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規劃,馬鑾灣新城面積擴容!規劃面積由37平方公里擴大為45平方公里。片區定位為
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支撐點
海峽兩岸合作的地區性服務基地
產城融合的國際化智慧生態海灣新城
廈漳龍區域綜合服務中心
馬鑾灣新城的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馬鑾灣北部,西鄰漳州長泰,跨灣對望海滄、東連集美,是廈門黃金海灣帶軸心,廈門的城市副中心,廈漳龍同城化的中間樞紐和重要門戶,是廈門最具開發價值的區域,也是「雙千億」(2018-2022年)十大投資工程之一。
日前,小編就去跑了一趟馬鑾灣新城。整個馬鑾灣新城,一片繁忙的工地建設景象。包括了馬鑾灣環灣大道,地鐵6號線工程等等,陳井村位於馬鑾灣新城的北岸,是新城的重點區域,整個村子正在進行最後的拆遷簽約。有海翔大道、灌新路、海灣大道和環灣大道四條主幹道,其中海翔大道和灌新路已經建成通車,交通便利;東側是龍形濕地的龍頭——馬鑾灣濕地公園,南側則是龍身段——北溪引水渠防護綠帶,北側規劃有智能製造產業園,未來還有6號線地鐵停靠南側集美島,村民的出行將更加便捷。
馬鑾灣未來的產業規劃?馬鑾灣新城在全面推進「三公」建設的同時,同步啟動招商工作,以推動最終實現「產城融合」目標。
第一,產業條件。馬鑾灣新城環境優越、交通便利、產業聚集,周邊3-5公里半徑範圍內匯聚了新陽工業區、生物醫藥港、前場物流園、機械工業集中區、集美和杏林台商投資區等各類規模不同的產業園區,為新城產業奠定了較堅實的基礎。但園區內企業大多從事傳統的製造業,總體上存在上下游配套不足,產業鏈條較短,產業關聯效應和輻射能力偏弱,研發創新能力較弱缺乏、產業服務配套缺乏等發展掣肘。因此,儘管新城的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卻承擔著與廈門整體產業發展形成良好互動、對周邊片區內製造業提質補差,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的使命。
第二,產業方向。總體來說,新城結合周邊產業基礎和我市產業發展規劃,以生命科學、智能科技、高端服務三大重點為引領,布局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智能科技、旅遊產業、高端商務五大方向的產業,打造高端高質高新的「3+5」現代產業發展體系及三帶一區的產業帶(指智能產業發展帶、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帶及旅遊產業發展帶及傳統產業提升區)。近幾年,新城將重點結合我市「千億產業鏈」及周邊產業發展情況,聚焦引進智能製造、智能家居、智能軟硬體、智能終端、「健康+網際網路」、酒店、文體、旅遊、辦公等細分行業。
第三,產業布局。結合現狀空間布局特徵,綜合考慮區域產業協調、土地開發潛力、交通基礎設施以及環境約束等因素後,構建「三帶一區」產業空間布局結構。
智能科技產業帶。北片區擁有新城較為獨立完整、面積較大的產業用地,重點鎖定智能科技領域具有示範效應的「獨角獸」企業,發展智能科技產業聚集基地。
高端服務產業帶。一是在中心島、集美島等軌道交通沿線地段,布局企業總部、高端商務等高端辦公等高端服務業;二是「多彩西灣」40公里環灣岸線布局旅遊度假類項目,尤其在南岸片區和東片區兩個親水景觀區域,海灣景觀優勢突出,布局全球性的旅遊文娛項目。
生命科學產業帶。以馬鑾灣現有的重點醫療項目長庚醫院和馬鑾灣醫院為核心,圍繞重點醫療項目並靠近生物醫藥港,重點布局高水平科研機構與實驗室等。
傳統產業升級區。該片區為新陽工業區的一部分,逐步實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並預留作為後期產業發展用地。
第四,產業地塊。馬鑾灣新城可招商用地共計約196塊、面積約3.12平方公里,其中受總規、生態修復、用海審批及村莊拆遷影響的招商地塊面積約占新城總招商用地的73%(僅總規影響就占55.4%),近期有條件招商用地僅剩41塊(註:2塊已出讓不計入),面積約0.86平方公里,占新城總招商用地的27%。其中的10個地塊,基本具有土規指標、部分已農轉用及征拆且片區建設近期推進較快,將作為2019年馬鑾灣新城的重點招商載體。
第五,分期計劃。根據新城建設時序,招商工作也將合理設置預期,分片區分階段有序推進。2016-2020年,以較為成熟的西片區、南片區、東片區為重點,開展大型城市綜合體及旅遊文娛招商(目前南岸片區龍湖海滄天街項目已進入地塊出讓準備階段、片區華銳雙語學校已開工)。2020-2025年,待中心島、集美島吹填沉降完成,北片智能科技園片區總規調整完畢,重點推進高端商務產業和智能科技產業招商(目前已啟動智能科技產業園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