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倒計時1天,這家人的秘密藏不住了

2022-02-07     ins生活

原標題:過年倒計時1天,這家人的秘密藏不住了

還有一天就過年了,今年春節,各地年俗頻上熱搜。

從廣東的行花街、擺年例,到湘西的趕年、長龍宴.....

雖然不少地區還因為疫情原因不得不原地過年,但今年的年味兒確實格外的濃。

不同的民俗與文化,聯繫起林林總總的社群。

迸發出的不止是年味兒,更是當代人對歷史、文化傳承的看重。

提起對歷史的傳承與詮釋,不能不提去年熱播的兩部年代劇。

一部《覺醒年代》,在網上颳起了主旋律「文藝復興」。

不僅入選2021年度流行詞,還被網友建議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必看片單。

另一部《山海情》,同樣出道即C位,播出時間連續霸榜各大衛視收視榜,某瓣評分一路飆到國劇最高。

視覺中國

《覺醒年代》的故事開始於中國自辛亥革命後最混亂也最黑暗的時代。

那時中國未開民智,老百姓最大的愛好是抽大煙、看殺頭。

喚醒民眾之難,難過走蜀道、上青天。

但依然有那麼一群人,在絕望中振臂高呼,用身體開路,最終將少數知識分子的覺醒,變成了人民的覺醒。

覺醒年代

而《山海情》的故事則像是覺醒年代的接續。

九十年代初期的西海固,黃土覆蓋,人民生活窮困潦倒。

窮到七成人都吃不飽飯;窮到兄弟三人只有一條出門的褲子。

但就是在這樣的一片土地上,來了一群扶貧幹部,帶著技術、科學、新觀念。

慢慢地,一朵朵浪花,匯成大海,一窮二白的他們,在漫天黃沙里種出了良田萬畝。

山海情

《山海情》和《覺醒年代》,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人物主體,可其中的精神卻一以貫之——

「中國人天生具有不畏艱難的品質,總能在絕境中找出新路,把黑暗變為光明。」

《山海情》故事的最後,男主帶著後輩們回村原址考察。

最初的禿山困地,如今變回了綠水青山。

《覺醒年代》熱播後,人們發現安徽合肥建有這樣兩條路。

一條名為延喬、一條名為集賢,他們的盡頭,都連著繁華大道。

視覺中國

想來,這也是我們這代人開始推崇年代劇的原因——那些來自過去的艱苦,在今天,無不收到動人的迴響。

時代在變化,後浪變成前浪,青年換了一茬又一茬。

但信仰之火、精神之火仍然熊熊燃燒,在這片土地上不斷傳承著,不斷給今人以力量。

年代劇的熱播,代表著信仰與精神的延續。

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樣是時代的重要母題。

回看過去的2021年,傳統文化儼然已經成為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春晚開始殺瘋了的河南衛視,憑著中國節日系列刷了一整年的存在感。

在《唐宮夜宴》中,1500年的唐俑被復活,從《千里江山圖》再到神都洛陽的皇宮大殿,14位舞者,在歷史的畫卷之中翩翩起舞。

時而活潑靈動、時而整齊劃一,用翩翩舞姿,帶今人穿越古今,回到那個開放、包容、浪漫的盛唐。

不少觀眾感慨:「本來對歷史沒什麼興趣,看完節目後,居然想去重新領略大唐盛世。」

唐宮夜宴

還有端午奇妙夜的水下飛天節目《祈》。

由舞者扮演的仙女著綠裙、執綬帶,在深水中翩遷起舞,揮灑自如。

節目一出,曹植《洛神賦》中的翩若驚鴻、宛如游龍,自此在現實中有了參照。

但美,絕不是河南衛視想表達的全部。

在那些美輪美奐的節目中,我們能看到歷史與現實的對仗呼應。

一場七夕奇妙游,飛仙與金剛同聚龍門石窟、花木蘭與戚家軍共同保家衛國,飛天夢與航天夢交相輝映。

古有渾天儀、觀星台,今有航天人、空間站;

從前我們「不知天上宮闕」,如今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東方ic

幾千年歷史沉澱下來中國人的精氣神,被今人用科技還原。

這是文化的傳承,也是文化的前進,更是獨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不管是主旋律年代劇的熱播,還是傳統文化的破圈,這背後都離不開國人對傳承二字的重視。

它讓那些普通又偉大的先輩從紙質書中走出,走進三維世界,帶給今天的我們以力量。

也令傳統文化之美穿越千年風霜,震撼我們的感官與心靈,為曾共同擁有這段文明而熱淚盈眶。

而拋開宏大敘事,落在每個小家中,傳承同樣至關重要。

現代社會把每個人都變成了一座孤島,我們以個體為單位,分散在天南海北。

一個家族的文化傳承就是紐帶,它把家族裡的每個成員串起,提醒著我們對家的那份歸屬感。

傳承的形式有很多種,也許是道絕味的菜,也許是門獨特的手藝,也許是個老物件.....

它們的呈現形式不同,但內核殊途同歸——所謂傳承,更多的是傳承家風,而家風,則流淌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視覺中國

這是一個四代同堂的幸福之家。

奶奶喜歡下廚房研究研究菜譜,爺爺偏愛坐在客廳下棋喝茶,追憶往昔歲月崢嶸。

三個孩子則分別在不同城市,忙碌事業、照顧家庭。

老大是個儒雅隨和的白領,獨自打拚,建起了自己的小家,有一位溫柔賢惠的妻子和活潑可愛的兒子。

老二是公司里雷厲風行的高層,工作時不苟言笑,可當他卸下精英的一面,面對妻子總是溫柔又帶點慫。

精緻的二姐愛social,也愛shopping,萬人迷的外表下,藏著風風火火的急性子。

他們是當代最典型的大家族,年輕人在外奮鬥,長輩頤養天年,一家人一年到頭難得齊聚。

但他們又有著共同的根,儘管生活狀態各不相同,但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卻從一而終。

兄弟姐妹三人,不管工作還是生活出行的代步工具一定是豐田混動。

因為這是從他們的父輩那代,就傳承下來的對美好生活的標準。

在爺爺尚未成為爺爺的時候,他是豐田混動的第一批車主。

那是混動車鳳毛麟角的年代,在絕大多數人不理解何為混動的時候,爺爺率先看到了它的潛能。

和其他電車相比,豐田混動車系電池基本不出故障,使用壽命長,且能自發電,不必在維修和充電上花費大量時間與金錢。

而和普通汽油車相比,豐田混動則更加經濟耐用,油電混合,能輕鬆應對各種出行場景。

同時,豐田混動節能環保,在物質條件並不豐裕的年代,它既滿足了爺爺對尖端科技和品質生活的追求,也不會為經濟帶來太大負擔。

在那段為家庭奮鬥的日子裡,是豐田伴爺爺走過了他的黃金歲月。

支撐著他平穩走過每一個岔路和坎坷,為他的每一次抉擇提供底氣,最終建立起今天的大家庭。

如今,三個在外奮鬥的孩子,也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雙擎車作為自己的座駕。

老大的妻子懷了二胎,顧家的他需要更大的空間,在價格合理、節能省油的同時,擁有寬敞的座位及後備收納空間的豐田混動,是他的最優選。

老二平時工作忙碌,每次關上車窗,低行駛噪音的混動車就可以還他一片寧靜。

老三的性格風風火火,豐田混動起速快,行駛平穩,既保證衝刺速度,又能保障駕駛安全。

從前的奮鬥青年變成了爺爺奶奶,當年的孩子也已為人父母,而豐田混動始終陪伴在這家人的身邊,見證他們各自的小家誕生。

車的款式在更新變化,不變的是一家人牢不可摧的感情。

豐田在這家人的心中,早已不是一輛座駕那麼簡單,它代表著的,更是一種踏實、奮進的生活方式。

也許每代人的夢想不一樣,但他們認真生活、拼搏上進的樣子都一樣。

也許奮鬥的姿勢有不同,但他們對家庭的守護與信賴卻相同。

豐田混動是大家族穩固的聯繫,也是小家庭幸福的見證。

而傳承一詞,也同樣根植在豐田混動的品牌基因里。

從97年第一輛雙擎車投放市場開始,豐田便將混動技術不斷應用在每一款熱門車型中。

在繼承環保理念的同時,豐田始終關注當下流行趨勢,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環保用車體驗,向著更強動力、更低油耗、更低排放的目標邁進,力求引領混合動力普及的潮流。

就像豐田的品牌文化一樣:Today for Tomorrow(今天為了明天)。

豐田始終保持著如同車輪滾滾向前的熱情,在每一個今天進步不息,只為未來更好的亮相。

隨著25年的傳承與發展,今天的豐田混動,兼具美觀與性能、品質和價格,已成為國內汽車市場上不容忽視的重要存在。

豐田混動,已然走進千家萬戶,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的主流之選,成為他們值得信賴的家庭成員。

未來,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豐田,將會一直在傳承與創新的路上。

陪每位車主爬陡坡、過坎坷。

為活在當下的每個家庭賦能,更為奮鬥者的美好生活賦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866d3dbd63b912957b783c61cd5ba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