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迪的四合院為何價值過億?

2019-09-12     毅家之言

2004年,傳媒大亨默多克以每平米4萬元人民幣、總價1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買下故宮東側北池子大街上的一所四合院。2013年11月,82歲的默多克與44歲的鄧文迪結束14年的婚姻,這所四合院歸至鄧文迪名下,彼時,這所四合院已價值過億。

鄧文迪每年都要帶著女兒回北京,住幾天四合院,去年的暑假,她們就在這棟四合院裡落腳。鄧文迪非常看重中國文化,她希望四合院能讓女兒更好感受中國元素。

這位全球最「成功」女性看問題很準,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禮儀,都濃縮在一個四合院中,了解中國,沒有比四合院更合適了。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就是一個一個院落的交織與關係。

而四合院,則是最終的勝出者。

3000多年前的西周開始,中國已經有了四合院的建築形制,漢代更是增加了風水元素,從選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陰陽五行的說法,到元朝時,北京已經形成了大規模四合院住宅,後來經明清完善,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眼中的四合院。

在北京,四合院曾是人們最主要的居住建築,大到達官貴人、鴻商富賈家族,小到平民百姓的住所,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填充起整個北京,像一張巨大的網兜起了他們世世代代的生活。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中有庭院,故為四合院。一般來說,整個建築呈「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則稱為三進院落,當然還有四進、五進更高端的,《紅樓夢》賈母住的就是五進四合院。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奧。

四合院的格局非常符合中國人的性格,它的外觀一般是封閉式的,不顯山不露水,走進去卻自成天地。這是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特徵的寫照。

另外,中國傳統家庭倫理道德和宗法禮制在四合院中也都有跡可循。按照血緣關係和尊卑長幼,四合院一般遵循著「北屋為尊,兩廂次之,倒座為賓,雜屋為附」的位置序列,完全是傳統社會倫理文化的縮影。

正是因為四合院有著如此豐富的內涵,所以有人說它是一部由磚石寫就的史書。

雖然在今天,倒不必循舊於尊卑等級,但四合院作為居家的地方,其所倡導的長幼有序,各居其室,白天其樂融融,夜晚歲月靜好的生活畫面卻仍然是每個中國家庭的終極追求。

所以當代不少設計師都將四合院概念植入在作品中。

2016年,周光明率領下的「朱周空間設計」帶著最新的作品——優山美地D區40#樣板間,參加了享有「歐洲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義大利 A'Design Award設計比賽。

次年4月結果揭曉,這個作品獲得了室內設計銅獎,這個獲獎作品的核心理念,就是四合院。

立體四合院。

優山美地D區是北京的一個以類獨棟、合院為主的別墅項目,風格是新中式,有且需要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核,而四合院,無疑是最好的表達。

但脫離了胡同的四合院,只會變得邯鄲學步不倫不類,況且優山美地D區所在的中央別墅區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片區,更適合的是別墅的生長。

所以設計師將四合院作了外形上的變異,將傳統的四合院扁平形態向縱向演變,此即所謂立體四合院。

依然將傳統四合院的概念植入,但卻是個「垂直」的院落,傳統四合院的一進二進三進,即為立體四合院一層二層三層,稱謂形制不同,但功能關聯卻同出一源。

功能上,立體四合院的1F為客人來訪時的社交區,對應傳統四合院的倒座房(南房),立體四合院2F主要為父母以及兒童房、書房,對應傳統四合院的東西廂房,立體四合院的3F為主人的主臥室空間,則對應傳統四合院的北房(正房)。家庭的主活動區域則是在B1與B2,兒童娛樂區、室內庭院及多功能式的家庭活動區,相當於傳統四合院的庭院,屬於家庭成員間的交流空間。

在傳統四合院裡,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固定的「站位座次」,今天的社會當然不必沿襲這一套,實際上,傳統觀念中的「站位座次」,到今天則可以視為「各自獨立、彼此關聯」的表達,所以設計師在優山美地D區的立體四合院內,打造一個「適得其所」的空間。

所謂「適得其所」,意為所有家庭成員都有一個舒適的空間,而無偏頗,家人在空間裡面可以各自獨立,但卻又可以隨時關注到彼此的動態,如果說四合院是老祖宗的智慧,溝通則是現代家庭最需要的關鍵。

傳統四合院對居住的觀念在於「重道輕器」。

從居住本身來看,「器」即為今天的室內設計、軟裝,所謂「居住為體,器物為用」,意為好的室內設計和恰到其處的裝飾,可以提高居住品質。

傳統四合院的「器」多不勝數,門口有上馬石、拴馬樁、泰山石敢當,門後有座山影壁、抄手游廊,大戶人家更是設計假山池塘,清朝用「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小姐胖丫頭」來形容北京四合院生活,而「天棚魚缸石榴樹」都是「器」之所在。

不過,傳統四合院的「器」更偏向雅趣、玩趣,到了今天的立體四合院,則更加強調生活藝術。

今天的「器」,是主人品味的表現,更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在優山美地D區,這種「器」就是根據真實使用習慣理解而營造。

比如,在傳統四合院影壁的地方,優山美地D區用的是帶鏡子的隔斷式屏風,背後一顆羅漢松,呈現的是主人含蓄內斂,卻又熱情迎客的性格;再比如優山美地D區的軟裝中,大量運用胡桃木,茶室的坐榻、茶桌、餐廳的餐桌框架都是胡桃木材質,木質古樸天然,質感光澤,溫潤如玉,更重要的是,胡桃木色濃淡適宜,不像楓木色輕浮,也不像紅木色老氣橫秋。

另外,和傳統四合院總愛吸納古董藝術品一樣,優山美地D區也大量使用藝術家作品,當代雕塑家蕭長正、畫家譚行健、馬長青的多個原創作品列席期間,不同的是,後者全部為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尊重當代,收藏當代,這則是跳脫於傳統四合院之處。

生活並非形制,更重要的是生活本身,立體四合院的要義在於:借四合院的形制,述說當代生活。說到底,這是優山美地D區立體四合院有別於傳統四合院的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rQrOW0BJleJMoPMFhK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