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已經來臨,業內素有「金九銀十」之說,歷年來這兩個月份都是開發商的銷售旺季,因為假期較多,很大程度上刺激老百姓購房消費。但是今年以來,我們見證了三四月的樓市小陽春,緊接著五六月市場的快速降溫,隨著七八月樓市政策再次收緊,房地產下半年大局已經變革,市場上看空聲音越來越多,現在買樓到底是「占便宜」還是「吃虧」?
不可否認,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市場波折後,房地產開始降溫,國家更是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對樓市調控多大251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論是開發商、炒房者或是購房者,誰都不敢做那個出頭鳥。僵持到今天,不少房企已經按奈不住急需資金回籠,目前全國多城已經傳出樓盤降價消息,恆大也拉開降價序幕,全國532個樓盤閃購7.8折,如此大規模的優惠力度還是少見的,不僅如此,恆大上半年核心利潤以303億再次蟬聯「利潤王」稱號,可見在以價換量上應該是嘗到了甜頭。
近日在中報業績會上,恆大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表示,恆大房子大概是一萬一平米,按一百平算,只要首付30萬,月供30年就能買到,一來價格便宜,二來質量很高,因此形成很強的性價比。所以,一個典型的問題是,在房市不景氣和國家嚴調的雙重壓力下,開發商的日子不好過了,包括購房者在內,買房並不像說得那樣,30萬30年就能輕鬆辦到的事。
房貸利率迎來關鍵轉折,官方回應不會下調利率,買房要受影響?
今年以來樓市普遍低迷,不光企業勒緊褲腰帶,在個人房貸一端,資金面也在持續收緊。據融360數據顯示,今年7月全國房貸利率為5.44%,二套為5.76%,在下半年後進入反彈階段。雖然8月25日央行發布了房貸利率調整公告,看似「變相降息」,實際上是把利率換了一種算法,官方也出來闢謠,房貸利率不會下調。與此同時,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也喊話房住不炒定位不能偏離,更不能將房地產工具化。
事實上,大多數剛需而言,按揭貸款是買房最直接又快捷的方式,也是一定程度上助推購房者上車的最佳方式。比起房價來說,房貸利率同樣備受關注,因為只要一個點的變動,直接影響的是購房者支出成本多少的問題,因此在較高的房貸利率基礎下,這無疑是給樓市再按上空調開關,購房者的買房意願又遭到抑制。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城市傳出銀行停止房貸的消息,其中涉及二套房和部分首套,年初房貸寬鬆,激發了市場小陽春和購買力回溫跡象,如今8月末,銀行額度接近尾聲也無不道理。對於絕大部分城市來說,這樣的房貸利率,不管是基準利率還是LPR利率,都極大地抑制了投機情緒。
二季度居民槓桿率持續攀升,高槓桿、消費貸形式盛行,買房吃虧還是占便宜?
近日, 2019年二季度中國槓桿率報告發布,居民槓桿率持續攀升,從去年末的53.2%增加到二季度的55.3%,其中短期消費貸依然是拉動槓桿率上升的主要動力,而且相當一部分是房貸的替代。無獨有偶,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於加強銀行卡風險防控的監管意見》,據一財報道,明確要求個人信用卡不得用於生產經營、購房和投資等非消費領域。也有省市同時實施該禁令。
時代在進步,過去天天想著存款,不消費,現在就不一樣了,天天想著消費,不存款。在過去這三年里,樓市開啟了瘋狂的上漲周期, 「高槓桿」、「消費貸」的形式對市場參與者來說並不陌生,有的是職業炒房客,有的是掏空積蓄的剛需,無論動機和立場如何,他們高槓桿的屬性也很難被洗掉。
說到底,還是房子的金融屬性被無限放大的緣故。炒房者買了樓,就去抵押貸款,錢到手後又買樓,價格炒高了再轉手,只要房價不跌,這個循環遊戲就能玩下去。最後只是苦了高槓桿負債買房的買房人,8成的收入都應用在買房上,未來將面臨著高位接盤的尷尬。每年都要還的利息,一旦拿不出錢來,就會利滾利產生罰單,到時候利息就更高了,這邊利息猛漲,那邊的房子還在限售期限,到時候該怎麼辦?
足以見得,發生了這兩件事,意味著未來的樓市將會懲罰那些帶有投機情緒的炒房者,賺快錢的效應消失,家庭負債也已經到了難以維繫的程度。既然炒房是不可能了,那麼買房也無所謂占便宜和吃虧的說法,只是在於買不買的需求罷了。只是購房者的處境是非常難受的,萬一利率上浮,房貸加利息將會支出更多的錢,隨著房屋折舊和難保本問題接踵而來,表面上的百萬房貸,會變得越來越沉重。所以說,現在市場不是剛需占主流了,只是很多人冠著剛需的名頭,行投機炒房的事實而已。
我國已經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牛市,如今對剛需而言,樓市大局變革,實際對自住需求的購房者影響並不大,更重要的,反而釋放出市場穩定信號,要知道,這個時間點掐得很準,在金九銀十來臨之際,開發商打折促銷的活動註定會引來一批購房者,當然包括利用高槓桿的炒房客,在此前提下,當然要未雨綢繆。
來源:每日房說