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華明
編輯 | 阿越
出品 | 人間後視鏡工作室
2月10日,83歲的王福祥先生在老家吉林白城逝世。他是普通的東北老頭,也是耀楊的姥爺。他跳廣場舞,撿破爛,看新聞,躺著,跟家人相處,老年生活沒什麼特別,只是他選擇用短視頻的方式記錄下那些日常,因此跟460萬粉絲有了連接,被眾人親切稱作「姥爺」。
過去的一年裡,姥爺多病多災,三次住院接受手術。去年2月份,姥爺偷摸著出門遛彎,他自知行動遲緩,想給背後駛來的計程車讓道。路滑,他摔倒了,右胳膊先著地,導致肱骨骨折。接受手術後的大半年時間裡,姥爺的右手依然無法伸直,有時他疼得齜牙咧嘴也不吭聲。好不容易,致命的心率失常控制住了,腿部血管堵塞逐漸讓姥爺行走不便,一走道就疼。姥爺看著醫院拍的影像,笑稱堵塞的血管是閃電,又感慨,「心剛命不隨」。去年八九月份,姥爺接受了腿部手術,三個月後,又因肺炎住院了,猝不及防。
住院前,姥爺對耀楊說玩笑話,讓他帶著回老家。姥爺跟廣場上那幫老頭玩不到一塊兒去。耀楊原本想著,等姥爺出院,去三亞為姥爺買套房,讓他生活舒適一些。耀楊過去顧忌網上他人的目光,怕招來非議,但現在,他只想用賺來的錢給姥爺提供最好的東西。姥爺沒能出院,但終歸回到了老家。
姥爺買瓜都挑大個頭的,愛人也要最好的。去年的2月10日,姥爺向粉絲們展示唯一一張19歲的照片,是在黑龍江雙鴨山煤礦上班時照的。他調侃那時候的自己有著「羞澀的眉眼,略帶一絲稚氣」和「不拘一格的髮型,沉穩中帶點狂傲」。那時姥姥在吉林,出於想念,給姥爺寄了十多封書信,於是姥爺就回了吉林,「為了愛情,放了前程」。
在姥爺的回憶中,姥姥是挺美觀的人,手巧,能用針線繡出花朵和鴛鴦。那時候他跟姥姥不是特別合適,但是姥姥當時是最好的。1957年倆人結婚,姥姥癱瘓後姥爺一直照顧著她,直到2007年,姥姥去世。雖然姥爺教導耀楊,找最合適的,別找最好的。但當耀楊問他,如果讓他再選一次呢?姥爺還選最好的。
十幾年裡,孩子們想過給姥爺再找一個伴,但沒太合適的。姥爺軸,犟,沒什麼朋友,也因為視頻帳號被許多人關注後,身邊的人開始舉著手機對著他,姥爺有些憋屈。他想過融入群體,總是失敗,他索性一個人跳舞。拎著音箱在廣場上外放舞曲被小區住戶控訴太吵鬧之後,姥爺就戴上耳機靜默地一個人跳舞。
跟年輕時候相比,耀楊發現,姥爺這幾年發獃的時間更長了。偶爾姥爺會孤獨,不跟人說起,但情緒外露,總能被人發覺。偶爾姥爺也會心焦,可能並沒有什麼緣由,當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不被打擾後,姥爺又能自己恢復樂觀。只是恢復所用時間有時是幾小時,有時候持續一個月。
心情好時,姥爺跟人講起當天發生的事情會格外有趣,大多時候他很樂觀。「耀楊他姥爺」這個快手帳號,是因為姥爺撿破爛回來不停叨咕碰著的趣事,不理會人是否願意聽,耀楊於是記錄下姥爺那些家長里短和愛恨情仇。
去年十一月底,耀楊對快手描述過他眼中的姥爺:姥爺不抱怨人生,遇到困難迎面而上,不去思考為什麼,不矯情,但是他並不是沒腦子,是一個實幹者。他對工作認真,頂著大雨撿破爛,不是缺錢,只是想去。
父母過世早,姥爺不識字,在舅舅們的救濟下靠給人放豬、吃百家飯長大。後來姥爺在吉林農村種地,經常和牛羊在野草地上過夜。到長春市區後,靠著撿破爛養活家中六口人,那時候撿破爛還挺掙錢。現在姥爺不愁吃穿,依然跟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依然見著破爛就撿。撿破爛是姥爺的業餘愛好,碰上較值錢的破爛,姥爺會留給環衛工人和靠撿破爛為生的乞丐。一天出門兩三趟,在附近小區能撿上價值幾十塊的破爛,當作鍛鍊身體,姥爺就滿意了。小區原本不允許撿破爛,但鄰居們默許姥爺這麼干,姥爺愛乾淨,不給人添麻煩。他將破爛整理成方塊,疊放在院子裡,做好防潮措施,攢夠一定量再叫回收廢品的人拉走。
他在快手上分享過一次「交易」過程,積攢了一陣的破爛總共換取205元。他還給院子裡的流浪貓喂了糧。
工作認真之外,姥爺有自己的娛樂和審美。有時候他撿的衣服洗洗就穿,有時候買的貴衣服他也不穿。他喜歡買不常見的奇怪玩意兒,比如沒人買的假的大金戒指,特大號葫蘆,他覺得好玩買下後真派上了用場。
耀楊及親友在訃告中寫:幽默感伴隨了姥爺的一生。在耀楊眼裡,姥爺對生活的看法莫名戳人笑點,不是可以安排、設計出來的。姥爺生死都看透,只要求快樂,想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待著,或者選擇一種他喜歡的方式一起生活。每天別人吃飯、遛彎、跳舞,他也吃飯、溜彎、跳舞,但他招人喜歡的點是,同樣的事情,他跟別人做出來不一樣。他對於事物的反應,對於生活的想法很特別。
耀楊還說,姥爺表演慾望強烈,不怯場。他看老年人拍的快手視頻,加以比較後,覺得自己的視頻更有趣。他配合年輕人玩耍,穿潮服,了解網絡熱詞,大部分時候反應不強烈,但還是願意去嘗試。他任由小輩們開玩笑,笑罵他們「道反天罡」,意思是竟然敢如此逆轉跟長輩之間的相處規矩,但在他那兒,這不是貶義。就在三個月前,眾多親友包圍著姥爺,為他慶祝83歲生日。耀楊用手指沾著奶油往姥爺臉上抹了幾點,逗他玩兒,姥爺一手抓住耀楊的脖子,將耀楊的頭按進奶油蛋糕里。
在耀楊和親友的眼中,姥爺一直簡單,善良。他熱愛拍段子,喜歡看粉絲歡樂的評論。他會因為黑粉的攻擊而面紅耳赤,也會因為街上有人認出他而高興得手舞足蹈。他會逢人就「顯示」自己的社交帳號,也會在別人困難時伸出援手。耀楊及親友發布的訃告里寫:姥爺著重交代,晚年的「網絡生活」是他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住院期間,耀楊不時在網絡上代為分享姥爺的病情和治療進展:徹夜關節疼痛,發展到肺部器官炎症;炎症擴散;上海和北京的醫院大夫會診;確診患上間質性肺炎。去醫院的路上,耀楊問過姥爺,服不服老?姥爺說,到死也不服,能服嘛。住進重症監護室的兩天裡,姥爺托護士轉達給耀楊一句話——他有點害怕了。轉到普通病房後,姥爺在病床上用扎著針管的手抓水果吃,赤腳蹺二郎腿躺著,還在病床旁揮舞毛巾扭秧歌,讓粉絲們「別給臉喪喪的」(不要不開心),「馬上老子要出院了,樂起來。」前兩次住院,姥爺同樣如此,總讓人別惦記,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康復。
直到這回病情反覆,身邊病友們都已經出院,姥爺的狀態變差了,耀楊知道,姥爺需要陪伴了。耀楊問姥爺怕不怕死,姥爺說,怕,轉而又說,怕也沒招。對姥爺而言,病苦是無可奈何、也許令人害怕但不能服的事情。
在最後的日子裡,姥爺對一切都有所準備。耀楊跟姥爺確定,等到要依靠機器維持生命的時候就放棄治療,維護最後的尊嚴。耀楊還為姥爺錄下視頻。姥爺說,在哪兒打滑哪兒卸犁,走一步看一步。他告訴粉絲們,認識看自己短視頻的孩子們是最大的幸福,是最榮耀的,「姥爺,就開始走了。」訃告發布在快手上後,評論區里一些人無法接受,有人請求以後無論如何不要隱藏姥爺拍過的段子,更多人祝願姥爺一路走好。
去年母親節,姥爺在快手上講述了一段過往:16歲時,他去大爺家跟著幹活,干成年人一半的活,妹妹和母親一塊兒生活。某天,他收到妹妹託人捎來的信,得知母親患病。等花費兩天時間步行回到家中,見到西廂房裡被子散落著,他知道母親已經過世了。直到現在,姥爺依然很遺憾。
去年春節前夕,姥爺看望過逝去的祖輩和姥姥,站在雪地上跟他們對話:我來看看你,過年了,也不知道你在那邊過得怎麼樣。你放心吧,我現在是挺好的,最好。現在咱們家裡吧又添人了,咱們重孫子聰明伶俐。網絡上很多孩子喜歡我們,照顧我,幫助我,陪我玩,開心。爺爺奶奶,爸媽,順利的話,我來年還會回來看你們的。要是不順利呢……不可能不順利。我小王繼續快樂地活著。我走啦,新年快樂吧。短視頻末尾,姥爺獨自在雪地上行走。
王福祥(@耀揚他姥爺)談論他眼中的時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M8c3HcBDlXMa8eq-q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