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荔枝在後台留言:為什麼有的債券基金,短期內會突然出現暴漲暴跌,有個基金一天跌了24%,像最近的原油基金一樣,這跌幅太嚇人了,不是說好了,債基追求的就是穩穩的幸福嗎?
看到這個消息,小錢也差點驚掉下巴。
在我們的印象中,債券基金是一個穩健的投資標的,如果你去銀行買債券基金,基金經理大概會跟你說,這貨是低風險投資,可以替代銀行理財。
雖然收益不高,但是絕不會一天就跌去1/4啊!
A股每天最多也就跌10%,要達到這個跌幅最少也要3天,難怪這位荔枝要懷疑自己買到假基金了。
這隻基金叫華商回報1號混合(002596),之所以一天跌24%,是因為上海華信集團相關債券違約,中證指數公司大幅下調了16申信01的估值,由33.8元下調至12.5元左右,下調幅度高達63%。
而華商回報1號的持倉中,16申信01占比高達38.92%。
對債券基金而言,若重倉的債券出現實質性違約,其殺傷力要遠勝於股票基金。
16申信01債券違約其實早有先兆,2018年,評級機構就將該債券的評級下調到了C,此後就一直維持在C的評級。
國內的債券評級一共可分3等9級,AAA級為最高級,而C級是最低級。
在新浪財經裡面輸入債券代碼,比如16申信01的代碼是136698,然後在債券基本資料里可以看到債券評級。
一隻債券基金,將40%的倉位投資於評級最低的C級債券,這騷操作小錢是服氣的。
除了踩雷,還有一種情況會導致債券基金出現較大跌幅,那就是基金分紅。
最近債基突然開始大面積的分紅,有好幾個會員在群里問班主任,說自己的債券基金正趕上分紅,卻突然跌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就是基金分紅了,該會員拿到了97.27元的現金分紅,但是基金跌了0.96%,虧損96.41元。
債券基金分紅會導致凈值的下跌,比如某債券基金凈值1元,採取現金分紅的方式進行分紅,每份分紅0.1元,那麼分紅之後基金的凈值就變成了0.9元,結果就是凈值大跌10%。
這種情況,無非是將你的一部分持倉變成了現金,左口袋的凈值變成了右口袋的現金,沒啥損失。如果你想繼續持有基金,將分紅再買入就行,如果想持有現金,就不用採取任何操作。
上面說的是基金暴跌,之前還有荔枝反應自己碰到過基金暴漲的情況,小錢這裡也一起說說。
去年9月18日,混合基金中金瑞祥A的凈值大漲252.69%,從1.0976元變成了3.8711元。
而持倉相同的C類份額漲幅僅為0.78%,顯然,這不可能是因為其持倉的股票或者債券大漲導致的。
這種基金凈值異常上漲的情況,通常都和大額贖回有關。
我們知道,除了貨幣基金和ETF基金,持有不足7日賣出基金會收取1.5%的懲罰性贖回費率,並且這個費用是全額計入基金資產的,這對份額已經很小的基金來說,很容易就出現凈值大漲。
中金瑞祥A當時的規模僅為0.01億元,已然身輕如燕,來一陣風,當然就刮到天上去了……
另外一種凈值暴漲的原因,是基金凈值的四捨五入導致的。
打個比方,A基金有1億份,現在突然贖回9999萬份,單位凈值原本是1.01248元,四捨五入,保留到小數點後三位是1.012元,捨去的這0.00048元,會在剩餘資產中變成收益。
千萬別小看了最後的這0.00048元,9999萬份就是47995.2元,相比剩下的1萬份,相當於每份多出了4.79952元,結果就是凈值暴漲474%!
上面說的是四舍,如果是五入,那結果就是基金凈值暴跌。
一般人買債基,圖的就是一個安穩,結果不是暴漲就是暴跌,小心臟根本就受不了啊~
那要怎樣才能避開債券基金的暴漲暴跌呢?注意以下幾點就行:
1、看規模
規模太小的迷你債券,儘量避免買入,上面提到的華商回報1號規模僅為0.8億元,這類基金不僅容易暴漲暴跌,還有清盤的風險,在投資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
但是,債券基金的規模也並非是越大越好。俗話說「船大難掉頭」,債券市場本身流動性就不如股市,如果規模太大,一旦出現突髮狀況,要減倉、換倉就會很困難。
另外,規模太大,管理難度也會增加,市場上可選的優質債券就那麼多,規模大你就必須得選一些相對較差的標的,難免會攤薄收益。
2、看持倉
持倉太集中的債券基金,要儘量避開,一旦重倉債券出現實質性違約,基金就會跟著大跌,前面的華商回報1號單日暴跌24%就是前車之鑑。
3、看評級
重倉債券評級太低的基金,儘量遠離,反正像華商回報1號這種重倉40%C評級債券的基金,小錢是萬萬不敢碰的。
4、看持有人結構
如果機構持有比例過高,就存在被巨額贖回導致單日暴漲暴跌的風險。
中金瑞祥A的持有人中,機構占比高達88.66%,機構有點風吹草動,就容易出現巨額贖回。
看清這幾點,選出的債券基金,就不會暴漲暴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