務事,被人知道了羞恥、丟人,沒有人會因為打罵分手、離婚……

周圍問不出個所以然,較真的馮遠徵才想到給熱線打電話的。

從工作人員那裡,馮遠徵收獲頗多。

拍攝現場,他主動將心得體會分享給導演和女搭檔梅婷。

「我應該這樣打你。」

「我的表情會是這樣。」

「可能我會有這樣一個弄疼你的動作。」

入戲的馮遠征,很快從平日裡溫文爾雅的形象中抽離出來,變成了一言不合就對「妻子」拳腳相加的大壞蛋。

即便他提前做過解釋,可他「真實」發瘋的樣子,還是讓梅婷以及現場的工作人員怕了。

他不是馮遠征,他就是安嘉和。

每次家暴片段錄製完成後很長一段時間,劇組的女同事,都拒絕和他說任何話。

連他們都這樣,就更別提看了電視的觀眾了。

頭一年,全世界都在罵虐待了小燕子和紫薇的容嬤嬤。

很長一段時間,飾演了容嬤嬤的李明啟老師走在街頭時常會遇到陌生人的辱罵。

而現在,大家的憤怒又發泄在了安嘉和身上。

「如果他沒有相似的經歷,怎麼能把形象刻畫的如此深入人心?」

「如果他對家人好,怎麼會被挑去演這樣一個角色?」

「他結婚了吧?他的妻子真可憐。」

馮遠征是優秀的演員,不是偶像明星。

儘管劇集火了,他依舊騎著自行車上下班,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

可有那麼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的自行車輪胎無論怎麼修補,過一會兒又癟了。

後來他才知道,是認出他的觀眾氣不過,用扎車胎的方式報復他的。

有一個街頭巷尾都熟知的代表作,是每一個演員最大的夢想。

可這個代表作,卻成為了插在馮遠征身上的雙刃劍。

忍忍吧。熱度過去大家就會把他忘記的。

馮遠征自我安慰。

可他沒想到,這個經典的角色被一代又一代的普通觀眾念叨到了現在。

尤其當家庭暴力愈發被人重視的時候。

他的經典劇照、台詞一次次被翻出來。

安嘉和也一次次被作為負面典型被各大媒體報道轉發著。

很多網友說,馮遠征內心真強大。

辱罵也好,報復也好,被誤解也好,似乎他從來沒想到去澄清些什麼。

如果是一般演員,黑歷史被做成表情包可能會懊惱。

馮遠征倒沒有。

除了加入娛樂的行列自我調侃之外,他甚至主動以安嘉和的負面身份成為了反家暴的代言人。

比如今年11月30日反家暴日這天,馮遠征又分享了他參加相關會議的照片。

外人怎麼看,馮遠征不在乎。

對他來說,只要妻子相信他不是安嘉和,就足夠了。

02

從1993年領證到現在,馮遠征和妻子結婚已經快30年了。

現在介紹起兩人,大家會說他們是馮遠征和他的太太梁丹妮。

而在結婚的頭十年,他們被稱做梁丹妮和她的老公馮遠征。

梁丹妮比馮遠征大8歲,也比馮遠征先紅。

所以他們兩人的感情周圍人都不看好。

離婚女配軟飯男,女明星養小白臉。

八卦的人多,什麼難聽話都說出來了。

可馮遠征奉承愛情至上,只要感覺來了,沒人能把他從喜歡的人身邊帶走。

他跟梁丹妮說,你沒想好,我就願意等。只要你是單身,我等多久都沒有關係。

馮遠征不是激進衝動的,他說等,只是默默守護著,沒有以死相逼,也不會做任何出格衝動的事。

後來梁丹妮有點被他打動了。

她試探著問馮遠征,她不想要小孩,如果和她結婚,他也許不會有自己的孩子怎麼辦?

沒想到馮遠征立即就同意了。對他來說,伴侶才是第一位的,孩子是可以再商量的事。

其實梁丹妮也是對馮遠征有感情的。

只是作為一個更加成熟的女性,除了衝動,她還要考慮到許多事。

最終是馮遠征的堅定給了她勇氣,在反對聲中,她嫁了。

一段婚姻幸福與否,只有經歷婚姻本身的人才明白。

婚後,有了依靠的梁丹妮繼續著她蒸蒸日上的事業,而暫時沒有太多好劇本的馮遠征主動承擔起了家內的大小事。

即便放在現在來說,把家庭放在事業之前的男人,還是會被大多數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的。

更別說在更傳統的社會環境中了。

馮遠征和梁丹妮卻彼此理解、互相尊重。

梁丹妮事業順利的時候,馮遠征願意支持輔佐她。

馮遠征暫時沒有取得成就的時候,梁丹妮不會去歧視抱怨他。

婚姻不是戰爭,夫妻不應該分出個你死我活。

若感情觀、世界觀、是非觀達不到一致,那最好不要開始共同的家庭故事。

但一旦選擇共同相守,那便應該彼此看到對方閃亮的部分,並借著這束光,奔跑向更遠更美好的方向。

面對來之不易才組成的家庭,二人堅定不移的選擇了後者。

馮遠征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

他愛演戲。

只要有空,他便會潛心鑽研不同的角色,去學習別人的表演手法。

在家裡,他也會和梁丹妮一起討論專業相關的問題。

馮遠征在幾年的時間裡積累下來了很多的拍攝心得。

他的認真,也為他拿到演好安嘉和這個角色奠定了基礎。

03

婚結了快10年。

40歲的馮遠征終於以家暴男的形象逆襲了。

結果,又有人誤解他了。

原來不是軟飯男,是家暴男。

這簡直更可惡。

人們又一次勸梁丹妮清醒。

而和馮遠征相處了這麼久,梁丹妮當然更了解丈夫的性格。

這次她沒有猶豫,心情也沒有大的波動:嫁給馮遠征,是我這一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在那之後,馮遠征迎來了事業的高峰。

與之相反,梁丹妮漸漸接不到什麼她感興趣的工作的。

不像男演員職場生涯長,無論哪個年紀可選擇的角色都多。

女演員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齡,劇本大多只剩下婆婆媽媽的配角可以挑。

這樣的落差,曾經讓梁丹妮情緒出現了起伏。

她害怕世界變大的馮遠征會遇到其他的機會,愛上其他的人。

甚至她開始有了「是不是我應該給他生個孩子才能拴住他」的想法。

馮遠征不願意梁丹妮這樣做。

他明白,女人生孩子是有風險的,尤其是高齡產婦。

再加上《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之後,他更深切了解到婚姻中女性所面對到的困境。他和梁丹妮說,我們的生活不需要孩子的。

馮遠征心裡知道梁丹妮在擔心什麼,他也知道只有他能給妻子安全感。

在那之後,不管出席什麼場合,他都儘量和妻子一起出現。

只要有空,他還會成為廚房裡掌勺的那個大廚。

就算出差,他也會時不時打電話回家,叮囑她應該注意的事項。

惦記著一個人很簡單。

能幾十年如一惦記著同一個人,很難。

從三十多歲,到六十歲。

馮遠征和梁丹妮的愛沒有變,他們依舊能坦然的手牽手在街上走路,親吻,能夠毫不掩飾地分享著對彼此的崇拜。

他們並沒有想過拿這段婚姻去向別人證明什麼。

愛情,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

閒暇時光,梁丹妮在網絡上記錄著兩個人的生活。

馮遠征生日那天,她寫了一篇名為《我的完美男人》的情書。

生活中他是個知性的好男人,他以他的的真誠、善良和熱忱打動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

他是個令無數的觀眾影迷們所熟知的好演員,他雖然是這樣一個為大家所矚目的公眾人物,但他特別地潔身自好,在演藝圈兒這麼多年從無緋聞。

歲月如梭。而今我的遠征,他始終還是那個我最早認識愛戀著的他。

他身上所擁有的這一切的美德,也從未有過任何一點點的改變。而且不但一直深刻地影響著我,還影響著周邊的很多人。

要是說他有了什麼改變,那則是他比起過去更加成熟,也更為優秀了。

這樣一個優秀的好男人,永遠都值得我去敬仰,值得我去愛戀!

04

「馮遠征老師犧牲了自己的名譽為全國人民普法,真不容易。」

在馮遠征的微博下面,有網友這樣為他惋惜。

可不能否認的是,的確因為他認真的塑造,才讓大多數人第一次認識到了家暴的殘忍和恐怖。

家暴的受害者不僅僅是女性。

家暴也不僅限於身體上的傷害。

如果不把這個婚姻中陰暗的角落曝光在陽光下,那世界上就會有無數個受傷的、沉默的受害者生活在被傷害的陰霾里。

電視中的安嘉和讓人害怕。

現實中,馮遠征卻帶著他的角色,給了受害者直面現實和改變現狀的力量。

如果說有人問優秀的演員存在到底有什麼意義。

馮遠征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人們總說,文藝圈變了。

很多人想要進入這個行業,不是為了成為優秀的榜樣,而只是借著所謂偶像的人氣賺快錢和爛錢。

前輩們的真本事還沒學會,負面新聞倒是一件又一件的發生。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中國永遠不會再出現任何一部像《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樣影響力極大、又能引發社會思考,改變現狀的優秀作品了。

現實里,我們不需要安嘉和。

可是,我們卻需要很多馮遠征。

一個好演員,一個好丈夫,一個好人。

聽上去,這些標籤都很容易獲得。

可真正能做到極致的,又有多少人呢?

作者簡介正經嬸兒,專欄作家,一支筆,兩隻貓,心比文字更熱些。微信公眾號:正經嬸兒(zjshener)。本文經授權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v5y3HcBMMueE88vm3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