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語:給孩子做肉丸子時,不要加這種東西,不然咬不動嚼不爛
我兒子十個月了,前幾天去體檢,查出有點貧血,醫生說可能是平時給孩子吃肉太少了,確實是這樣,自從孩子能添加輔食以來,除了吃雞蛋、兒童水餃外,就是麵條,給孩子吃肉確實太少,醫生囑咐我們要多讓孩子吃瘦肉,在醫院回家以後,我就在網上查找各種寶寶輔食的教程,特別是關於肉類的一些做法,網上好多都說可以把豬肉打碎以後,做成丸子,孩子特別愛吃。
我也決定買點豬肉給孩子做點丸子吃,由於醫生說吃肥肉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買了瘦肉比較多的後腿肉,豬肉最近實在是太貴了,我們這邊28一斤,買了很少一點就花了我17塊錢,但是無論多貴,只要是對孩子身體好,就值得買,之前我也做過幾次手工丸子,老婆吃完給我的反饋就是,味道很棒,但是口感上有點差,吃起來有點硬,咬不動,嚼不爛,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原因,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我每次做丸子都加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導致丸子太過於勁道。
很多朋友肯定很好奇,究竟是加了什麼東西,能使丸子嚼不爛咬不動呢,我就不賣關子了,這種東西就是:澱粉,很多人在做丸子時總愛在肉餡裡面加入一些澱粉,因為他們認為加入澱粉以後,做出來的丸子更有嚼勁,也特別有嚼勁,加入澱粉,確實可以讓丸子Q彈有嚼勁,但是如果給孩子吃的話就不要加,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寶寶,因為這個階段,孩子的牙齒並未長全,再加上孩子吃東西幾乎是不怎麼嚼,如果吃的食物不容易嚼爛的話,很容易卡在孩子的喉嚨裡面,這個是比較危險的,所以無論給小孩子做什麼輔食,都不要太硬,最好是做一些易嚼爛的食物。
有了之前失敗的經驗以後,這次我給寶寶做丸子時,就沒有加澱粉,做出來的丸子很容易嚼爛,但是也不會容易散,孩子特別喜歡吃,我家寶寶一次能吃3個大肉丸子,下面我把自製豬肉丸子的具體做法給大家分享在下面,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製豬肉丸子
【食材】:豬肉、大蔥、料酒、雞蛋、鹽、生抽、水。
【具體做法】:
1.豬肉放到清水中浸泡一會兒,然後放到案板上,切成小塊兒。
2.準備一塊大蔥,將大蔥切成蔥花,把切好的豬肉和大蔥一起放入絞肉機裡面,攪成肉餡兒。
3.肉餡攪好以後挖到碗中,加入一小勺料酒去腥,然後加入適量的生抽和食鹽調味,打入一個雞蛋,用筷子順著同一個方向攪拌,連續攪拌5分鐘。
4.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把水燒熱後用勺子把肉餡挖成丸子形狀,挨個放入鍋中。
5將丸子煮到飄起來的狀態就熟了。
6.丸子煮熟以後撈出來,放入冷水中,過一遍涼水後丸子也不容易鬆散。
營養豐富的自製豬肉丸子就做好了,豬肉餡兒裡面加入大蔥和料酒,腥味就去除了,這樣做出來的丸子容易嚼爛,特別適合作為小寶寶的輔食,關於自製豬肉丸子的做法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我總結一下。
【總結】
- 給寶寶吃的話最好要選用純瘦肉或者瘦肉比較多的後腿肉。
- 給孩子做豬肉丸子時,不要加澱粉,加上澱粉以後丸子會變得特別勁道,不容易嚼爛,不合適孩子吃。
- 豬肉餡中加入蔥姜和料酒,可以有效地去除腥味。
- 丸子要溫水下鍋煮,不要用熱水煮,不然丸子易碎不成形。
- 如果擔心丸子鬆散的話,可以用筷子順著同一個方向多攪拌幾分鐘,但是一定要順著同一個方向攪拌。
自製豬肉丸子的教程就先分享到這裡,我是牛小廚,如果您不知道吃什麼或者想吃什麼不會做,可以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不同的美食做法,感謝您的點贊、轉發、評論和收藏,咱們下期見。
聲明:以上圖文內容全部為牛小廚本人作品,嚴禁抄襲和搬運,若發現抄襲者,必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